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演讲故事大全

  要是演讲的时候能演讲一些励志的故事想必会很受观众的喜爱哦。下面是品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励志演讲故事,供大家参阅!

励志演讲故事:扎克伯格:锻造一只硕大无朋的能力“碗”

  日前,“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来到清华大学,全程用还算流利的中文发表了演讲,并与清华学子进行了互动。当有学生问及他成功的秘诀时,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回答:“人生好比一只碗,碗越大就能装越多的水。只有倾力锻造一只硕大无朋的能力碗,才能在同样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收获更多的成果。”

  扎克伯格1984年出生在美国纽约,从中学起开始写软件程序。高中的时候,他就开发出了突触媒体播放器音乐程序,神童的声名一夜鹊起,微软和美国在线等企业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他深知自己的能力还远远不够,没有答应。

  20xx年,扎克伯格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与运算科学。在校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大二期间他突发奇想,建立一个网站作为同学交流的平台。短短一个星期,扎克伯格就建立了名为Facebook的网站。网站刚一开通就大受追捧,数星期内,哈佛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成为了会员,大家利用这个免费平台掌握朋友的最新动态,聊天交友。很快,网站就扩展到美国主要的大学校园,并波及整个北美地区。

  20xx年,扎克伯格毅然辍学,专心创办Facebook网站,并向同行喊出了“你的不如我的,如果你想加入我们就来吧”的狂妄口号。业界大咖们笑他是夸海口,但扎克伯格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人生的目标。他把公司搬至硅谷小镇帕洛阿尔托市,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努力扩大网站影响,到20xx年底用户数量突破100万,小试牛刀。

  到了20xx年,网站的发展不仅遭遇了资金的瓶颈,还惹上了窃取知识产权的官司。扎克伯格有些气馁,他知道自己除了技术优势,融资能力是弱项,一度想把公司卖给谷歌。

  但仔细思考后,扎克伯格又有些不甘心。他知道公司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只要培养锻炼自己的融资能力,就会豁然开朗。他选择了坚持,硬着头皮跟一些投资公司接洽谈判,用公司的愿景打动他们,终于得到了第一笔50万美元的投资,公司有了源头活水。此后又拿下了A轮融资1270万美元,B轮融资2750万美元,网站业绩突飞猛进,访问流量超越了亚马逊和迪士尼等网站。

  资金问题解决了,但在网站营销中又遇到了麻烦。Facebook推出的“动态消息”功能,把好友的各种动态自动汇总显示在页面上。此举因泄露隐私招致大批用户不满,一时群情激奋。面对突发的营销危机,扎克伯格立即道歉,并采取“用户可以对隐私公开进行自定义设置”的技术手段予以纠正,平息了风波。

  此次事件,锻炼提升了扎克伯格营销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20xx年10月,他推出定制广告服务业务,此举大受客户欢迎,业务量猛增到230万。此后,扎克伯格更加驾轻就熟地运营网站。20xx年发起了融资规模50亿美元的公开募股活动,成为硅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

  进军中国市场一直是扎克伯格的夙愿,为了锻炼沟通能力,以便Facebook在中国发展时能做到尊重中国的风俗习惯,他坚持每天学习中文,并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中国文化,在家里他也经常跟自己的华裔妻子普莉希拉·陈用中文交流,于是有了清华大学“首秀”中文,亲和力爆棚的火热场面。

  扎克伯格在短短20xx年间,从一文不名发展成为身家300亿美元的全球最年轻富豪,这些成功源自他注重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锻造了一只硕大无朋的能力“碗”。

  扎克伯格的经历,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励志演讲故事:如何做到从月薪800到年薪40万

  我认识她是在20xx-20xx年,那时候,我和朋友开了一家技术咨询公司。那家公司人不少,不过做技术的只有几个人。跟我接洽的主要就是我前妻和另外一个小伙子。

  她代码写得有点乱,我问她是什么出身,她说是某大学毕业,后来上了北大青鸟的培训班学的编程。

  我个人从来不会天生鄙视任何一个从培训班出来的学生,对所有可以虚心学习,并且有一定悟性的人,都很友善。我就开始教她什么是函数,什么是抽象,为什么代码要工整,为什么要缩进对齐。

