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仿真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仿真教学,是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模拟企业的运营,或者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模拟企业的生产运作以及相应的角色活动。它主要包括实验仿真、实训仿真和管理模拟三大部分。一般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的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都将物流仿真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应用仿真手段培养学生理论应用与实践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开展物流管理专业仿真教学的必要性

1. 物流行业本身特点决定

现代流通与生产过程则更加注重整体的效益。物流作为一个多因素、多目标的复杂系统,追求其整体的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分析问题。现代物流越来越多地强调物流的系统化和综合化,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本质区别逐渐显现出来。正是由于现代物流的这一特点,尤其需要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传统的经验分析和人工调度已不能适应复杂系统和现代管理的要求。在过去,一个企业只拥有少量车辆负责产成品的运输,车辆的调度仅依靠管理人员、调度人员的已有经验便可完成。但随着企业物流逐步走向社会化,企业要降低成本,缩短供货期,对物流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满足车辆的调配,更需要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合理配载、返程货物搭载等。而且,由于生产逐渐的多样化,服务的客户化,不再有一成不变的计划生产。随着市场不断变化的生产和供货,需要管理人员动态调整计划,人工的、经验式的管理必须用科学的控制管理方式替代。系统仿真正是适应了物流系统的复杂化,物流目标的多样化的发展需要。

2. 是切实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途径

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能力、职业技能能力和交际沟通能力的集中体现。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仿真教学,是贯彻落实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提出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手段,更是切实提高应用型技术学院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途径。通过在学校仿真实习、实训基地里进行的企业沙盘运营推演、课程设计、情景或角色模拟等仿真教学,锻炼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和职业技能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其就业能力。

3. 是加快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迫切需要

高等学校要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途径。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型学科的专业。传统的课程教学往往是在教室上,一本书加一支粉笔即可完成所有课程的教学工作。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也不例外。但在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用人单位也越来越强调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课程教学的需求,更不适应技能型社会的需求。因此,物流管理仿真教学也就应运而生。通过仿真教学,将企业丰富的生产经营活动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或进行场景模拟、计算机沙盘模拟、企业生产活动的现场认知等。通过这些丰富的、形式多样的仿真教学,使得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得到加快。

4. 是突出应用型高校本身特性,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突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是应用型高校进行招生宣传的重点之一,也是快速树立应用型高校专业品牌形象和声誉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通常采取的手段就是仿真教学。通过结合应用型高校的自身特性和优势,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仿真教学情景往往被制作成图片、视频,配以文字讲解,用以树立应用型高校的专业品牌形象和良好的声誉,并吸引即将进入大学就读的新生。

5. 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物流管理专业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学生动手较少,较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采用仿真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动手操作,参与课程教学。自然而然,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得到了提高。

二、物流管理专业仿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系统仿真是建立在系统理论、控制理论、相似理论、数理统计、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等理论基础之上的,以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真实或假想的系统进行试验,并借助于专家经验知识、统计数据和系统资料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决策的一门综合性和试验性的学科。相比其他课程,物流仿真教学有一定的难度,这也阻碍了其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推广和开设。总体而言,物流仿真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重理论,轻实践

大部分应用型高校,在其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或课程设置里都明确地表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如部分院校为专业课程总课时量的50%,或者为60%。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一些客观或者主观原因导致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开足课时,即使开足了课时也达不到应有的质量效果。就客观原因而言,主要有:

(1)开展仿真教学的条件不具备,缺乏相应的设施设备和实习实训场景等仿真教学场所。

(2)科任教师自身操作不熟练,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需要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部分能推则推,确实不能推掉了,也就走一下形式过场。

(3)就主观原因,大部分科任教师的责任心不强,觉得进行仿真教学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

2. 教学方法单一

物流管理专业仿真类课程实践性很强,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授课时,大多教师只是按照教材章节顺序介绍书本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虽然有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但缺少互动,课堂内容得不到消化,导致课堂枯燥、无趣,最终达不到教学效果,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3. 校内仿真教学平台不完善,缺乏系统性

