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人力资源发展对策研究

随着生源缩减,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民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因此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有助于提升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发展能提升民办高校组织活力与创新力。

1 民办高校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由于多层因素影响,我国民办高校兼职教师过多,造成管理难度增加,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待增强;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专业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也不尽合理,高级职称的教师很少,专业带头人很多不是本校培养;民办高校由于办学经费来自学生学费,致使民办高校的薪酬体系并不完善;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虽然逐步完善了对于教师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但是依然存在不科学的地方,教师激励机制并未完全构建,教师科研与教学方面有待激发与提升,整个人才队伍稳定性不强,民办高校福利保障不全,人员流失比较严重。

2 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

民办高校对于人力资源投入不足,经费有限是客观原因,同时也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比较落后,认为人员的投入是成本的增加,实际上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资本,激发员工的潜力,能够为学校创造更多的效益。

2.2 人力资源稳定性差

民办高校的教师流失的问题在最近几年来显得越来越突出,其严重的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民办高校工作压力大、福利保障低、安全性不强,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人员流失率高。

2.3 人力资源结构性缺陷突出

规模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力量和影响力,而结构则决定着企业的安全性。民办高校管理者知识和能力的结构性问题。随着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适应市场人才需求,民办高校需要更多的复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因此民办高校的通才、全才没有结构性问题,专才一定有结构性问题。

2.4 激励与考核机制不完善

民办高校不断完善自身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取得一系列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绩效考核指标抽象化、考核过程难操作、结果难以服众等问题。民办高校对教师考核评价方法欠科学。科研與教学需要加强分类管理。民办高校有的考核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量化指标不够,注重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使考核流于形式。同时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弱化,没有有效改善教职员工的行为。

3 民办高校人力资源发展的对策

3.1 思想观念

3.1.1 转变人力资源观念

民办高校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改变人的工具论,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坚持全员人才理念。

3.1.2 形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民办高校要实现发展战略,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不得不形成人力资本理念,重视对于教职员工的人力投资,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知识、技术,以适应新时期对于民办高校对于人力资源的新要求。

3.1.3 树立全员人才理念

民办高校要发展,师资力量需要提升,民办高校应该树立全员人才理念,重视所有人才,将人力资源的潜能深度挖掘,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重视人力资源的全程培养,更好地服务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民办高校需要能够知人善用,充分挖掘每个干部的发展潜力,提升其工作能力,端正其工作态度,不断提升其工作业绩水平,做到因岗设人、人尽其才,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引导教职员工自我管理与自我成长。

3.2 民办高校制度层面建设

为了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实现,民办高校需要构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现民办高校价值理念,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人才保护机制,创建人才流动和退出机制。

3.3 构建综合型激励机制

加强精神激励。把情感激励贯穿于教职员工的培养全过程,民办高校领导对于教职员工给予充分尊重与信任,提升员工的主动精神、创造力,增强教职员工在岗位中的自豪感与荣誉感,提供尽量的组织支持,给予工作的充分认可,提高教职员工的岗位认同感、学校的归属感,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然后重视建立奖优罚劣机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奖惩、任用挂钩,对考核结果优秀的教职员工,一方面要进行表扬、记功、嘉奖、晋升,也可以是提供培训机会、外出学习考察机会等,为教职员工提供发展空间。

3.4 重视建设民办高校校园文化

民办高校需要重视建设校园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将校园文化的要求体现在民办高校员工招聘与培训之中,为员工提供民主管理和沟通的渠道,制定各种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人力资源福利计划,增加团体活动,提升教职员工的参与感,努力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要,用优秀校园文化吸引和留住教职员工。

4 结论

总之,民办高校需要重视人力资源发展对策,重视教职员工的培养的长效机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职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支持民办高校内涵式转型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论文   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   民办高校   教职员工   重视   理念   机制   员工   教师   人才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