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高墙式覆土超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高墙式覆土超高产栽培平菇,就是将出过1 2潮平菇的菌袋脱袋后,将菌袋块堆成高墙,并用无菌营养土连接菌袋块,使其再次连续多次出菇。用此法栽培平菇,具有设施简单,保温性好,污染率低,出菇面大、出菇快而集中,生育期长,菇质优良、生物率高、管理方便等特点,能较好地解决平菇出菇阶段温、湿度不易控制,管理不便,尤其是三潮菇以后营养及水分亏缺导致的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可使平菇的生育期延长2个月左右,连续采收6 8茬菇,生物转化率达250% 300%,比常规栽培方式产量和效益提高1 2倍。现特将其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配制培养料。每100千克棉籽壳加其重量2%的石灰、1%的`石膏、5%的麦麸、0.2%的多菌灵及130 140千克水,混合拌匀后堆制覆盖发酵6 7天,其间翻堆2次,使料温稳定在60 70 。培养料发酵好后散堆摊晾。

  二、配制营养土。取肥沃的菜园表层土,加3 5草木灰,0.5%尿素,边翻拌边加入1%多菌灵,也可加入0.5% 1%的过磷酸钙,堆闷一周后备用。

  三、配制营养液。50千克水加硫酸镁0.5 1千克,磷酸二氢钾0.2 0.3千克喷施;也可用尿素0.5%、味精少许酿成溶液施用。采完二潮菇后,菌袋内水分和养分会出现亏缺,可通过菌袋堆垛顶部的凹形槽补充营养液和水分。

  四、制作菌袋块。每100千克培养料用50克克霉灵消毒杀菌,堆闷24小时后装袋。菌袋规格为17厘米 45厘米或22厘米 50厘米。将装好料的菌袋两头用回形针夹紧后,进行3 4小时高压灭菌或8 10小时常压灭菌,再进行恒温接种,接种量为干料重量的8% 10%。然后将接好种的菌袋整齐排放在阴暗处,保持菌袋温度在28 左右,20 25天菌丝即可发好。待采过1 2潮菇后即可进行高墙式覆土栽培。

  五、高墙式覆土。在大棚内,将脱袋后的菌袋块相互横叠堆放5 6层,层高90 110厘米,形成菌袋块墙。将菌袋块墙的顶部做成蓄水池,池内径16 18厘米、高6 8厘米。池内放水,让其慢慢渗透,使菌袋块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5% 80%。墙与墙间留宽50 60厘米的操作道。菌袋块墙堆好后,用预先配好营养液均匀地喷洒在菌袋块墙上,然后取预先配好的营养土将菌袋块墙四周进行全封闭盖膜管理,1周后菌袋块墙上即可大量现蕾出菇。

  六、适宜温湿度。要调控好棚内的温湿度。出菇温度以16 25 为佳,加大昼夜温差有利于子实体形成。温差可以人为调节,如通风、揭放草帘覆盖物等。菇形好坏与空气流通有很大关系,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出现元盖菇、长腿菇等畸形菇,商品性差,因此,要特别注意定时通风。棚内的湿度应保持在80%以上,刚见菇蕾时,可向空间和地面喷水,以保持湿度,但不能直接向菇蕾上喷水。当菇盖长到2分硬币大小时可直接喷水。一般每天喷1 3次,水大会发生烂菇、死菇。冬季可少喷,春、秋适当加大喷水量,夏季可多喷。

  七、适时采鲜菇。在出菇的高峰期要及时采摘大菇,保留小菇.以利于菇体生长。具体采摘标准为,当平菇的菌盖展开,边缘即将上翻时,要立即采摘。几天后第二茬菇生出,再过几天又可采收。如此往复,又可收5 6菇。加上堆垛前采收的2潮菇,共可收7 8潮菇,生物转化率达250% 300%,比常规栽培方式产量和效益可提高1 2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论文   高墙   栽培技术   堆垛   温湿度   尿素   温差   湿度   水分   产量   营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