在物流仿真教学中,要建设一个以模拟物流企业运营为中心的包括整个物流活动,如物品包装、装卸与搬运、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一体的仿真供应链物流环境,乃至在模拟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的过程。在这个方面来说,校内仿真平台的仿真教学模块虽然可以建设在不同的区域,能够相对独立,但是又必须互联互通,犹如一个企业生产运作一样进行。这就要求仿真平台的每一个模块,如出入库管理、货物搬运、报关报检、配送、物流企业沙盘运营等都能独立操作,从而使得参加仿真学习的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教学进程合理安排仿真教学模块;同时这些不同的仿真教学模块也必须能够互联互通,以便构成一个整体通过阶段性的操作或者综合实训形成一体的仿真物流流程,体现其系统性。

在现实中,由于经费问题,仿真实训教学往往只能进行某种单一环节的仿真教学活动。如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型高校往往会选取一个实验场所,配备一些工作台和相应的实验用品,设计一套业务流程及实验数据,对某项物流业务处理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或者进行软件模拟,或者进行设备实践操作等。这样的物流仿真教学,缺乏系统性。

4. 建设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的功利性过强

建设物流管理专业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尤其是专业技能能力。而实际上,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建设仿真教学场所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招生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其院校。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的设备虽然齐全,但是数量较少,做仿真教学的时候,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的学生少,站在旁边观看的多。

三、物流管理专业开展仿真教学的建议

应用型高校要转变观念,加大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的投入,配足配齐相关设施设备,使其形成完整的物流企业运营模拟系统。

1. 教学内容整合

在理论教学内容中,除了讲授基本概念理论之外(如离散系统仿真、仿真的基本要素、仿真过程中数据处理),还要结合理论讲授实际使用案例,增加该课程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对实际物流系统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应用仿真平台解决现实中的实际物流问题,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加强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应用型高校要对各自的物流管理专业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的资金投入,按照物流工作流程,配齐配足软硬件设施设备,如流利货架、立体仓库、电瓶叉车、燃油叉车、自动传送带、包装机、堆高车和国际货运代理模拟软件、物流企业沙盘模拟软件、企业物料系统等,使得参加仿真教学的师生都有相应的设备设施进行模拟企业日常的生产运作和日常管理。

3. 完善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的系统性

校内仿真教学场所健全是仿真教学必须具备的必要条件,仿真教学课程设计内容的系统性,是开展物流管理专业仿真教学的核心条件。从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来看,物流活动包括了物品包装、装卸与搬运、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项工作构成,每个环节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如运输环节就包括运输设施选址、运输线路设计、运输货品配装、运输活动监管等问题,而仓储环节则包括货品的出入库管理、存储管理、货位管理、货损货差管理等内容等。在各个物流活动的环节中,还可能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必须把物流工作过程中每一阶段的物流活动规划好,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撰写好相应的仿真教学资料,从而使得在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进行的仿真教学具备系统性。

4. 加强仿真教学师资的培训

一方面,加强对物流实践教学环节授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不但要在认识上重视仿真教学,还要在操作上能够独立并熟练地操作各种物流设施设备。这样的教师队伍,才能承担起开展仿真教学的课程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在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仿真生产实习等的时候,要聘请资深企业管理人员做兼职指导教师,协助本校的教师指导参加实习实训的学生按照物流各岗位职责以工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身份直接参与物流的各个生产过程,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在仿真教学中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运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

5. 完善仿真教学的校本教材和考核体系

从事仿真教学的教师,必须根据本应用型院校的条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企业资深人员合力编写校本培训教材和考核体系,以便在仿真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训,使其实习实训活动不偏离课程设计上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同时,在编写考核体系的各项操作指标中,结合学生参与仿真实习实训的情况,如德、勤、绩以及其团队合作精神,都应赋予相应的考核分值,以便能够以企业的标准,正确地评价每一位参与仿真实习实训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论文   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   专业   专业课程   校内   对策   本科   能力   理论   课程   高校   物流   学生   系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