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之我见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1、部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有的企业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单纯地将手工记账转变为计算机记账,有的财务负责人对电算化知识和管理比较陌生,习惯于对传统手工会计的管理,从而对会计电算化不信任和抵触。更有甚者,有的企业认为会计电算化工作只是一种潮流和趋势,不使用会计信息系统就是失了身份,即便是采用会计电算化,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些错误的认知造成企业在会计电算化管理和实施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各个企业财务软件的通用性较低,软件使用较混乱。

目前我国使用的财务软件分为两种:一种是商品化会计软件,另一种是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部分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市面上常见的、向开发商购买的通用财务软件,也有部分单位委托开发公司设计出供本单位自行使用的财务软件,这就造成了整个社会财务软件使用情况较为混乱,不同财务软件数据接口、应用方法不一样,造成各会计软件之间不能兼容,应用起来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数据查询和传输等难以实现。

3、会计电算化人才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大都可以熟练操作财务软件,这仅仅是会计电算化初级人才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长期以来,会计电算化人才水平较低是制约会计信息系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大部分企业的电算化人才不具备更高水平的操作能力,如会计软件开发和维护、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处理等。

二、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内部控制的形式发生变化。

原手工操作下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在电算化后没有存在的必要性或是转移到计算机内部,如编制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检查、总账和明细账的核对、余额发生额平衡检查等。由此可见,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由原先的单一人工控制转变为人工控制和程序化控制相结合。应注意的是,会计电算化的程度不同,程序化控制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

2、内部控制的范围发生变化。

由于计算机具有高速、稳定的特点,有很强的逻辑判断和逻辑分析能力,加上电算化会计系统建立与运行的复杂性,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的范围相应扩大。其中包括一些手工系统中不曾有的控制内容,如,对系统开发过程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数据编码的控制以及对调用和修改程序的控制等。

3、内部控制的重点有所转移。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的重点转移到对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控制、会计信息的输出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等几个方面,尤其是原始数据的输入方面。电算化系统下,电子数据如会计报表的输出均是靠会计软件对原始数据的加工处理后得出,其输出数据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输入数据的正确度。如果输入数据是错误的,计算机不会自动识别,只能将错就错地得出结论。因此,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成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准确的基本前提。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原因

1、会计电算化的实施部分改变了手工做账的内控形式。

在手工会计中,所有的数据、文字及关系都会记录在纸质文档中,直观性很强。有没有涂改、笔迹的追寻都可以成为控制的手段,各岗位会计人员之间通过不同业务的交接来完成一整套会计工作,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相互检查和互相监督的关系;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人员都操作计算机进行业务处理,每个人员都凭借自己的操作员账号来实现自身的权限,手工会计中的一些直接的线索如笔迹等,都已消失殆尽,删除修改后的会计数据都无迹可寻,很容易发生问题。另外由于大部分财务软件都提供自动对账、检验账账是否相符的功能,并减轻了审核人员的工作量,无形中削弱了审查、复核的工作。

2、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执行的主体是计算机。一旦计算机系统出现硬件故障或者因其他非人为因素而出现故障时,会计工作则不能正常进行。因此需要及时备份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数据,如果没有备份相关数据,将会给会计电算化系统带来严重损失,从而严重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此外,网络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任何信息在理论上都有可能被访问到。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通过物理通信线路传输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化措施

1、提高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内部会计控制首先必须要有领导的重视。单位负责人必须要认识到内部控制既是会计管理部门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规范经营、增加管理效益,确保企业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关键措施。单位领导应亲自组织建设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将内部控制管理与领导业绩政绩考核相结合,切实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

2、进一步深化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我们应努力使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管理者的真正内在需求,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以落实。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是企业取信于社会的主要手段,但企业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只有实施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业现代制度,将企业领导人与企业命运相连接,才能增加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3、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强化内外部监督

单位管理者与其他人员的控制认识、行动和态度是控制环境的主要反映对象,实施或建立各种政策影响因素。相同的道德规范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基础,企业应当加强感情沟通交流,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联系更加紧密,充分调动每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展现企业的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更有效的实施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管理制度和活动来实现,所以,只有在监督之下才可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切实执行,并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系统的建立或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可以及时发现控制中存在的隐患和漏洞,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的评估与监督,并针对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以改进、修正。做到企业内部行为有章可循,严惩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加大企业内部控制度的执行力度,对个别违法违规的企业管理者追究其相关责任。促进并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履行监督职能与社会公证,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结语:总之,发展会计电算化,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及促进改革的重要保证。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有利于各单位更好地组织会计工作,为单位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论文   会计审计   电算会计   管理者   财务软件   会计信息   手工   会计   计算机   数据   工作   系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