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改革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时,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初中数学面临的常是枯燥乏味的数字及数学问题,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引导。在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启示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第一,教师可以认真观察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习行为,然后针对每个年龄段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活动,通过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来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需要。第二,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辅助教学工具,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短时间内集中起来,进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如,在“三角形全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玻璃,让学生观看其中一个三角形玻璃打碎后的碎片,然后问学生能否将摔碎后的玻璃还原成原来的模样,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及学生具体的观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三角形全等的含义,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课外活动对学生兴趣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占有主导地位,短短的课堂教学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时间可以分给学生。这种教师包揽一切的教学方法不能从实际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不动脑去学习,也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阻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以学生为主安排课程。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留给学生课堂要讲的主要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看书、理解,这样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理解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一定会有一些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教师就要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即兴逐一的解决,帮助学生及时弄清不明白的问题。最后还要对学生进行实际性问题的提高和训练,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所学内容。通过这样的训练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也会不断地提升。

  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点,传统教学方法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新课程的改革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索,因为只有我们不断地尝试、改变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改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达到新课程改革下优化教学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论文   教学方法   角形   课外活动   新课程   兴趣   初中   传统   数学   教师   方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