  这些东西她慢慢学会了以后,代码质量就提高了很多,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少。

  她很高兴,说要请我吃饭。慢慢地交往越来越多,后来就在一起了。

  在一起以后,她才告诉了我很多她以前的事情。

  她老家在农村,到了十六七岁,她姐姐回老家的时候说,小丫头这么小就在家里务农就废了,既然不上学就跟我去北京打工吧。

  她就这样来了北京。她和姐姐一起在门口的小饭馆,招待所打工,端盘子,洗床单,铺床单,等等。她姐觉得要学一门手艺,于是去了理发店打工。

  有一天,来了一个小伙子理发,这小伙子穿得西装笔挺,背一个干净的公文包,看起来很精神。小伙子说自己是北京工业大学毕业的,上了一个北大青鸟学编程,现在写程序一个月可以挣8000元。

  她就问了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问题,她问,我初中都没毕业可以去学编程吗?那小伙子说可以。

  于是,虽然她从来没有碰过电脑,虽然她不知道什么是编程,但是她已经有了一个理想,那就是做程序员,一个月挣8000块钱。

  半年后,培训结束,她说,她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就买了白衬衣、西裤、小皮鞋,感觉自己是一个白领。以前理发,端盘子,都像是伺候人的活。而且她觉得自己现在本事不大,挣少点合理,未来一定可以挣到8000元。

  后来,我告诉她PHP比ASP市场大,她就开始跟我学了一段时间,然后找了一份新工作,挣到了4000多一个月。

  后来,我们结婚了,她怀孕了,生了我们家小宝贝。断奶以后,她想去上班,第一天下班,她到家就抱着我哭,我说咋了,她说,老板骂人太狠了,要求太高了,她哭了一整天了。

  我说,那就算了吧,哪里找不到一份工作呢。

  她说,不,我觉得老板骂得对,这样对我严格要求我会成长得很快的。

  于是,每天回家都是哭,但是哭得越来越少。

  后来朋友做项目,需要ios程序员,但难找。然后,我说,我老婆做ios做得还不错,让她来帮你吧。那个朋友非常高兴。我就继续问,如果她过来,你可以开多少。他说,你说个价格吧。我说一万二吧。那个朋友答应了。

  回家,我问她,一个月一万二,工资翻一倍,你学习有动力了吗?

  她说,太有了,我保证可以学会。

  一个月以后,她去上班,兴高采烈的。不过下班回来,她说项目好复杂,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搞定。我也有点担心。过了几天,她说,我们老板想请你吃饭,今天晚上下班你来接我吧,我们三个一起吃个饭吧。

  我心说,难道是干得不好,要被开除了吗?

  到了那里,寒暄了几句,我就怯怯地问,她做得如何?她老板非常高兴地说,太好了,之前拖了几个月完全没有进展的东西,现在全都动起来了,她简直是我的救星。

  后来我们离婚了。离婚后,她进了360,月薪一万五。当时360她所在的部门,她是技术最差的,不过人缘不错,也很好学,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一年多以后,很多同事跳槽,纷纷拉她去,最后她跟着一波同事去了另外一家目前如日中天的公司,月薪一万九。

  再后来,干了一年多后,她又跳槽到了另外一家BAT级的公司,年薪40万。

  头些日子,入职以后,她转发了封邮件给我,是她发给HR的信,大概内容是说:

  我发给你的简历上说我毕业自某某大学,但是实际上我最高的学历是初中而且都没毕业。我是北大青鸟培训以后自学这么多年的,不过我曾经服务于360和某某公司,这些公司的同事都知道我的学历很低,但是他们都可以证明我的工作能力。我之前给你们假的简历是怕初筛的时候就把我刷掉。现在既然已经过了全部笔试面试,我不想欺骗你们,如果你们觉得我的学历是不能接受的,就请收回offer,如果你们觉得可以接受的话,我马上就可以办理入职手续。

  最后,这家公司的HR回信让她尽快入职。

  她在那个公司干了几个星期以后,已经是自己所在小组的骨干了。部门领导认为她做得不错,希望她转行做这个组的team leader,但是她觉得自己还应该在技术领域再学习一段时间,暂时拒绝了。

