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及其经济协调发展

摘要: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国家发展所要做的最为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更显重要,其不仅对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并不到位,甚至存在比较大的缺陷。文章首先对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次对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及其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希望对我国的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开发人力资源;经济协调发展

开发人力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有着莫大的关系,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性条件,没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做支撑,就我国的目前经济发展现状来看,难以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开发之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比例逐年的增加,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但是因为东部经济比较发达,所以更多的人才会选择东部,而会舍弃中西部地区,这就需要国家做出政策方面的调整,鼓励更多的人才选择中西部地区。

一、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开发人力资源实质上就是开发人力资本价值,而人力资本价值主要表现在知识以及体力等方面,这些都需要国家进行卫生以及教育方面的投入才能够获得。现阶段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知识时代,因为开发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现如今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开发人力资源重要,也十分必要。而其重要性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来说,开发人力资源可以缩小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众所周知,现如今我国的东西部发展十分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但是资源却大多集中在西部,而更多的人才都偏向于东部地区,如果国家能够充分的开发人力资源,并且通过一定的政策鼓励,将更多的人才转向西部,这对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另外,开发人力资源也助于国家提高综合实力,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都需要有人才做支撑,如果只是单纯的依照进口,而没有自己的核心品牌以及核心技术,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依然会落后一大截,因此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以及经济协调发展十分关键。

二、开发人力资源及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经济协调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议题,需要国家、企业以及个人共同探究,而其中国家以及企业要对此承担更大的责任。其具体的对策如下。

(一)提高认识程度、科学制定开发计划

科学兴国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的发展战略,在此战略的引领下,我国的各个省份都做出了积极的回应,都以科教兴省等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为此各大城市加大了多方面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支出,但是人们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认识依然不足,其突出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城市经济发展期间,领导者会更注重资金的投入,而将开发人力资源放在次要位置,并且各个城市大多数都将城市建设放在工业项目上,因为工业项目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回报,但是人力资源开发建设却毫无起色,其中大多城市只是将其处于政策宣传位置上,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尽管有些城市也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开发计划,但是因其投入不多,往往中途停止,并没有彻底的执行。

其次,各大城市在开发人力资源期间,将重点都放在教育中,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建设。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仅包括知识方面,还包括健康等方面,因此也应该将资金转移到医疗体系建设中,通过对国内外经验的调查发现,健康的身体是人才资源不可缺少的要素,这对人力资源的后期发展起着不可期待的作用,因此需要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提高卫生保健方面的资本投入。

最后,人才培养偏重于高级人才,而并不重视适用型人才的培养,此外,只看重普通高等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这使得我国的理论型人才偏多,而技工型人才很少。另外,城市将发展的重点放在正规教育上,而对非正规教育则很少支持,甚至并不提倡。基于上述几点,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在开发人力资源时,应该加深认识程度,并且从更深的层次来制定人才发展策略,虽然短期回报少,但是利于长期发展。

(二)注重中西部教育投入

现阶段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的确很大,而这种差距主要来自于人才的培养,而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已经逐渐的加大了公共教育方面的投入,20世纪末,其教育资金的投入已经接近3%,21世纪以来教育的投入比例更大,但是尽管如此,其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该比重仍然不算高,还应该再加大投入。就全面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需要加大资本的投入,但是国家应该更侧重于中西部,因为东部地区比较发达,其教育经费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承担,国家只要承担一部分就可以,但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很多地区甚至属于贫穷地区,因此国家应该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其教育,或者通过政策方面的鼓励,让更多的东部地区的教育人才投身到中西部地区以及让更多的东部地区教育资源逐步的转移到西部地区,以使东中西部教育资源基本上达到平衡。

(三)采取信贷手段积累人力资本

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就经济发展的贡献来讲,人力资源资本与物质资源贡献出同样的价值,不过从长远角度分析,人力资本所做出的贡献会更大,但是就目标资本市场资金筹措来看,人力资本的资金筹措障碍重重,而物质资源的资金筹措则要简单很多。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1999年我国开始试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2000年中国全面推开了这种制度。政策规定每个高校20%的困难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每人每年最高贷款额为6000元,还贷期限为8年,贷款学生考上研究生后,还贷期限顺延。根据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估算,全国国家助学贷款每年的正常贷款额应为80亿元,但这些年累计才放贷24亿多元,贷款学生总数不到30万。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制定完备的配套措施以支持无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既要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又要保证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得到必要的贷款。

(四)增加农村公共卫生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公共卫生投入,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农村公共卫生投入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卫生投入的不足,严重地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质量。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健康状况堪忧,这显示了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巨大需求,而这些需求更多地表现为基本公共卫生需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增加财政对农村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支出。中西部地区财力较弱,2000年,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仅为东部水平的2/3,中部地区的支出甚至不足东部的1/2,中央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大多数人会认为所谓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就是教育投入,而实际则不然,人力资源开发不仅仅包括教育,还包括卫生、医疗等,因为拥有健康的体魄是人才得以发挥能力的前提,因此国家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不仅仅要将重点放在教育方面,更需要将重点放在医疗卫生的改革建设方面,这样既要能够提高人才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够提高人才的人文素质,为国家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征.公共财政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作用初探[J].地方财政研究,2007(06).

[2]陆倩倩.论中国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三性”[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12).

[3]宋一.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4]王礼全.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要有超常规措施[J].中国经济快讯,2000(27).

[5]杨金梅,车莉昵.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2000(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论文   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   经济   公共卫生   人力资本   资金   农村   我国   国家   人才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