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传奇故事

  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下面是品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励志传奇故事,供大家参阅!

  励志传奇故事:世界传奇人物--纳尔逊·曼德拉

  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当地时间20xx年12月5日去世,享年95岁。在他逝世一周年直际,写下此文,表示沉痛的哀悼和怀念。

  他的逝世,世界失去了其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历史将会记住曼德拉对于人类尊严和自由、和平与和解的贡献。各国领导人纷纷在第一时间对曼德拉的逝世表示哀悼。“正义的巨人”、“一盏明灯熄灭了”。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个真正的全球英雄。他是这个时代出类拔萃地推进联合国价值观的人物。那么,究竟是怎样的经历造就了他的传奇人生呢?

  他是一位长寿老人。曼德拉1920xx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部落酋长家庭,他是南非第二大民族科萨族人。他早年从事黑人独立运动,被英属南非前政府判处监禁,这一监禁就是20xx年。有人曾问曼德拉:“是什么力量使你充满活力?”曼德拉答:“是博爱的精神加上强健的体魄。”

  “锻炼是我生活中不变的习惯。”

  漫长的监狱生活不仅打造了曼德拉忍耐、宽容、坚毅的个性,也让他养成了规律的生活习惯。曼德拉入狱不久,就向监狱管理者提出要求,给他一块菜地让他种植。每天的田间耕作,是他放松身心,极目天外的最好时间。从此他寄情于此,于是忘却了外界烦扰,从痛苦中得到解脱。他每天早晨在关押他的牢房中原地跑步45分钟,然后做100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50个下蹲起立。监狱中的吃饭时间也是固定的,但饭菜少糖缺油,因此曼德拉至今不爱吃油腻与甜食,但他喜欢喝茶和咖啡,喝咖啡时一定要加蜂蜜。曼德拉还说:“我的食欲很好,从不节食。”

  曼德拉曾回忆,1990年2月走出罗宾岛监狱时已经72岁了,希拉里曾问曼德拉,如何在激流险壑的政治斗争中保持一颗博大宽容的心?曼德拉以自己获释出狱当天的感受回答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在回忆录中,曼德拉写道:“即使是在监狱那些最冷酷无情的日子,我也会从狱警身上看到若隐若现的人性,它足以使我恢复信心并坚持下去。”监狱中的曼德拉失去了人身自由,却获得了精神的解放。这种伟大的转变在后来的岁月里塑造了一个新南非,也使曼德拉成为举世公认的伟人。每逢他生日,人们会重复他长寿最重要的秘诀:宽容者长寿。除了宽大的胸襟,锻炼和良好的作息也是曼德拉始终坚持的生活习惯。他曾向国民透露自己的长寿秘诀:早睡早起,坚持锻炼,不吃油腻与甜食,这是他从狱中到重获自由,从年轻时代到老年一直恪守的养生之道。

  在世界范围,曼德拉是一面道德和正义的旗帜。曼德拉是伟大的民族主义领袖,但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多年来,曼德拉一直为消除贫困和战争而奔走呼吁,他的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曼德拉199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获得非洲和平奖。关押曼德拉和非洲解放运动政治犯的罗本岛监狱,1999年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遗产,作为种族隔离罪恶和非洲人反抗的历史记录。

  曼德拉与中国颇有缘分。曼德拉登过长城,喜读《孙子兵法》,曾两次来访中国。香港著名摇滚乐队“BEYOND”主唱黄家驹1988年为曼德拉创作了一首歌曲,名叫《光辉岁月》。那是中国音乐在歌唱南非的故事。据说,有人曾经给曼德拉翻译《光辉岁月》的歌词,他听后潸然泪下。

  联合国大会20xx年11月11日第64届联大通过决议,决定从20xx年起把每年7月18日定为“纳尔逊·曼德拉国际日”。以表彰曼德拉为“和平与自由”所作的贡献,20xx年曼德拉92岁诞辰,成为第一个“曼德拉日”,一个人的自然生命符号,就此和政治、历史戏剧性交织。曼德拉不但是政治上的成功者,也是健康长寿的楷模,值得我们每个普通人学习。

  曼德拉是世界传奇人物,他已成为一个永恒的符号。

  励志传奇故事:柳传志的传奇故事

  1984年,40岁的柳传志,不甘于在中科院人事局当一名干部,开始下海创办联想。30年来,他自主研发汉卡,坚持做中国人自己的电脑;他并购IBMPC业务,一举成为年营业额一百五十亿美元的超级跨国公司...

