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让步假设复句中的主观性与主观量研究论文

  引言

  陈晓荷(1994)把主观量定义为“语言世界中含有主观评价意义的量,与客观量相对” 。在现代汉语让步假设复句中,主观量是有等级的,有的主观等级跟客观等级相同,有的跟客观等级不同。李宇明(2000)把这种等级看作量范畴之下的一个次范畴,称之为级次量。本文讨论的是主观上排出的级次量,我们称之为主观级次量。

  让步假设复句又称相背假设复句,即“偏句、正句语义是相悖的,假设和结果不一致。偏句先让一步说,把假设当作实事承认下来,正句则说出不因假设实现而改变的结论。”本文根据关联词语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让步假设复句按照显性比较和隐性比较进行研究。“即使 A 也 B”一般都是隐性比较,即句子中的显性成分 A 与说话人心里的一个隐性参照成分作对比,通过预设和推理来反映主观等级。“再 A 也 B”一般是句中的两个显性成分 A 和 B 作比较,而不出现说话人心里的隐性参照成分。“即使”有时说成“即令”、“纵使”“、哪怕”、“就算”、“就是”等,“也”经常说成“还”、“都”,本章把他们看作同义的形式,不加区别。

  一、显性比较(再A也B)

  (一)A、B 本身没有量级

  ①外国再好,也不如家里(中国)好。

  ①中,“外国”和“家里(中国)”是两个显性成分,且二者各有特色,分不出孰优孰劣,因而无法评价好坏。但在上句中,说话人先把“外国好”这一假设当作实事承认下来,然后用它来让步,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家里(中国)”更好,等于说话人主观上把“外国好”和“家里(中国)好”排了一个优先量级,在说话者看来,“家里(中国)好”的量级大于“外国好”的量级,因而前者的主观级次高,后者的主观级次低。

  (二)A、B 本身有量级

  ②饭店里的菜再香,也比不上妈妈做的菜。

  ②中“,饭店里的菜”和“妈妈做的菜”是两个显性成分。社会常态认知是“饭店里的菜”是专业厨师做的,比家里“妈妈做的菜”好吃。但说话人却认为“ 妈妈做的菜”更香,等于主观上按照菜的香甜程度把“饭店里的菜”和“妈妈做的菜”排了一个优先量级,即“妈妈做的菜”的量级大于“饭店里的菜”的量级,因而前者的主观级次高,后者的主观级次低。这就与社会常态认知相违背,体现了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情感,主观性强。

  二、隐性比较(即使A也B)

  (一)带数量词

  ③即使上面拨一百万下来,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③中,“一百万”是说话人引进的一个极值,在说话人看来“一百万”所表示的情况处于量级的最高极端,因而“一百万”的主观级次高,而另一分句中“杯水车薪”(m)和说话人心中的参照成分“行之有效”(n)之间能形成一个主观级次区间 [m , n],因而“杯水车薪”的主观级次低。说话人用“一百万”这个极高值来让步,目的就是为了说“杯水车薪”这一结果依然不变。

  (二)不带数量词

  ④就是下刀子,我也得去,(别说下大雨了)。

  ④中,“下大雨”是我们经过推理,预设出的客观实际情况。“下刀子”是说话人因夸张而引进的极端情况,这一极端情况是现实世界不存在的,是虚拟的,这就带上了说话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在天气舒适的程度上,说话人给“下刀子”和“下大雨”排了优劣级次,即“ 下刀子”的量级远远小于“下大雨”的.量级。因而“下刀子”的主观级次低“,下大雨”的主观级次高。而在另一个分句中,根据石毓智先生的肯定和否定公理 :“量大的事物肯定性强,量小的事物否定性强,中间的事物其肯定程度和否定程度相当于 0 ,”“不会去”(m)和去(n)之间也能形成一个主观级次区间 [m , n],因而句子中的“得去”的主观级次高。说话人选用“下刀子”这一极端情况来让步,目的是为了说“他得去”这一结果依然不变。

  三、结论

  (一)在让步假设复句中,无论是显性比较,还是隐性比较,无论是一般让步假设复句还是极端让步假设复句,前后分句一般不能处于同一级次,如果前一分句的级次高,则后一分句的级次低 ;如国前一分句的级次低,那么后一分句的级次就高。因此,当让步复句中有两个显性成分 A 和 B 时,A 和 B 不能交换位置。如果前后分句处于同一级次上,那么就不能构成让步复句了。

  (二)在主观性强弱这一问题上,说话人主观排出的量级与社会常态认知标准相悖时主观性强 ;相一致时主观性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论文   复句   主观性   主观   级次   分句   显性   现代汉语   隐性   刀子   成分   说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