浅谈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支撑点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问题一直被学者所关注。在政治与文化两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间的良性互动,两者关系也在近些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报告中明确将三个倡导有力提出,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强调三个倡导为主要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法治的力量,积极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是中央在 1997 年提出依法治国后,党和国家关于法制思想建设上的巨大转变:法律不再是一种调控社会的工具或手段,而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正义,是党和国家在信访理念上向社会行动快速迁移的转变,也是关于信访工作在政策上的巨大调整。这些变化是国家法治理念到国家具体制度的重大发展,这种发展必然要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面对依法治国做出全新的阐释。

一、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依法治国的首要价值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也产生了许多深层次社会矛盾。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推向前进,如何解决我国社会现存矛盾和问题,是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有重大问题。其中,依法治国的根本道路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由之路,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我们最现实的问题,是处理好党、国家与人民群众关系的重大课题,更是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首要价值目标。

首先,依法治国要与传统文化合理结合。中国现当代民主社会的关系、世界文明与中国现代文明的关系,都吸收了古今中外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本人以为,关于依法治国的鉴定理念源于恒久的内心理念。因此,要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精神信仰,必须先回答好历史问题:如何看待世界文明史、如何看待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如何看待中国近代百余年民主革命、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奋斗历程、如何看待新中国六十年建设历史、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其他国家和民族走过的历史轨迹,我们自身的文明发展历程,所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无不告诉我们,富强,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的根本;民主,是现代国家保障公民权利的坦途;文明,是人类对自身野蛮性、惰性的不断克服;和谐秩序,和平发展,是国家和国际社会对国内国际战争等各种残酷纷争的最终解决之道;人民民主的必然即自由平等,和谐秩序的标志即公正法治,国民对于国家、社会、他人的道德义务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其次,依法治国的观念要立足于三个层面国家、社会、个人。明确在国家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方面所确立的正确的精神内涵,让依法治国的精神信仰源于人们对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因此,要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信仰,必须回答好主体问题:在对照世界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时,如何看待国家、社会、公民的关系。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国家的前途、社会的发展方向,关乎公民个体的身家性命;而公民的思想和行动,又深刻决定国家前途和社会发展方向。因此,在解决国家、社会、公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益上,我们必须恰当地处理,这便是一个社会正确价值观的体现。一个前途光明的国家必然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维持稳定秩序的便是法治,风尚道德的天平便是公正,维持自由的基础便是平等,永葆活力的前提便是自由,这是一个社会正确前行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法治会更好的存在于一个国家、人民的心中。

最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国家事务与社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国家事务的过程中应该秉承的依法治国的价值观念。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民的心愿,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主张,这是一种能将无数人的力量与智慧相结合的价值理念,更是一种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价值信仰。简单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便是依靠法律的力量的来管理国家,通过法律的手段对国家实现有效的治理。而在长达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里,我国长期强调以德治国,德政为先的传统思想,法律是传统道德的附属品。这些思想观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建设的不断加深,一切都在慢慢地改变,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以确立,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国家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道路发展,这也要求必须要有法律的保障。因此,在关于组织与广泛动员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方面,党和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通过各项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完善与正常运行,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这样,依法治国的思想观念才能逐渐深入人心,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与法律保障。

二、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价值核心

首先,在长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努力推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大力保障实施在实践中社会主义社会法治建设的措施。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各个社会团体、政党组织与不同的阶级组成的利益群体或个人。这些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必然会出现许多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当不同的价值观念交织到一起时,必会出现乃至引发社会的矛盾与冲突,相反,各自的社会群体相互间对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持相同的观点,清楚地认同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的内在联系,就能对社会的矛盾与冲突起到减少的作用。因此,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提倡,从现实中来说,对社会的各个公共组织与部门在组织社会活动,国家调节与干预社会事务的过程中起到了良性的作用,有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有利于公民自身的优良价值观的建设与发展。

其次,法治社会与法治中国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出法律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在法治社会中,整个社会的运行与治理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正确运用法律的手段来处理整个社会利益的分配、社会秩序的维护与矛盾的解决。公民应能保障自己的法律诉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同时也不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与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的社会不是纯粹依靠法律管理的社会,而是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而这些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小康社会的根本特征。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全体社会成员得到平等的法律保护。

最后,依法治国是平衡社会各个阶层集体与个人的利益,缩小地域、城乡之间的差距,建设法治国家。我们要公正的处理和解决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最重要的是认认真真地对待社会的弱势群体的居住、教育、就业等问题。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明确指出了在参与、发展权利过程中平等性的重要意义,更加说明了法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作用。

三、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价值要求

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我国公民的道德规范里明确要求个人需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对自己的国家、行业、个人、他人也应做到对祖国的热爱,对行业的敬爱,对个人的珍爱,对他人的关爱,要将这些爱作为个人的价值标准,才能更好地将自己投入到社会主现代的建设之中。其中,自己对自己与他人的诚信、友善可以使社会更加和谐,对国家、行业的忠贞、敬重可以使国家社会更加强大与富有弹性。

其次,依法治国与个人的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是教人如何生活、如何处事的规范。法律自身包含着人类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也赋予了法律权威,也正是这点,许多的人认识到了法律的道德性与权威性,从而产生了敬畏感,进而遵守法律。同时,我们每个人不是刻意的去遵守法律,不是事事去争,事事诉讼,而是要将法深入人心,自觉地去遵守法律,自觉地遵守我们对国家、行业、个人、他人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最后,倡导与实现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依法治国的体现,是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依法治国是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参与的,它是一面旗帜,我们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必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最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依法治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M]. 北京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2] 江泽民文选 , 第 2 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06.

[3] 崔永东 .《思想家的治国之道》.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

[4] 周九华 , 马正平 .《论我国依法治国的观念基础和实现的途径》[J]. 科技广场 ,2007 年 12 月 .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参见新华网 .2014 年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论文   法学论文   法史学论文   依法治国   友善   核心价值观   支撑点   富强   法治   民主   价值   法律   社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