  据说有人问过柳传志,70岁对IT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柳传志脱口而出:“立异”。他说作为IT人,创新就不是一劳永逸,而是心里怎么都放不下。

  20xx年1月23日,联想集团一万多名员工齐聚一堂,召开年会。柳传志,虽不再担负联想集团的任何职务,但作为联想的开创人,跟母公司联想控股的掌舵人,柳传志始终是联想的灵魂人物,他的呈现,让现场的氛围显得分外热闹。现在,这个30年前靠11名科技职员和20万起家的联想,已成长为领有四万多名员工,年营业额数百亿美元的世界五百强至公司。

  而柳传志之所以现身年会,除了联欢,事实上还因为这个日子意思非统一般。因为,联想集团行将对全世界宣告一条重磅新闻。

  杨元庆:就在多少分钟前,我们刚在香港的网站上发布,我们将以23亿美元的价钱并购IBM的X86服务器。

  1984年,40岁的柳传志,不甘于在中科院人事局当一名干部,开端下海开办联想。30年来,他带领着联想从自主研发汉卡到保持做中国人自己的电脑,借道香港,曲线救国,出产第一台联想牌286微机;1994年寰球电脑巨头抢滩中国,电脑业提前入关,在实力远不如人的情形下,柳传志率领联想一步步解围,到20xx年联想并购IBMPC业务,一举成为年营业额一百五十亿美元的跨国公司;也阅历了20xx年金融危机时的巨额亏损,见证了20xx年斩获全球第一。

  可以说,联想集团的每一步都跟柳传志的决定非亲非故,在跟企业运气捆绑的三十年里,险些产生的牢狱之灾、每每站在悬崖边的行业生死抉择、密切战友的交恶成仇,以及令人担心的不堪重负的身材,都是柳传志须要逐一逾越的阻碍。

  柳传志:联想团体用了三十年的时光,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终于登上了pc这个行业的山顶的高峰。然而我们发明在我们的前面有一座更高,更峭拔的山峰,我们的竞争者不是设备精良,就是襟怀特技,而且在起跑线上他们已经占了廉价,所以我们面临着更大更严格的挑衅甚至能够说可能关乎到生逝世存亡,联想集团的壮士们,你们南征北战,必定可能施展设想力,冲破,翻新,而后把智慧,毅力,汗水,勤奋合在一起,咱们这些创业者们,等待着你们登上新的顶峰的成功,我们联想控股的全体员工在等着你们的成功,我想说全部中国人都在等候你们的胜利。

  从20xx年开始,柳传志盘算躲避专一高科技企业的危险,专门成立投资范畴的子公司,开始架构更为宏大的联想控股,他声称吃着碗里的饭想着锅里的饭还不够,还得再去想地里的食粮。联想控股由此涉足房地产,金融投资,古代农业等多个行业,柳传志也由此实现了从企业家到投资家的完善转型。如今,70岁的柳传志最大的义务就是带领联想控股整体上市,不外就像他所直面的每一个困难一样,局势素来都不容乐观。

  实在柳传志的创业故事早已经不是消息,传记类的文字在各种媒体上都能读到,但这天仍有许多人来听他的报告,良多业界子弟都盼望近间隔接触这位被称为“行业前驱”的人,福气好的话还能偏偏坐在他身后,跟他来一张象征深长的合影。

  在柳传志站着演讲的近两个小时里,他具体回想了自己的70年人生经历。在这样公开的场所,柳传志没有过多谈及自己经营企业,他说也许抱着如何做企业的观众会有点扫兴,但他愿望,自己分享的这些人生经历,能给予后来者一些启发。

  20xx年1月10日,离农历春节还有21天,位于北京CBD的银泰核心柏悦酒店,正在举办一场据说是中国企业家都幻想参加的聚首---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年会。这场年会在坊间被称为“商界春晚”,因其凑集了200多位中国最著名的中国企业家,经济学家,外交家和名人明星,从未对外公开。

  9年前,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成破,柳传志是重要发动人之一。只管这个年会不被公然报道,但仍有知情媒体称,柳传志是该俱乐部的“领航人物”,他乐于分享管理企业的教训,断定宏观政策亦很透辟老道,对中国企业家影响至深。柳传志在这里的位置,就像机长之于飞翔。

  向来喜欢在商言商的柳传志,在这场年会上,显明开释信号,看好中国当前经济大环境。不过近年来,手机的利用,挪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后辈们地疾速突起,柳传志说自己经常能清楚地觉得有滚滚后浪一直袭来。

  前未几,一直繁忙的柳传志终于迎来一个难得的安闲周末,接收邀请,陪妻子到友人家的别墅放松休憩。因为长期失眠,十年前柳传志开始打高尔夫,原来也就是锻炼娱乐,但打着打着,柳传志还是较真了,他较真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他说打了这么多年,自己姿态始终是错的,而他面对过错,只有一种抉择,那就是,改。

  战胜对手并不该是快乐的独一起源,但柳传志还是否认,目前他还不能像其余人那样,从纯洁的锤炼娱乐中得到快活,他之所以对高尔夫坚持着久长的兴致,仍是由于找到了战场,找到了胜负,他爱好跟本人较劲。

