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探讨(1)论文

摘 要: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竞争实力的产业集群。

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着力培植特色产业集群、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引导作用等,是推进西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对策措施。 论文关键词: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1 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 综观当今世界,不难发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产业集群战略的抉择及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息息相关。

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群还是传统产业群,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一国或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 2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出现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雏形,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但在西部地区的散布着的集群,基本上是靠国家投资、依赖区外要素推动形成的,而不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产业区内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与协同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用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因此,这些集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2.2 产业链缺损,没有形成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 西部地区的工业体系基本上是在“三线”时期作为全国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在国家重点投资推动下建设而成的。这种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的直接结果,导致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畸形,产业链缺损严重。

这种产业链缺现象,无法通过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外溢机制来促进区内产业关联群的形成与发展。 2.3 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地方性合作网络 西部地区的现代工业主要是在国家大规模投资推动下,从外部移入而形成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

这种重型结构从其发育之初,就形成“全能型”的企业模式,其产品的70%-90%销往区外,生产协作链条也部分甩在区外;同时,地方性小企业则规模不足,生产要素短缺,很少得到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辐射效应。这种“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使得两者无法建立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也无法通过企业间的共生互补效应来形成高效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合作网络,而这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非常重要。

2.4 缺乏适宜的形成产业集群的制度环境 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要素按照要素回报率最高律在产业间和地区间充分流动而导致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而成的,其形成有赖于完善的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化改革滞后,使得分布在同一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在经济技术上难以协调发展,增加了企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同时,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影响还根深蒂固,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和地区间的流动还要受到各种壁垒的阻碍,从而制约了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集聚和关联产业群的形成。

3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途径 3.1 找准产业定位 发展产业集群必须找准产业定位。各地应紧密结合实际,选择基础好、关联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主导产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尽快形成产业集群。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要以发展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为突破口,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3.2 建立大型专业化市场 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相互依存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

发展区域经济应加强对专业市场内部交易系统、服务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大型专业化市场,一定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有可行性研究,不能搞重复建设。

通过建立大型专业化市场,形成产业集群。 3.3 以大项目为载体发展产业集群 培育产业集群必须谋划龙头项目,抓紧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如,法国北部布雷勒河谷是著名的香水玻璃瓶制造业集群,它是欧洲香水瓶制造中心,占全球80%香水瓶的市场份额。 3.4 通过园区的产业调整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通过对既有工业园区的产业进行调整实现。

明确地方的主导产业,制定一些针对性措施,尤其结合招商引资而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同类与相关企业进驻,并补偿性地迁移一些非相关企业,可以较快地形成产业集群。目前,我们应重视推进产业的内在联系,通过园区的产业调整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4 促进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环境。 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条件。

西部地区,企业制度变革缓慢而导致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相关企业的集聚和产业群的形成。因此,加快改革步伐,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应成为推进西部产业集成的关键举措。

1.加快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营造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2.加快国有企业制度变革,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国有企业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变革。

(2)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以优势大型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高度分工,密切合作的一体化生产体系。目前西部地区中央大型企业与地方小企业之间“两张皮”彼此封闭隔阻的结构现状,很不符合产业集群的内在要求。

因此,必须积极引导区内大型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推进区内大、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协作与配合,依托特定的产业,深化分工,形成集群产业的新格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中央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大型企业的近辐射功能,通过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集聚经济和乘数扩张效应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方小企业应围绕区内优势大企业,主动调整发展方向,以其小而专、小而精的优势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并且,要促使信息、资源等要素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传递与流动,增强中央企业在本区的“根植化”。

(3)着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 以区域特色产业为依托,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西部特色产业群的培育,关键是产业的专业化整合问题,其核心是要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区乃至所有制的界限、实现优势突出、重点集中的倾斜式发展。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和西部资源禀赋优势以及产业关联强度,笔者认为西部宜就以下特色产业群重点培植竞争优势。

一是能源、原材料、重化工业产业群。关键是要广泛地发展关联产业,扩展能源、原材料的产业链,突出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优势和区域品牌优势。

二是电子信息、航天航空、核技术、生物工程与新型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群。三是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线路和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以及旅游广告宣传在内的旅游产业集群。

(4)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引导作用。 根据波特的论述和国内外典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践,在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一是政府要在构建产业集群总体思路下制定吸引外资的目标和政策。二是要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对产业集群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政府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本区人力资源素质。四是在政府引导下建立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

五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产业集群的扩展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有赖于一个适宜的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厦出版社,2002,

(1). [2] 王缉兹.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3] 盖文启.产业的柔性集聚及其区域竞争力[J] 商业经济,2006,

(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其它   区内   小企业   集群   可持续发展   区域   作用   优势   制度   环境   产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