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人本行政管理思想的内涵及其研究价值

邓小平人本行政管理思想之人本 即以人民为本 。深厚的人民性是贯穿在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中最为显著、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

一、邓小平人本行政管理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人本行政管理思想的内涵可以概括为高度的人民性。

1 .视人民为父母, 尊重人、关心人、解放人。邓小平的人本行政管理思想和传统的民本思想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做人民的父母官 ,即以民为子, 而邓小平的人本行政管理思想则是做人民的儿子 , 即以民为父。他曾充满激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这是发自他心灵深处的肺腑之言, 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民的真诚热爱和甘当孺子牛的伟大精神。这种以民为父 的人本行政管理思想处处体现在他对人民群众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上。

1978年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等重要思想。随后, 领导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为各类冤假错案平反昭雪, 使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人的尊严得到保障;作出停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的决定, 解决了上千万知识青年的回城就业问题;全面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大胆地对根深蒂固的官本位 思想进行清除, 提出不搞个人崇拜, 废除干部终身制, 等等。这些重大举措, 无不体现着邓小平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的人本行政管理思想。

2 .视人民利益为制定党和国家政策的最重要的依据, 坚持在决策中体现民意。人民利益是邓小平始终坚持的主题, 也是邓小平人本行政管理思想的核心。他经常强调, 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和独创精神并在决策中充分体现出来, 是保证政策充分体现人民利益的需要。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的政策及农村实行的包产到户 联产计酬责任制等最重要的依据。

二、邓小平人本行政管理思想的研究价值

1 .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及行政管理学的需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是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 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开放的系统, 研究邓小平同志的人本行政管理思想 无疑对邓小平理论是一种丰富和发展, 并会使其更有生机和活力。同时, 行政管理学如果能吸取邓小平人本行政管理 思想的精华,行政管理学将会更富有生命力和更具有中国特色,从而实现政治学科服务于国家治理重大决策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功能 。

2 .树立、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 周年纪念大会上, 胡锦涛说:邓小平同志热爱人民、心系人民, 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 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毕生奋斗的目标。 这是邓小平人本行政管理思想的本质体现, 也是今天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 是我们党在重要文件里第一次响亮地提出这样的要求。研究邓小平同志的人本行政管理思想 既有利于树立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又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科学的发展现。

3 .政府执行以人为本 的公共政策和深化改革的需要。目前我国有四个突出的问题:一是银行不良资产过大;二是收入差距问题, 导致社会不满;三是农民问题;四是就业问题。而这四个问题总结起来都是结构性不平衡和不同阶层之间矛盾的问题,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制定并执行以人为本 的公共政策解决以上问题并不断深化改革。而公共政策的执行和改革的深化如果能在权威的政治领袖那里找到理论依据 , 就能师出有名 , 减少执行和改革的阻力。

4 .治国治党的战略需要中央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是基于对治党治国的长远考虑。邓小平理论主要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的治国 问题, 三个代表 主要回答是怎样建设党, 建设一个怎样的党 的治党 问题。不管是治国还是治党 , 其治理的主体都是人, 其治理的客体也主要是人, 只有认真研究邓小平同志的人本行政管理 思想, 治党治国的方略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得民心者得天下 ,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长治不衰。

人民的利益。在邓小平人本行政管理思想的指引下, 从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人民政府根据人民利益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来信来访制度、人事制度, 人权保护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司法救济制度、扶贫制度、反腐败制度、听证制度和各种监督制度等。党和政府采取这些措施, 有利于在决策中体现民意。

3 .视人民为力量的源泉, 一切相信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邓小平反复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 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对立。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人民群众路线的思想, 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任何时候都必须发扬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这一优良传统。

一方面, 他认为,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我们党正确认识的源泉, 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如果脱离群众, 我们就会犯错误, 人民群众就会不满意。在谈到有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时, 他说:现在物质条件比那个时候好一些,为什么群众对我们还有那么多意见? 这确实同我们脱离群众, 特别是同高级干部脱离群众有直接关系。当然, 这也同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有关。我们没有把问题摆在群众面前, 取得共同的认识, 同群众一起商量解决问题。

可见, 他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 他认为, 人民群众的实践又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决定因素, 党只有紧密地依靠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 随时随地听取群众的呼声, 了解群众的要求, 代表群众的利益, 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 顺利地完成各项任务。他说: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 根本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 就是因为党和群众的关系密切, 我们的干部比较接近群众 , 聚集了群众的智慧, 凝聚了群众的力量所以能够很快渡过困难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   行政   公共政策   源泉   以人为本   内涵   群众   利益   力量   干部   思想   价值   制度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