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科研项目执行中的应用

摘要: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下,简单粗放的科研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可将精细化的管理会计方式引入到科研项目管理中。根据科研项目执行的情况,借助管理会计对项目运行以及监督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项目前景以及项目成效进行预测,确保项目管理能够实现规范化,项目执行能够实现透明化,促使项目执行效果能够实现最大化。本文就管理会计在科研项目执行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管理会计;科研项目执行;应用分析

0前言

随着国家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国家对科研经费投入的总量逐年增加,科技项目的种类与数量越来越多,项目经费管理与项目成本管理作为项目管理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有效的改革。从实现科研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在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构建经费管控机制,对科研企业的资源整合以及管理关系进行有效的梳理,为科研企业提高业务价值创造力提供保障。

1管理会计在科研项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管理结构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部分科研企业存在着治理结构未完善、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企业决策没有对管理会计的作用进行充分的了解,无法在管理实践中对其进行有效的运用。管理阶层一般都是以完成利润目标为导向,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致使研发项目的决策缺少合理性,没有严格执行成本控制管理,不断地扩大成本核算范围,导致潜亏挂账等经济问题。因此,科研企业没有建设、完善可以满足管理会计工作需求的机制,对其财务工作人员没有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1]。

1.2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落后

科研企业所有业务部门都将财务数据送到管理会计手中,对庞大的财务数据应当借助一定的渠道,将数据集中到数据加工机构。管理会计是把企业比较分散的财务数据,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整合,为企业领导提供逻辑层次分明、标准的财务数据,为管理领导提供合理的决策数据。科研企业在构建信息化系统时,企业的管理领导对其没有足够的重视,各部门不能及时地提供财务信息,对财务数据的质量、时效、数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专业的会计信息管理人员,致使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落后。

1.3管理会计方法缺乏系统性

企业管理会计的研究成果存在理论多实践方法少的问题,管理会计在工作时很容易被自身的主观意愿所影响,管理工作人员在主观意愿上,更加倾向于避开对本企业不利的信息。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在其技术方法上缺少规范,缺少统一的标准对管理会计的运用水平进行判断。

2管理会计在科研项目中的应用策略

2.1完善管理结构机制

构建项目决策授权管理制度,其构建范围应该涵盖科研项目决策授权以及项目管理授权对科研项目的审批制度、论证验收以及申报立项的专业化。在项目管理工作队伍进行工作时,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在授权范围内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运行过程中,应该将会计核算、商务管理、项目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实现标准化、制度化管理,强化对经费运行过程中的监督管理,防止其出现违法行为。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对项目经费进行定期的专项审计,对项目经费在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预警。

2.2加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管理会计的数据是通过财务核算来完成的,管理会计借助对会计核算数据以及经营业务的分析,为管理领导提供有利于决策的数据信息,因此,应用管理会计需要对会计核算维度进行拓展。财务核算要能够满足管理会计财务信息的需求,应该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以及业绩考核进行工作。会计核算应该渗透到企业所有业务的末端,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有更高的要求,在工作中要渗透到企业业务的中心,对业务核心运作流程以及运营数据进行充分的了解。信息化建设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科研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以及行业的特点,自主研发信息化系统,也可以进行外包。借助财务管理的分析方法以及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提纯等工作,解决人工无法完成的数量庞大以及复杂的问题。信息化系统可以为科研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保证企业能够健康发展[2]。

2.3加强项目预算编制

科研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通过管理会计就能够实现,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等信息手段,对科研企业所有业务的数据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化管理,把科研项目管理以及项目执行等归纳到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并通过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的功能,确保计划财务等管理部门以及项目执行企业全程参与,以实现数字化编制和人工分析审核。预算编制借助数据分析、预测等方法,根据科研任务具体需求及其财力状况对核定项目以及各项经费进行预算,并结合科研场所周边的实际情况和工作人员曾参与项目的时间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编制,确保科研项目经费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科研企业在项目预算编制及执行的质量,实现科学化管理以及项目事前管理。

2.4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监管

科研企业所有管理机构、项目执行机构以及全体员工需要在完善的内控制度下,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对项目经费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科研企业需要强化对经费支付情况进行管理,财务工作人员以及项目主管机构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依照项目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结合科研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经费使用情况,及时对经费支付进行合规办理,科研项目可以顺利实施,对于目标明确的科研项目,应该根据项目完成进行拨发经费。规范经费使用管理,对差旅费、会议费(费用分类不对)等要进行严格控制。对间接使用经费的科研项目管理,需要对内部间接管理办法进行完善,督促科研项目承接企业能够合理运用科研经费。对科研项目的结转经费以及结余经费也需要进行完善,构建年度剩余经费结转使用机制。(政策应该已经变了)科研项目在完成并通过验收后,科研项目结余经费根据规定由科研企业安排用于在科研活动中直接支出。运用管理会计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实现项目经费使用的实效性、计划性管理。

2.5规范科研项目经费使用

完善风险防控管理,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借助会计核算获得的效益、成本等一些指标,对科研项目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会计分析能够借助计划数与实际数的对比,对科研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借助科研项目之间的横向对比,找出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总结,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进行完善。通过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绩效进行分析,为科研项目承接企业、科研工作人员、中介机构等的信用评级提供参考资料,进而有效地提高科研项目管理质量,完善科研工作人员信用管理,为科研项目顺利的完成提供保障[3]。

2.6调动各方积极性

财务工作人员在贯彻执行会计法以及其他财经法上承担着很大的责任。财务工作人员是科研企业财务收支的重要管理者,然而会计管理不只是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责,科研企业所有科研管理机构、项目执行部门等都应该各尽其职。需要将管理会计的绩效评价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对国家、集体以及个人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在科研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科研企业的财务制度进行工作,要时刻维护国家的利益。也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科研单位的利益,科研企业项目管理机构、项目执行单位以及会计工作人员都要积极参与到项目经费监管工作中,及时向主管机构报告项目执行情况,防止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通过在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对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的缺失、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科研企业应该以绩效管理为基础,对企业内部创新活力制度以及政策进行完善,对科研工作人员的薪资结构进行完善,建立合理奖励机制,促进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工作。

2.7管理会计在科研决策中的应用

财务管理以及科研管理的基本工作要求是要保证科研资料、会计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合法性等,保证科研各项工作都能够顺利进行,为科研企业的业务活动、项目管理以及实现国家相关政策提供完整、准确、可靠的信息。在进行科研项目执行时,管理是工作的中心,决策是工作的保障,信息是工作的基础,决策是否正确,关键在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对信息分析的质量。为了能够使决策更加科学、有效,科研企业应该对自身实际需求以及管理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完善自身的会计信息管理机制。财务工作人员要对自身的工作尽职尽责,严格执行会计核算以及会计监督工作,对科研项目执行情况要客观、真实的反映,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科研项目执行工作的决策提供保障。

3结语

管理会计可以对科研项目执行进行有效的监控,促使科研项目可以按期进行,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科研项目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数据。以传统财务会计为基础,借助管理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采用信息化手段促使科研工作人员以及财务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将科研管理工作渗透到技术领域以及生产领域,全程参与到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提高科研项目执行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纪建强.管理会计在型号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A].2016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中国总会计师协会,2017:10.

[2]贺静颖.基于管理会计视角下的企业科研项目管理策略[J].当代经济,2016(29):120-121.

[3]王琳.浅谈管理会计在科研项目执行中的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8(08):67-6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论文   会计审计   管理会计   科研项目   经费   会计核算   工作人员   科研   财务   项目   数据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