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求异思维打开创造之门的论文

  “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半,忽然滚落下来,这已是它第八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从墙根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

  看到这儿,你会怎么想?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说:“锲而不舍”、“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很少人会说:“放弃”,或者,“换个角度再试试”。

  正是因为有着太多的求同思维,使人类的很多创造力在摇篮中窒息。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求异思维,才是创造思维的开始。

  一个美国孩子在美术课上画了一个蓝色的太出。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孩子答道:“我画的是大海里的`太阳。”多么奇特的观察和想象!老师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这个奇怪的“蓝太阳”得了最高分。

  试想一下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下,这个孩子会得到怎样的评价?另一个孩子,在答完数学试卷后,在卷面上画了几个小动物。数学老师在卷面上批着“ 0.05分”。虽然不到0.5分根本不计成绩,这个加分却是老师对孩子与众不同想法的充分肯定。鼓励还是扼杀“特别”,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创造思维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一些大企业用人不再只是盯着“全优”的人才,而是选取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人。像美国的微软集团,有一条用人标准就是:必须甘愿冒险,哪怕失败。

  对我们正在学习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记忆知识的能力,而是运用知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启发孩子多想、多问,敢于怀疑和挑战威,可能正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初级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论文   思维   全优   创造性思维   美国   面上   用人   事物   眼睛   老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