  我看人从来不看起点,只看一个人是不是努力。

  我很市侩地把她每一个阶段的工资都列出来,其实也是想说,这是一个从月薪800到年薪40万的慢慢历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里面其实有无数的艰辛。

  有人说她运气很好,遇到了我。我认为我能起到的只是催化剂的作用。本质原因是因为她是一个对的人,遇到了我这样的人,可以加速成长,没有遇到我,也许成长得会慢一点,但是也会在成长。

励志演讲故事: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没有一个不成大器

  70年前的中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能够用英语上高等数学课。今天,清华大学的学生阅读美国小学生的数学课本还有语言障碍。

  无论英语还是汉语,今天的硕士生,不如70年前的中学生。

  70年前的教育,是“先念书、后读书”的教育,是四两拨千斤的教育——中学生花200个小时学英语,一年而能读林肯传;今天的教育,是老师辛辛苦苦、满头大汗“替学生学习”的教育,是千斤拨四两的教育——中学生花4000个小时学英语,7年而不能读安徒生。

  那时候,培养人才的效率,与犹太人相比都毫不逊色。西南联大几千人,留在大陆的有118人成为院士,去了台湾的成大器者并不比留在大陆的少,去了美国的有世界级数学大家陈省身,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以及一大批美国一流大学的教授;燕京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每年招生300多人,1920xx年创办,1952年结束,历时33年,前后共计9988位学生,产生了33位院士,91位学科奠基人。

  今天的学生,从6岁步入校门,到二十一二岁大学毕业,一直都是考生——一个忙于做题而无暇读书的学生,不可能成大器;一个忙于考试而无暇读书的民族,不可能有希望!

  念书是修路,读书是走路。

  用读书的方法念书,用走路的方法修路,必然失败。许多人甚至有些老师,也不明白念书与读书的不同。

  犹太人格言说:“学习就是重复。”

  犹太法典《塔木德》说:“念1 0 1遍肯定比念1 0 0遍要好。”强调的是重复的价值。

  《塔木德》还说:“只要把一本书念100遍,你就有能力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

  犹太小孩在12岁的时候,人人都把相当于《三国演义》那么厚的《旧约全书》读了100遍。《旧约全书》不仅仅是圣经,更是一部文学名著。

  在中国,把《三国演义》那么厚的一部书读100遍的人很少,大概只有三个人:一位是巴金,把《古文观止》读了100遍;另一位是茅盾,把《红楼梦》读了100遍;再一位是苏步青,童年放牛时把邻居家一部残缺不全的《三国演义》读了100遍。

  在中国,凡是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没有一个不成大器。犹太人人人把一本书读了100遍,因而人人都成大器。

  为什么把一本书读100遍,就能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为什么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人人都能成大器?

  念书,就是重复。

  重复是人类语言的规律。

  尽管英语单词数量巨大,百万之众。1000个常用单词的重复,构成任何一份报纸、书刊、试卷、90%的文字;1000个常用单词最重要,掌握这1000个单词就掌握了英语90%的天下,这就是四两拨千斤。20xx个基础单词的重复构成任何一份报纸、书刊、试卷、95%的文字。

  2 0 0 0个基础单词是铺路石,念书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用铺路石把羊肠小路铺成高速公路。

  念书就是积累,念书就是重复,念书就是循环,念书就是铁杵磨成针的功夫,念书就是步入“会、熟、精、绝、化”的阶梯。

  苏霍姆林斯基对念书与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判断一个学生会不会学习,一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小时的朗读积累,二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xx小时的阅读积累。

  200小时的朗读就是念书,20xx小时的阅读就是读书。

  70年前的中学生,把印度人的英语课本当《三字经》念,念了100遍,恰好是200小时的朗读积累,杨振宁、李政道等西南联大的学生刚到美国时,读200本英语小说,200本500页的书,恰好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20xx小时的阅读积累,也是中国古人所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励志   励志故事   犹太   硕大无朋   美国   中国   中学生   能力   小时   故事   大全   学生   网站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