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依法治国框架下的依法治校

一、明确依法治国框架下的依法治校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 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依法治国结构下的依法治校是按照教育领域中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各地政府的规范性文件,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来管理学校、解决学校各方面问题,尤其是规范学校的管理者即全体教职员工的行为,进而引导和规范学生行为。将学校的教学、行政、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纳入法律制度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制定各项政策,依法管理各项工作,依法办理各种事务,使学校逐渐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领域,最终实现全面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认清推进依法治国框架下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习近平指出: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长期以来,职业学校非常重视法律框架下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能做到依法办学和依法管理各种事务。但是与国家教育发展创新的任务、形势,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要求仍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在: ( 1) 各地区贯彻落实不均衡,没有真正做到依法治校; ( 2) 仍然存在少数地区和学校违法办学、违规招生和收费; ( 3) 一些学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和教育管理学生的意识和能力; ( 4) 个别教育行管人员没有做到依法执政,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校。

三、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框架下依法治校的实施措施

( 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校) 必须坚持和以德治国( 校) 相结合

《决定》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确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强调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校更离不开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和道德都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法律是道德的外化,依靠强制作用实现; 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依靠习惯、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不依法治校,就不能惩处和制裁冲破道德底线的违法行为,致德废弛; 不以德治校,法治精神在学生身上就得不到普及,不能遵纪守法,依法治校就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学校管理必须使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 二) 要用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思维制定总体工作规划

《决定》中阐述全民法治观念是法治的重要基础。中国的法制建设从垄断几千年的人治转向了法治,这是人类迈向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依法治校要求学校的各级各类人员必须要转变观念,管理要从过去的行政手段( 人治) 转为法律手段( 法治) ,要用法治方式和观念进行学校改革,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理念,在法治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构建学校的法治管理机制。

( 三) 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学校具体情况的章程,实现依法治校

《决定》把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确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一个国家的法制体系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它是否与这个国家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同样,一个学校的制度体系能否有效实施,一要建章立制,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二要看这些章程是不是适合自己学校的实际。假如一味地走形式、唱高调,照搬别人模式,依法治校只能流于形式。因此,学校必须在遵循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从办学方向、办事程序、组织机构、教育教学、教师和学生管理、奖惩等方面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依法治校也要顺应形势的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样就能依法保障学校的整体秩序,使学校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 四) 民主管理和监督是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有力保障

《决定》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依法治国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依法治校也必须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广大教职员工的根本利益。所以,学校要贯彻工会法的规定,公开校务制度,建立教职工大会,让全体教工通过法定方式和途径参政、议政,监督学校每一个重大决策制定和实施、规划的发展、制度的设立以及财务收支情况等,这些都要通过教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学校的工作也离不开社会、学生及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定期召开家长会、座谈会、分段考核测评、设意见箱,了解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他们的监督,从而更好地实现依法治校。

( 五) 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是创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决定》指出,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学校要在全员范围内树立依法治校观念,加强学校的管理者、职能部门、全体师生懂法、知法、守法的意识,遵守法律、依法办学,依章管理、依法执教。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实现权力与义务、奖励与惩戒、民主与法治、目标与方法的协调统一。组织教师深刻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依法治国理论,在法治基础上管理教育学生,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课程教学、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 法庭旁听) 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掌握法律知识,树立观念,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去。同时,要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积极主动和当地的公安、城管、街道等部门联系配合,共同营造一个安详、文明的和谐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论文   法学论文   其他法学论文   依法治国   宪法   法治   框架   手段   道德   制度   学校   法律   国家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