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瑞典银行业风险管理内容、理念及启示

瑞典是世界比较发达、富有的国家之一,经济和业发展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瑞典业在北欧金融也有着很高的影响力,在高力度控制风险下,目前瑞典银行业的贷款损失准备水平较低。因此,学习和借鉴北欧瑞典银行业风险防范内容和监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内部风险管理主要内容、方式和理念

(一)风险管理的层次和类型

北欧SEB银行将风险定义为预期金融结果的负偏差。风险管理包括与风险处理相关的所有活动,例如:为了在早期明确、测量、分析、监控、汇报已定义的风险,SEB银行的程序和系统都经过严格的配置。风险管理的功能就是由规则、系统、程序及它们的继续组成的内部控制系统,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在安全、有效、受控的框架下实施业务。瑞典的商业银行将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分为战略、执行、操作等层次。

战略层次是指董事会与总行高管层,在瑞典银行的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董事会下属的专职风险管理机构为风险政策管理委员会,风险政策管理委员会由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组成,主要包括执行总裁、各地区高级经理、总监、信贷部主任、风险管理部经理以及风险管理专家。其工作职能主要是负责设计、修正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颁布风险管理准则,规划部门风险限额,审批限额豁免,监控风险暴露,以达到银行风险在总量与结构上均与风险管理目标一致。风险政策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一次例会(需要时可随时召集),侧重讨论风险敞口与其它头寸,研究潜在的新交易、新头寸以及风险豁免等问题,并定期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如SEB银行和SHB银行等大型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及政策均由董事会审批。

执行层次是指总行风险管理部、主线主管与分行高管层等。为保证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得到贯彻,一般由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的风险管理部牵头负责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业务主线主管负责风险的纵向控制,分行高管层负责风险的横向控制。内部部独立于其它业务部门,专司不同领域中的风险监测,直接对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部中,市场风险管理主管负责监控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主管负责监控公司业务的风险敞口。SEB银行和SHB银行对风险都采用了矩阵式管理,即在以业务主线为核心的纵向管理的基础上,各分行的高管层对风险进行横向管理; 以内审、外审等手段实现风险的实时监测。

在操作层面上,每个风险管理岗位都有明确的业务权限和制约机制。由于风险存在于业务的每个环节上,全体员工都要树立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员工在从事每项业务时都必须考虑风险因素,由此形成全员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重点还要从关注单笔交易、单项资产和单个客户,扩大到高度关注所有风险暴露的总体风险控制。

为了对风险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通常瑞典的商业银行还将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性风险等不同类型,公司、零售、等不同客户种类,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等不同性质业务的风险都纳入统一的风险管理范围,并将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如目前SEB银行将风险的分布情况确认为信用风险(含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性风险分别占84%、1%和15%.

(二)风险管理的特点和理念

瑞典银行业十分重视风险管理,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作是同等重要的事情。用形象的说,银行的风险和利润(回报)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彼此不能分离。鉴于风险与利润对银行同等重要,银行通常借助高技术,对风险进行全员、全过程的管理。 首先,瑞典银行业借助高技术对风险进行管理。近年来,SEB银行和SHB银行等大型银行大量采用工程技术,识别、衡量和监控风险。这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也使得风险管理成为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工作。通过内部评级、审贷分离、资产组合等技术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运用回归等技术,估算业务发展对流动性的需求,合理搭配资金的来源与运用,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 其次,瑞典银行对风险进行全员、全过程的管理。风险伴随银行业务而生,在客体上贯穿银行业务的全过程;由于涉及战略决策者、中层执行者与一线操作者,所以在主体上又必然涉及银行的全体员工。在北欧SEB跨国银行中,无论是董事长,还是一线柜员,都投身于风险管理之中。虽然他们的工作职责各不相同,但管理风险的目的却是一致的。这是因为风险管理贯穿了银行业务的每一个过程,并体现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风险管理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的事,而是贯穿到全行、全员,贯穿到业务的每个环节,依赖于从高管人员到基层员工各层次人员的相互配合。 再次,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银行风险管理不仅涉及大量客户数据,而且涉及需求、预期等个人或组织行为。因此,仅仅采用模型对风险进行静态的量化计算是远远不够的。如SEB跨国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除通过违约率和损失率计算客户风险评级外,还对非预期事件进行考虑,探索潜在问题出现的可能,检测不足之处,协助识别可能的损失。就个人和组织行为而言,风险的概率分布通常也难以通过模型量化。鉴于此,瑞典银行通常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一方面对个人和组织行为进行考虑;另一方面利用新的数据,不断调整模型参数,对风险进行动态管理。风险管理在于风险基金基本控制模式,银行运用该模式评估其所有业务活动的盈利性和评价客户建议。2004年,SEB银行主要风险焦点是贷款操作风险方法与获取未来充分资金规则的贷款风险模型 (BASELⅡ)必须条件的结合。为防范风险,SEB银行将经营长期战略计划和具体业务计划流程不断与贷款风险模型 (BASELⅡ)相结合,以确保在早期确定、监控、管理与资金相关的操作风险。

二、外部对银行业风险的监控

1991年,瑞典实行金融监管一体化,政府设立一个独立的机构—瑞典金融监管局(Finansinspektionen)负责对银行、及保险业实施统一监管。目前瑞典金融监管局将商业银行作为高风险类进行重点监管,特别是加强了房地产信贷的监管。在充分相信商业银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瑞典国内的四大商业银行风险报告,将主要风险确定为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两个层面,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和内控制度进行监控,以及对商业银行贷款评估和计算风险模型(BaselⅡ)进行测试。并将风险分为操作、信用、市场和固有风险四个评估区域进行监控,主要侧重对内部控制制度检查。同时对混业经营的风险采取分业、依据贷款评估模型对集团风险进行评估。尽管建立贷款风险计算和评估模型非常艰难,但目前瑞典金融监管局仍花大力气进行更新和完善贷款风险计算和评估模型,试图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科学监控。

三、启示

近年来,我国中行、建行和工行相继实行了财务重组、政策性剥离了大量不良贷款,而2004年末我国境内全部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远远高于瑞典境内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目前我国银行业损失水平也高于瑞典银行业水平。瑞典是当前国际上成功防范银行风险的国家之一,其银行业防范风险理念和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高度重视风险管理的做法和对风险进行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理念。目前正值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组上市之机,加强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机制,防范和化解银行业操作风险是我国银行业改组的重中之重。从近年来的审计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银行操作风险问题突出,必须改变基层银行防范风险理念 ,树立全员、全过程风险意识,以便从根本上银行业违规操作问题的频繁发生。

三是借助高技术对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以内审、外审等科学手段实现风险的实时监测,强化风险监管。银监会应对国内商业银行实施实时联网监测,借鉴瑞典金融监管局的做法,尽早建立信贷风险测试模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审计机关应进一步加快商业银行业联网审计工作步伐,探讨建立银行信贷风险测试系统,以评估信贷重要性水平确定商业银行审计的重点和内容,深化金融审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论文   证券金融   金融研究   北欧   瑞典   银行业   商业银行   全员   启示   模型   理念   风险   操作   业务   银行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