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随着国家金融政策制度的推进与完善,金融领域的改革也在持续发力,促使民营银行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外资银行的未来进驻条件在一步步放宽后,民营银行的服务理念、理财产品、团队合作、企业文化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力与国外民营银行的市场成熟度相比,发展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经营现状也不理想,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如何能够正确认识和挖掘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找准和发现我国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和拓展空间,才是目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民营银行的含义

虽然民营银行发展至今规模不小,但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民营银行的界定尚无定论。归总来讲,主要集中在资本控股、服务对象和管理机构三方面。资本控股就是说凡是由民间资本控股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服务对象就是讲凡是由民营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管理机构就是看凡是以公司体制来运营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这是当前学术界最为认可的三种说法,当然一切还在研究和完善当中,可至少为界定民营银行的身份、研究其发展理念、创新其理财政策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借鉴。

三、民营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民营银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并改善了金融市场垄断的现状,对银行业的竞争起到了有利的推动作用,更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目前,按照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实力和净利润排名,可以明显看出我国五大国有银行仍然处于龙头地位,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当然,这其中有国家资源的过渡性集中原因所造成的,引起的负面效应就是银行业的垄断性,一些稀缺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小微企业融资较难等问题,从而引发一些高风险金融产品的出现。而民营银行的出现,不仅能够有力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而且还能从专业对口的角度出发,更好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把握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性。通过资金的融注,更能从政策层面和主体领域进行风险意识的把控,跟进国家助力微小企业的政策走向,大力加强金融市场的发展动力,进而提升民营银行的金融创新水平,使其得到更好地发展。

四、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

我国民营银行在经过了改革开发后至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到2008 年金融危机初和金融危机后三个阶段的发展,目前总体上存在着已建立和正筹建的两种民营银行类型。据现有的4000 家银行金融机构而言,真正算得上民营资本控制的民营银行所占的比例还很低,范围之内的还普遍存在着规模不足、网点覆盖率低、业务种类不齐全、理财产品不科学、服务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尤其是在存款和结算的关键节点上做得不足,市场竞争和执行效率也较低。特别是外在因素,诸如外资银行的行业竞争、金融商业的互信问题、资金运作的风险管控等都是我国民营银行目前需要加强和提升的领域。唯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民营银行试点制度,无疑是一大亮点。但这一制度能否很好地执行,关键还在于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能否建立,即以理财产品为主导的纵向管理体系和以客户关系为主导的内部管理体系有机地统一起来。总之,目前我国民营银行要想走得更快、更远、更稳,其现状不容乐观。

五、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一) 初期建立信用度的问题

金融资本的信誉,直接关系到银行未来发展的前景。尤其是民营银行,能否把良好的信用作为自身发展的生存之道,将直接决定着民营银行能否顺利地吸收民间存款、扩大自己的资产规模、提升资本的流通效益,无疑这是民营银行发展壮大的必要前提。再加上民营银行目前都处于一种局部试点和探索阶段,规模布局较小、网点覆盖较少,自然宣传方面的效用就会降低,特别是乡镇农村地区的人们对其并不了解,与农村信用社、储蓄银行等相比,其信用接受度和认可度都会大打折扣,缺失了社会公信度,自然就会丧失、丢掉企业和居民的信任和存款。

( 二) 业务经营范围受限制的问题

因为民营银行受政策制度的影响,就会使得民营银行在开展业务的时候受到区域性的限制。比如有限牌照制,即要求民营银行只能按照相关制度在一定区域内开展相关业务,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根据情况随意开设分支网点等; 相关金融监管部门针对民营银行的资金规模大小以及每项存贷款的额度数等都进行了严格规定和相关要求,不能有丝毫漏洞;在宏观政策和制度规定方面,民营银行的金融业务类别和经营范围也会受到限制,包括它的存款准备金率、贷款计提数额等方面,都与其他银行有着很大的区分和不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民营银行业务的风险性和运营的难度性。

