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内旅游收入函数模型的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收入函数模型的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收入函数模型的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收入函数模型的分析 来源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成为大众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旅游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通过对影响旅游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分析各种因素对旅游收入的影响,为规划旅游未来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促使国内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旅游收入 旅游人数 人均花费

一、引言

旅游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生产结构的调整变化,带动就业,提高经济开放程度,从而对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国旅游业立足于开发国内旅游市场,致使国内旅游逐渐在我国的旅游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旅游收入直接反映了某一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旅游经济的运行状况,是衡量旅游经济活动及其效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旅游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的旅游收入中,主要影响因素为旅游人数和人均旅游花费。所以,本文主要分析旅游人数和人均旅游花费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

二、模型设定

1.选定线性模型的原因

由于非线性模型的假设检验都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数学计算,并且我们所学知识有限,所以我们在此考虑利用线性模型对该市场进行研究分析。另外,线性模型存在多种检验方法和修正方法,这样对模型准确程度的分析和修正也更加可靠。

2.解释变量选择原因分析

旅游业是由于受到社会经济状况和经济关系等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某一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旅游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高低变化。也就是说,旅游收入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函数。

(1)国内旅游人数

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接待旅游者人数的多少,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最主要因素。在正常情况下,旅游收入与接待的旅游者人数呈正比例变化。

(2)人均旅游花费

在旅游接待人数既定的条件下,旅游者的支付能力和人均旅游消费是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收入增减变化的又一个决定因素。一般说,旅游者的人均旅游消费水平与旅游收入成正比例变化,旅游者的支付能力强,旅游者的旅游花费越高,那么旅游收入也就越高。

(3)其他影响因素

如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外汇汇率和旅游统计因素对旅游收入的影响,由于它们的影响性较小,故也不被纳入到模型中去。

3.设定模型 4.数据搜集与模型回归 Y=- 2613.032+4.479X1+5.681X2 R2=0.997594 R2=0.997112

F=2072.856 S.E=83.40882

D.W=1.460406

三、模型检验

1.统计检验 2.计量经济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

(2)异方差性检验

(3)自相关性检验(DW检验)

由于D.W=1.460406,在无法判定域,因此再进行偏相关系数检验,由于第S 期偏相关系数的直方块未超过虚线部分,因此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模型检验通过。

3.经济检验

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数和人均旅游消费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与人数和人均旅游消费成正相关关系,当人均旅游消费或者旅游人数增加或者减少时,旅游收入就相应的增加或减少。通过模型可以知道,检验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以及数值的大小合理,与经济学一般原理相符。

四、总结

通过模型分析可知旅游人数每增加1 百万人,旅游收入就增加4.479亿元,国内人均旅游花费每增加1 元,旅游收入就增加5.681亿元。这说明,我国的旅游花费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旅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相对奢侈的行为,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我国的旅游市场还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是一个有较大潜力的市场。应用EVIEWS 模型分析国内旅游收入问题,可以分析各种因素对旅游收入的影响,为规划旅游未来发展政策提供依据。还可以对未来收入进行预测,根据我国旅游人数和人均旅游花费数量及其变化规律, 对其旅游发展总量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参考文献: [2]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林南枝.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郭丽君.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国内旅游收入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31

(1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论文   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   国内旅游   模型   收入   我国   旅游者   函数   目的地   人数   因素   经济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