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承包制在供电所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对电能的需求也随之增大,配电网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而传统的供电所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经济模式下的发展。从我国供电所现状分析,详细讲述指标承包制在供电所同业对标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指标承包制;供电所;对标管理

在现阶段我国电网建设的新环境下,供电所的管理和质量有待提高。在我国乡镇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供电营配的落实实体,关系到我国现阶段的电网建设成果和为群众服务的质量要求。

1目前我国供电所指标管理现状分析

1.1同业对标的认识性不足。在我国乡镇供电所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只要注重“城农网”改造和电量以及电价的管理就已经足够了。从根本上没有认识到同业对标的重要性,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工作中的重视程度也不足。对于对标排名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小指标,往往人浮于事。从而使得供电所的多项同业指标远远落后。1.2管理设施比较薄弱。对于供电所而言,基础性管理是影响供电质量的关键。整个配网整体的技术水平比较低,很长时间以来,对于投入整修的资金投入不足。相对配网的整体结构不太合理,例如:城农线网路延伸达不到理想水平,布点不合理等等造成供电所对日益增长的供电需求难以承担。同时对于供电所的日常管理,由于组织机构等原因频繁的岗位调动造成了工作人员对实地环境的不熟悉,无法深入地开展工作。1.3指标管理缺乏系统性的标杆。标杆管理的内容包括采集情报、差距确认、选择标杆等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优质性供电所的同业选取不是因为地域性质差异造成的,作为标杆管理要选取优秀的供电所作为标杆,但是同业对比的标杆确定的影响因素很多:选取的同业标杆不同,对比标杆的对比数据不同等,不能选取正确对比标杆的对比数据,则会造成形式主义,不能从根本上学习优质企业的精髓。1.4同业缺乏交流。在我国供电企业中是没有竞争关系的,作为同业对标的本质就是加强供电所之间的互动和对比,从而提升供电所日常的供电质量。在我国现有的供电所状态表现来看,所有的供电所都是独立的个体,各个供电所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优质供电所的良好经验得不到共享,导致固步自封,无法学习到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从而无法发挥同业对标的作用。

2指标承包制在供电所同业对标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分析

新世纪以来,我省电网以指标承包制为主要武器,通过确立“找准目标”和“明确差距”等原则,使得我省供电所的工作管理由粗放型向细致化工作转变,明确自身任务。采取精确的数据收集来引导工作的开展。2.1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培训。各个供电所要积极行动,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对标的工作意识,要引导工作人员理解指标承包制的重要性,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认识到工作中各类指标对自身的工作影响,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同时工作指标的完成能够促进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的提高,强化自身的学习,打造业内无竞争,所内有竞争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升同业指标的学习环境。可以制定相关工作目标,逐步提升自身,减少差距。2.2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将指标提升纳入工作管理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供电所根据每个人能力水平进行任务分配,明确职责分工,加强考核管理制度的实施。加大资金的投入,优化配网的整体结构,使得城农线网达到努力延伸来应对供电需求量的提高,提高地区的供电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服务人民打好良好的基础。在同业指标的建设中,要完善管理机制,做好同业的标准对比,能够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将指标纳入考核中,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员工积极性,指标化管理为现有的工作状态提供了更好的目标。2.3完善同业对标标准,对比应用。承包制同业指标的应用管理关键在于制定完善的和合理的同业指标标准,指标标准的选取以及对象的选取都要符合实际标准,因为在现有的同业指标中,选取的目标往往造成的结果不同,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同类或者同一梯度的优秀供电所,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在制定同业指标的标准要自己实现的目标,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达不到目标的同时,没有进步空间。实现同业指标的对比标准,可以具体业务的具体实际标准,自身同步,不是简单地人浮于事,实实在在学习别人良好的经验,为自身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4加强合作交流,实现经验共享。供电所之间必须加强合作交流,不能成为各自独立的个体。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加强彼此的经验交流,经验分享。在各地的供电所管理模式不同,环境机制不同,造就彼此的业务能力的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供电所的同业指标不同造成完成指标的不同。加强交流,能够促进彼此的发展经验交流,能够相互学习,在学习的发展中,提升业务标准,让自身的业务能力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进行为人民服务。

3结语

同业对标在供电所管理中的应用问题分析,可以有效提高供电所的管理效率和供电质量。通过同业对标的学习,可以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收集到先进的数据指标,可以提高同业的竞争力,促进各个供电所的交流和进步,从而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供电所可以深入研究同业对比,分析原因,可以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广大民众。同业指标管理模式的应用在现有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供电水平,大力推广应用的同时也必须积极创新。

【参考文献】

[1]申晖.同业对标在供电所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16):74-75.

[2]左勇.供电所同业对标管理创新[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3(8X):10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论文   管理论文   管理其它   供电所   承包制   指标   标杆   同业   标的   工作人员   质量   标准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