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物流优化设计网络均衡分析

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不可规避的就是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工业化发展中大量消耗能源,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长,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全球变暖越发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识。由于物流活动中,不论是运输、流通、搬运,每个环节都产生能耗与污染,排放一定量的碳。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对物流活动的要求,促进物流业的持续发展,在物流网络设计中,应积极融入低碳理念,做好物流优化设计工作。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减少高碳能耗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改革,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减少社会经济活动中能耗消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都在贯彻低碳经济理念,这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很多国家都已意识到经济发展中的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问题。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建筑能耗使得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污染现象、温室效应越发突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二零一三年一月份,整整一个月,北京仅有四天不是雾霾天,可见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大范围、长时间被雾霾笼罩,不仅影响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同时也影响了人们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人类生产的基础,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低碳经济下物流优化设计网络均衡

通过前文分析不能看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物流中每项活动都会定的能耗与污染物,物流企业若想持续发展,适应低碳经济环境,应在物流网络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做好优化设计工作,考虑到碳排放控制与排放量减少问题。物流网络是由许多运动过程和许多相对挺多过程组成,即物流线路与物流节点,物流线路涉及:配送运输、干线运输、集中运输。物流节点的功能则是:装卸、保管、分拣、包装、流通加工、调度等方面,是物流服务功能实现的核心。物流网络设计影响物流效率,物流活动消耗等多个方面,尤其是物流节点的设置。物流节点是物流网络中重要基础设施,很多物流环节在节点完成。然而,当前很多物流企业在物流网络设计中,规划不合理,物流节点管理存在缺失,设置位置科学,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更增大了物流活动能耗与排放。因此,物流企业应积极进行物流网络优化设计,对物流网络要素进行整合,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线路方面分为:路线与航线,主要类型是:空运线路、海运线路、公路线路、铁路线路。线路选择必须合理,要考虑到不同线路的差异,考虑交通运输因素,规划最短运输距离,最小运输成本。而在节点设计方面,要尽可能减少仓库数量,提高仓库集中度。在物流节点选址方面,应选择靠近多种运输方式的交叉点,周围最好有公路网,且同时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位置。若物流节点选址存在问题,不仅会造成物流成本提高,更会导致业务量的减少,其企业失去竞争优势。具体选择过程中,要考虑业务流、交通流、物流成本、物流活动排放,选择具有发展空间的区位,要结合当地业务情况,合理确定业务范围和节点功能范围,避免资源浪费,要做好周边环境分析,确定建設条件和目标。在建设管理方面,必须确保物流运作流畅性,保障管理有效性和统一性,从而使物流活动各项业务能紧密衔接,尤其是在节点功能发挥方面。若物流网络中任意节点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物流过程,只有确保节点管理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提高物流网络运作效率,实现有效的物流网络优化。在节点管理设计优化中,可应用EOQ管理模型,对运作效率、运作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此外,要对物流节点与物流线路的联运运作管理进行设计优化,提高物流网络中各节点及线路的协调性,避免物流网络运作中发生混乱,影响物流效率。例如:整箱货物管理,装箱检验后不应进行开箱配货;拼箱货物管理中要先制定配货计划,根据配货目的地合理配货,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物流量。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物流优化设计,才能实现网络均衡,降低物流活动排放和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经济效率,实现经营目标。

三、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新经济环境下,低碳经济受到关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物流企业应适应新的时代和低

碳经济要求,积极融入低碳理念,通过合理的物流优化设计,提高物流网络均衡性,降低物流活动碳排放,提高物流效率。因此,物流企业要对物流节点、物流线路进行合理优化设计,合理设置物流节点,以减少仓库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论文   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   物流   经济   大气污染   网络   节点   消耗   经济发展   效率   理念   线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