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下的日本农业保护政策(1)论文

[摘要]农业保护政策使得日本在WTO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中都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农业保护问题已经成为日本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最大障碍。 [关键词]农业保护政策贸易自由化由贸易协定

一、日本农业保护政策 农业保护政策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为确保农业发挥基础作用,使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通过对农业生产和贸易等环节的支持与保护,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保护农民利益为落足点,由此而采取的一系列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的总称。其具体保护政策如下: 1.关税方面。

(1)从关税保护在农业保护中的份额看。在各国不断通过削减关税来减少农业保护的情况下,日本的农业保护仍然主要依靠高关税。

2011年日本的农业保护总额为52830亿日元,其中91%是通过高关税提高进口价格实现的,远远高于同期美国的35%,欧盟的53%和世界平均水平60%。

(2)从关税税率看。经过乌拉圭回合谈判,日本农产品平均关税虽下降为64.9%,仍然远高于欧盟的15.7%和美国的10.9%。

其中关税税率为30% 90%的农产品关税税号,日本为111个,少于欧盟的313个,略高于美国的99个;而税率为100% 200%的税号,日本有138个,相比之下,欧盟的31个和美国的26个显得微不足道了。这使得日本的农产品进口关税呈现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大部分品种的关税较低,但一部分高关税的品种却十分突出。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2005年6月按WTO新的从价税换算方式测算的结果,日本的精米关税为778%,籼米关税为560%,都大大超过迄今为止公布的大米关税490%的水平,至于魔芋,其关税甚至高达1700%,为世界各国高关税之最。 2.税收方面。

日本的税制非常复杂,但没有单独的农业税制。农林水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按照全国统一的税赋标准交税,但这并不等于政府不给农民在税收方面的照顾和支持。

实际上,日本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在税制方面制定了相当优惠的政策,使农业处于十分完善的保护之下。 在日本,与农民关系比较密切的税种主要是与土地有关的税,但这类税并不是单为农民制定的,对与土地有关的城市居民和法人同样适用。

不过,农民可以享受某些特殊优惠。例如,有关遗产税的法律规定,继承农业用地并继续将土地用于农业生产的继承人,如果遗产税总额超过土地的交易价格,超过部分可以延期交纳;如果该继承人死亡或者连续从事农业20年以后,未交纳的税款可以免交。

3.农业补贴方面。庞大的财政补贴作为战后日本支持和保护农业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之一,长期集中用于农业生产的预算补助与农产品的价格补贴上。

近年来,日本这种对农业采取巨额补贴的政策不断受到世界贸易组织和一些国家的指责。WTO调查报告公布的数据表明,日本对农业的补贴已经超过了农业的收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每年农业补贴总额在4万亿日元以上,农民收入的60%来自政府的补贴。据经合组织(OECD)的调查显示:2000年,日本对农业的补贴已经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4%,而同期的农业产值只占1.1%。

从OECD衡量农业保护程度的指标PSE3的总额来看,2003年日本为447亿美元,虽然低于欧盟的1214亿美元,但却高于美国的389亿美元;如果按人均水平比较,则日本人均PSE为344美元,超过欧盟的303美元,为世界最高;如果按PSE占GDP的比例比较,则日本是1%,略低于欧盟的1.2%,大大高于美国的0.4%;如果按PSE占农业生产额的比例比较,则日本为58%,不仅明显高于美国的18%和欧盟的37%,而且远远超出了OECD平均的32%。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堪称世界各国的最高水平。

二、日本进行农业保护的原因 1.粮食安全因素。二战结束后出现的粮食危机是进行农业保护的重要原因。

战前,日本国内所需大米的20%是从中国等殖民地国家掠夺来的,而战败则丧失了这条粮食供给的渠道。并且由于战败,不仅有几百万军队从战场复员回来,而且几百万侨民也一下子被强制地从殖民地遣返回国,9000万人口被禁锢在本土的四个小岛上,日本就陷入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粮食危机。

这次粮食危机给日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日本政府也因此而更加重视粮食的生产和增产。时至今日,日本虽然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但许多人一想起当年时粮食危机的惨状就不寒而栗,这乃是日本政府多年来一直重视粮食安全保障,坚持严格的农业保护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2.经济因素。农业比较优势下降是产生农业保护的根本原因。

1960年 1980年,日本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6.7%,远高于同期美国的3.2%、英国的2.6%、法国的4.2%和原联邦德国的4.1%。相比之下,同期日本农业劳动生产率虽然也年均增长5.3%,但却与其他工业国的增长速度大体相当,日本农业比较优势也因此而大为丧失。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肉、奶等高价值食品的消费迅速增长,食品和饲料进口也急剧增加,这样就产生了农业实行保护的实际需要。在比较优势从农业迅速转向工业转移的过程中,如果产业间资源配置的调整完全听任市场机制,那么由于城乡收入不平等,特别是在农村人口迅速减少的情况下,农民的利益就难免遭到严重的损害,甚至会达到农民无法容忍的地步。

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进而保护农业生产,日本政府就对农业实行了政策性保护,以提高农产品进口关税和实行价格支持等方式,把产业调整的一部分代价转移给全体公众。 3.政治因素。

争取农民选票是各政党不断提高农业保护程度的政治需要。在日本政界中,执政党和在野党之间、执政党各派之间的争斗是十分激烈的。

他们为了取得政治上的优势,不仅需要垄断资本集团作后盾,也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支持,广大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各政党尤其是自民党,有许多议员来自农村,他们是靠农民选票才当上议员的。

通过实施农业保护政策来提高农民收入,满足农民的部分要求,也是一种拉农民选票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昌黎:《论双边自由贸易的迅速发展与我国的对策》,2001年 [2]冯昭奎:《日本经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论文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日本   政策   农业   高于   美国   关税   日本政府   欧盟   粮食   农民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