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应用研究

一、引言

管理会计是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和其他资料加工、整理形成报告,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根据此报告进行日常经济活动的规划和控制,帮助决策者制定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有效工具。管理会计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说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西方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发达,企业发展的空间较大,在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等外部和内部环境下管理会计发展快,成为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管理会计引入我国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为主体、企业盈利目的不明确等内部和外部环境影响使得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较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和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在我国企业发展中逐渐得到重视,应用逐步提高,管理会计的作用日益显现。然而,新时期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新时期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成熟

自企业诞生以来,财务会计得到领导的足够重视和理解,然而管理会计却往往与经营、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相混淆,没有独立成体系,在管理会计理论的构建和方法论上存在较大缺陷。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在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资金时间价值、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经济订货批量、销售预测、利润预测、长期投资决策、经营杠杆、责任会计等方面存在交叉现象;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可能重复交叉的内容包括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日常业务预算、经济批量。我国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学术研讨机构和学术期刊,高校甚至没有管理会计的专门课程和专业设置,这使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很难突破。管理会计理论的不成熟使企业领导对企业运营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能力不足。

2.对管理会计的作用认识不足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对管理会计的作用认识不足。首先,由于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不健全,再加上管理会计引入我国后没有得到重视,导致企业领导层和工作人员把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等相混淆,忽视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和作用;其次,大部分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企业领导对管理会计认识不足,认为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相比是多此一举,只要按照会计准则和公司法的要求进行企业管理即可,没有把管理会计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角度认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管理会计即使存在的企业也只是把其作用停留在业务操作层面而不是管理层面。

3.管理会计的人力资源匮乏素质不高

我国企业管理会计行业存在人力资源不足、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现象。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一般只是业务操作人员,对管理会计不熟悉不了解,专门从事管理会计工作和专门学习管理会计的人员较少,高校甚至没有设置管理会计的专门课程,社会上也没有管理会计的技能鉴定部门和颁证机构,使得管理会计人力资源不足。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在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上较为欠缺,从中专、大专(高职)、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上以业务训练为主,没有突出管理的重要性,高层次人才较为缺乏。管理会计不仅是业务能力强而且也是管理能力强,能对公司的运营管理进行很好的控制预测的学问。

4.管理会计理论应用性不强

我国的管理会计引进大概推算已30年有余,然而只是停留在基础层面上,理论应用性不强。首先,管理会计是根据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和状况建立的符合西方经济发展的理论范式,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理论范式与西方存在很大差距,现实实践与西方理论更是相去甚远。其次,很多理论模型也无法直接用人工计算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模型应用较为困难。第三,会计电算化水平不高。一些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还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现象,电算化的应用多在事后算账方面,没有兼顾到事中控制、事前预测。

三、新时期我国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应用的对策

1.加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

新时期我国企业加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在理论构建上要创新发展。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同时,借鉴西方管理会计的范式和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我国企业管理的特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并且这种理论要与国际接轨,形成我国的管理会计协会、管理会计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等,建立管理会计年会和管理会计期刊杂志,鼓励从事管理会计的研究人员扎实推进研究内容肯定其研究成果;其次,通过企业加研究机构的方法,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模式,推动研究理论发展和应用。

2.强化企业管理会计意识

新时期我国企业从领导层到会计工作者都要提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管理会计是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行业协会的教育指导强化企业领导的管理会计意识,以公司法的形式在公司内部设置管理会计部门,会计准则中强调管理会计的职能及其重要性,通过参观学习提高领导着管理会计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增强领导者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在工作人员培养方面,增设管理会计科目考核,划分管理会计能力鉴定等级,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等方式增强工作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

3.提高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新时期我国要提高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建设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在高等学校教育中,要重视管理会计学科的教育,改革现有的管理会计教材,解决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容重复的问题,引进案例教学方法,增强所学的实用性。在社会培养过程中,要设立管理会计师协会,通过管理会计师协会建立管理会计初级、中级、高级技能鉴定机构,施行技能鉴定制度,通过人员技能考核可获得相应证书并得到社会承认,获得证书后定期对其进行业务知识更新培训。在公司内部设立管理会计职能部门,并且分层级管理。

4.努力实践管理会计理论形成我国特色

西方管理会计理论是根据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和企业经营特点制定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处于发展阶段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还有很大差距,这就造成了理论上和实践上西方的管理会计与我国的经济实际相比较为超前。因此,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要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现状和企业发展的特点,借鉴西方的理论打磨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管理会计理论,形成管理会计内容、管理会计规范、从业标准、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法律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内涵。把管理会计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提高管理会计的可操作能力。

四、小结

我国经济进入改革和发展的又一新时期,对企业的自主经营和自由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面对市场经济各项制度的完善,企业的竞争压力增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利润最大化转向管理方式最优化。科学的管理决定企业的未来。会计行业也逐渐从注重业务操作向管理层面转化,管理会计的概念逐渐被认识和熟知,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管理会计逐渐成为既成本会计、财务会计之上的能够起到决策、预测、战略作用的重要的门类。我国企业在未来发展中要提高对管理会计的运用能力,引进管理会计人才,对提高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论文   会计审计   会计研究   新时期   我国   成本会计   企业   财务会计   重要性   作用   理论   会计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