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网络游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03年1月,首届 网络 游戏文化高层研讨会召开。与会专家呼吁,网络游戏开发应遵守游戏规则,推行有趣味、丰富多彩而又符合道德规范的网络游戏。

2003年4月,“娱乐软件产业暨网络游戏管理对策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探讨了网络游戏管理、网络文化市场、信息文化产业等 问题 。

2003年7月,“首届‘规范与 发展 ’网络游戏研讨会”在京召开,政府部门、游戏厂商和网游玩家经过探讨与沟通,达成《网络游戏商家与玩家联合宣言》。

2003年9月,“网络游戏专业设计人才培养研讨会”召开,会议认为 中国 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软件市场,但网络游戏设计人才缺乏。

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后劲足。随着政府的重视,网络游戏的产业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基础逐步夯实,网络游戏将迎来新的机遇期。 其次,宽带和移 动通信的普及、玩家数量的大幅增长和支付能力增强等,为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我国网民数量已超过6800万,仅次于美国;固定电话和移 动电话用户总数都已达到2.4亿,均居世界首位;宽带用户数已达1000万,这些将为网络游戏提供良好消费环境。网络游戏付费用户数量增长也令人瞩目,2001年为300万,2002年为480万,2003年将达920万,2004年将达1430万。玩家数量增长和游戏消费能力增强,将促使网络游戏的盈利空间扩大。

再次,网络游戏的产业化环境逐步优化。网络游戏开发投资大、见效慢,政策环境 影响 着其生存与发展。而国产网络游戏缺乏核心技术,产权问题突出,更需扶持。新浪乐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OO杨震认为,政府的正面引导以及在产业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对网络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今年7月底,两个网络游戏研发项目“智能化人机交互网络示范 应用 课程”和“网络游戏通用引擎研究及示范产品的开发”被列入863计划,表明网络游戏已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全国性的游戏出版行业组织--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游戏工作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就是协助研究网络游戏立法,这意味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将获得 法律 保障。

发展网络游戏产业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其中核心技术开发和运营模式转型最为关键。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将步入健康发展之路。

随着更多国外产品的涌入和原创作品的崛起,国内市场将进入群雄逐鹿 时代 ,市场格局重组在所难免。伴随市场扩大,开发商和运营商将越来越多,游戏数量也会持续高增长(据估计,今年大陆市场的网络游戏将达160-180款),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据业内人士估算,消费者群体的规模决定市场最多容纳25 30家运营商和50款左右的网络游戏,“洗牌”之后,将有一半以上的运营商和游戏产品被淘汰。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不仅面临机遇,且面临严峻挑战。 第二,开发核心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当务之急。CCID的调查 其三,国内网络游戏运营模式转型成为重中之重。在国内网络游戏市场,畸形代理模式导致开发、运营和销售之间长期脱节,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日前,华义联合软件开发公司宣布“重新塑造 企业 形象”,将从纯粹的“网络游戏运营商”转变为“综合性数字娱乐公司”,并将推出自己的产品。运营商介入开发领域,可以控制游戏产品版权和技术修改权,实现开发和运营以及销售之间的紧密配合,扩大利润空间。而开发商也可以直接承担运营,以便配合产品的升级和完善。可以改变“不问世事只拿钱”的单纯开发商形象,也能提高游戏运营质量和收入,促进游戏技术发展。

其四,网络游戏需要各方戮力同心,共促产业发展。据悉,上海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已占据全国网络游戏市场80%以上的份额,这与良好的产业环境、领先的技术、雄厚的资金等密不可分。所以,管理层应继续执行“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推动网络游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网络游戏生产和运营商作为该产业主力和中心环节,更要加强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以促使成本降低和收入提高。同时要实际行动改变不利的社会形象,扩大积极影响,最大限度地争取用户。

总之,网络游戏在我国已成为全新的朝阳产业,随着产业环境的不断优化和产业自身的高速发展,中国网络游戏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论文   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   网络游戏   研讨会   运营商   机遇   数量   环境   产业   市场   产品   游戏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