( 三) 服务对象存贷款的担保问题

国有银行或者外资银行,大多数情况下面对的都是一些具有稳定收入的群体,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风险性都极小。而民营银行服务的对象和客户往往都是一些普通大众,这就给金融业务带来了很多不可控的风险、存在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勿需置疑,国有银行有国家信用来担保,那民营银行靠什么来担保? 靠国家,不可能,因为这会直接改变民营银行的性质,而且数量之多,也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要求。其结果就会失掉储户的信任,不仅资金得不到安全的保证,还会给社会经济带来颇多不稳定的诱因,因此这是一个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 四) 资本管理运行不科学的问题

民营银行,顾名思义就是它的资金来源于民间,从初期的组建到后期的运行,业务经营的盈利性和资本天生的逐利性,就会导致民营银行在初期的组建过程中,股权安排会出现两个致命的问题,一个是独大性,即银行的原始股权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银行的金融运行方案不能纯粹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来进行,资金的投入、政策的制定等控制权都掌握在银行内的大股东手中,用银行本身来进行圈钱或者融资,以随时调度和缓解自身关联企业的资金周转和融资问题; 另一种则相反,则是分散性股权和股东人数的众多性,二者的交错就会导致民营银行在制定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时,出现意见的矛盾性和冲突性,缺乏前沿创新的经营理念和高效的经营战略,缺乏比如公益金融产品服务、三农专业对口金融服务等项目,从而加剧了民营银行内在的运作风险性。

六、促进民营银行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

( 一)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信誉

鉴于政策限制和经营服务的区域性,民营银行应该另辟途径,采取积极主动的宣传战略,着重宣传自己的运营性质、金融战略、服务对象、业务优势、金融产品等,扩大其软文化的影响力和范围圈。而且,民营银行还可以借用自己民营企业的独特优势,利用其亲和力、人脉圈等,从而让社会上的一些大中小微企业和居民认识、了解并认可民营银行的存在性和运营性。比如民营银行可以组织一些关于服务对象和金融产品为宣传主题的活动; 可以通过软文化的实力,比如对银行的所属标志、网点的连锁性设计等方式,为自己的外在形象进行宣传,从而让民营银行的形象真正树立起来。

( 二) 提升人员素质,优化管理方式

民营银行的团队工作动力和合作理念能否被真正调动起来,其员工的综合业务素养至关重要。是故,民营银行首先要要采取多种机制,比如加大内部员工的业务培训力度、从社会高校招引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与相关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合作等方式,从而快速提升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那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就涉及到了民营银行的管理结构方式,是从管理的结构上进行改革,抑或是从产权制度上进行优化,当然二者的协调配合和适度集中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权限的随意性和分化性,只有相互制约和激励,才能在金融运营的范围上和决策的科学性方面达到自身优化的目的,以提升民营银行的市场经济竞争力。

( 三) 设立担保机构,落实存款保险

鉴于民营银行的运营性质和金融信用问题,要想让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储户的信任,就必须要引用存款信用担保机构,采取一种市场化的监管模式,让民营银行的担保和监管运营取得一种安全性的效果。当然,这就必须以间接方式引用国家信用来保证民营银行能够得到社会的信任,从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而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落实存款保险制度,增强民营银行的偿付能力,以合理的担保费用来确保存款人的利益不受损失,自然而然民营银行的信用度也就随之提升,这就为民营银行的维持运营和业务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 四) 合理运行资本,完善监管制度

民营银行首要要根据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资本运行与机构监管的实际情况,对融入的民间资本做出科学合理的市场化运行方案,专业的金融业务由银行的负责人做出明确细则,在资本盈利性和权力集中性方面达到平衡点。当然,随后的制度监管不可或缺,

在保证其行业竞争力的同时,要逐渐重视对民营银行内部的运营资质、资金实力、社会信誉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全面审查和全过程监管,不留死角和缝隙,尤其是民营银的风险把控能力,更要按照政策标准来严格判断与执行,从而确保民营银行的市场金融稳定性。

总之,民营银行的市场化经济作用越来越得到凸显,步伐虽然迈得快些,但金融运营方面存在的信誉、管理、监管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已经提出的解决方案虽然能够产生一定的作用,但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与完善,只有这样我国民营银行才能在金融市场的竞争舞台上取得一席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论文   证券金融   证券金融其它   我国   银行   存款   对策   资本   对象   风险   资金   制度   政策   金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