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会计技能教学的改革研究

针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务院以及教育部门等出台了许多政策与规划,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这些文件无不在强调高职院校教育中的技能教学,而这正与现代高职教育所应当具有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应当意识到技能教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从师资力量、软硬件环境以及技能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作出改革,从而推动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

一、职业教育背景下提升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水平的必要性

(一)高职学生技能水平现状带来的紧迫性

在职业教育政策的引导下,高职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当前社会中关于职业教育的种种研究与批评从未停息,其中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等成为了这些研究与批评中的核心内容。事实上,当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普遍开设许多基础人文课程,与技能训练相关的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以及相应的教学体系等却并不完善,对于这种情况,有人认为人文课程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职业教育要向精英教育靠拢,但是其实这种精英化的教育倾向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倾向表现在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的模仿,显然,这种模仿导致高职会计教育就偏离了职业院校应有的定位。而务实地看,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应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而市场反馈给高职院校的信号则是高级技工人才的缺乏,而这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在会计技能教学方面的认知以及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技能水平不理想的现状为高职会计技能教学带来了紧迫感。

(二)社会技工荒带来的反思

在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高职会计专业生源不断扩大相对应地则是社会中出现的技工荒现象。技工荒现象反映出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在技能教学方面存在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所具有的职位适应能力以及专业技能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以及教师群体应当对技工荒现象作出反思,通过对社会中会计人才需求与要求做出调研来明确会计技能教学方向,并在探索高职会计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升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水平。

二、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改革策略

(一)高职会计技能教学队伍专业化

对于高职会计技能教学而言,专业化的教学队伍,既是提升高职办学质量的根本,又是提升会计技能教学成效的保证。但是,由于一些高职院校长期存在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失衡的问题,因此,教师队伍所具有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技能教学水平都有待提升,这也决定了高职院校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的需要,在增加会计专业教师数量、提升会计专业教师素养的基础上,推动会计专业教师队伍专业技能水平与技能教学水平的提升。

首先,高职院校有必要以教学理论与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针对教师队伍开展全员培训。高职会计技能教学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不仅取决于教师队伍所具有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取决于教师队伍能否将自身的专业技能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因此,高职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培训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通过专项培训等方式来推动教师队伍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有必要丰富教师队伍所具有的教学理论,从而让会计技能教师能够在了解会计技能教学规律、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并提升教学成效。

其次,高职院校有必要开展名师工程,强调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学科带头人不仅能够反映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所具有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是提高会计技能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针对会计技能教学培养优秀的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并以此带动会计专业乃至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名师工程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引导会计专业技能教师具有先进的技能教学理念,并要求教师能够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开展技能教学活动,从而确保高职会计技能教学能够具备更好的师资保障。

(二)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条件完善化

完善的技能教学软硬件条件,是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改革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推动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成效得以提升的重要保障。在高职院校针对会计技能教学开展软硬件完善的工作中,需要明确会计技能教学目标以及会计技能教学内容,并以此为依据来确保会计技能软硬件设施建设的合理性,从而有效避免出现重复建设、过度投入等问题。

从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条件的软件优化方面来看,高职院校虽然已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技能教学、实践教学等都仅仅作为对理论进行验证的工具出现,而技能教学过程也往往是以理论的要求和指导来完成,在此过程中,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都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为此,高职会计技能教学应当对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作出合理的协调与处理。当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则可以通过理论来进行指导,而在其他情况下,则有必要以实践为主,并利用实践对理论作出探索与总结。另外,在会计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需要体现出与会计行业生产实践的关联性,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方式,让教师以及学生对会计技能中的难点与重点作出了解,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与巩固。

从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条件的硬件优化方面来看看,会计专业学生自身专业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实训与实践,而会计技能教学中的实训与实践则需要依赖于完善的教学设备与教学设置,因此,重视会计专业实践操作设备的完善以及实训基地的构建,对于提升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成效而言具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高职会计技能教学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优化:首先,在实践操作设备的完善方面,需要确保实践操作设备的先进性和数量等能够满足会计技能教学需求,并尽可能与会计行业真实的操作设备和操作环境相契合,从而确保会计专业学生能够通过技能教学掌握一定的职业经验,并提升会计专业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岗位适应能力;其次,高职院校对实训工作人员以及指导教师的培养也是硬件优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实训工作人员的培养可以与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同步开展,从而确保实训设备得到良好维护并促使实训基地正常运转。指导教师的培养则应当以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和指导水平为核心,以便能够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直接的帮助与指导,并推动会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三)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方法科学化

确保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是提升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成效的关键,而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以学生特点、技能教学内容为依据,并对技能教学方法作出灵活、综合的运用,从而提升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因此,无论是使用传统的技能教学方法,还是使用现代化的技能教学方法,都应当以是否科学化作为评价会计技能教学方法的重要指标。

首先,高职会计技能教学可以使用示范训练法开展教学活动。示范训练法是指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所作出的正确示范,来构建对会计技能理论与实践的认知,并通过模仿来实现自身会计技能的提升。在这种技能教学方法中,学生需要经历观察、模仿、练习、熟练掌握以及自我提升等多个阶段。在高职会计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中,示范训练法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示范训练法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到对示范的观察以及在完善认知基础上的技能实践训练应当得到良好的结合,因此,教师不仅应当对会计技能作出示范,同时也应当给予学生模仿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会计技能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巩固。

其次,高职会计技能教学可以使用引导提示训练法开展教学活动。引导提示训练法是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理念的技能训练方法之一,同时,这种训练方法也能够让高职会计技能教学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从高职会计技能教学对引导提示训练法的应用过程来看,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收集技能教学信息、讨论技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完成技能实践过程,教师则需要在学生开展技能实践的过程中开展监督与指导,并在学生完成技能实践之后对学生的技能实践过程作出总结与评价。由此可见,引导提示训练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教师在技能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能够深化学生对会计技能的认知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当然,在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方法的选择中,还有许多传统的技能训练方法都具备良好的科学性,而对示范训练法与引导提示训练法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技能教学方法所作出的论述,则是为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除此之外,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方法的改革,还应当重视传统技能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结合,如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来推动会计技能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相对于传统技能教学方法而言,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技能教学方法具有着更好的直观性特征,并且能够与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及沙盘模拟等教学方法实现良好的融合,这对于推动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提升高职会计技能教学效果而言具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论文   会计审计   会计研究   职业教育   技能   会计   教师队伍   教学方法   会计专业   水平   理论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