  除了高尔夫,柳传志还会坚持天天两小时锻炼。他说不是吹,以他当初的柔韧性,别说同龄人了,很多年青人都未必是对手。

  那天我跟王石在清华的时候,那天一愉快,就说王石,我能做的事你兴许未必能做,王石说不可能,后来我就做了一个,我站着,然后两个手,就手根可以着地这么个动作,他吓了一跳。没想到,说你也能做这个。

  柳传志:我感到这锻炼,假如你每天,我坚持按这个货色做了,你会认为你是每天在向上,你是在有寻求,你每天稀里糊涂那么过,那你会觉得你真的就是顺流而下,你这有点像我就是要往上迎着走,会给你这么一个感到。

  柳传志说,40岁开始创业的时候,基本不敢想象能走到今天,事实上推进他前行的能源特殊简略,就跟父亲一样,就是想做点事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天上给块云彩,他就要下雨。至于其他的,他真没有兴趣。

  励志传奇故事:林书豪的传奇励志故事

  这是一个比《一球成名》更励志的故事。高中毕业时,没有一所篮球名校愿意收留他,林书豪只能去哈佛读书。作为队长,他带领哈佛大学篮球队历史上首度跻身全美大学生联赛,并成为该校1954年后进入NBA的第一人。不过,这不是故事的结局。在选秀大会上落选后被勇士队廉价签下,5次被下放到发展联盟并召回,从勇士到火箭再到尼克斯,林书豪随时面临被裁减。而现在,在麦迪逊广场花园,所有人都在为一个黄皮肤的球员高喊“MVP”。

  “MVP”的喊声回荡在麦迪逊花园球馆,着便装的尼克斯球队主帅德安东尼起立为林书豪鼓掌。“LegendInNewyork!”(纽约传奇)有球迷玩起了藏头诗的游戏,标语中第一个字母拼成了LIN字样。两个“假林书豪”伸开双臂,向球场内的真林书豪鞠躬,顶礼膜拜。他们均是美国人,面具的原型正是林书豪。这个华裔青年的球衣赛前刚刚在球队商店中开卖,已经成为畅销品。

  20xx年2月11日,在两大王牌斯塔德迈尔和卡梅隆·安东尼都无法出战的情况下,尼克斯队结束了对湖人队的9连败和5年多不胜的尴尬记录。此役对阵科比,林书豪砍下职业生涯最高的38分7次助攻,让科比的34分10个篮板相形见绌。“他所做的一切让人惊讶,他几乎回应了所有质疑。他是否能够命中远投?关键时刻,他是否能够扣动扳机?(尾声阶段)他命中了两个三分,为我们打开了胜利之门。”德安东尼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

  上个月底,《纽约时报》写道:“为了可以争取肯扬·马丁,尼克斯很有可能裁掉后卫林书豪,林书豪持有的是一份非保障合同。不过在上一场比赛中,林书豪打了20多分钟,得到了9分和6个篮板,看上去挺有攻击性的。”

  《纽约时报》的文章很有预见性,很快,林书豪就让纽约、让整个联盟看到自己的攻击性。在和犹他爵士队的比赛中,林书豪得到了创生涯纪录的单场28分,帮助尼克斯队取胜。之前和新泽西网队的比赛中,他也得到了25分,同样成为尼克斯队取胜的首要功臣。

  20xx年12月27日,纽约尼克斯认领了处于遣散状态的林书豪。之前,林书豪效力于金州勇士,经历5次下放到发展联盟雷诺大角羊队并召回,最后被放弃。由于尼克斯队只是在遣散名单上认领球员,所以直接继承了之前被买断的老合同。ESPN透露,林书豪在20xx年的年薪为762195美元,这对林书豪来说比较重要。林书豪之前一直住在哥哥家,或者寄居在队友兰德里·菲尔兹的沙发上,现在他可以在纽约安家了。

  在尼克斯队获得出场机会前,林书豪被称为“饮水机管理员”,意为替补的替补,坐在板凳席最后面靠近饮水机的位置上。作为一名落选新秀,上赛季他在金州勇士队的出场机会寥寥,本赛季加盟火箭队没几天,又被宣布裁掉,辗转到尼克斯队,才一个半月。

  一个正式比赛常常连球都摸不到的人,突然被委以重任,要摆脱冰冷的手感,并非易事。言及林书豪的爆发,科比说:“我想这一切一定来自坚持不懈和拼命工作。对于任何地方的孩子而言,他都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虽然在勇士队出场机会寥寥,但在20xx年12月22日勇士队主场迎战火箭的比赛中,林书豪曾得到过十几分钟时间,对位布鲁克斯不落下风,并贡献出一个精彩的大帽。赛后谈到林书豪的时候,勇士队主教练斯马特曾表示:“我本来是没计划用林书豪的,但是当我回顾板凳的时候觉得,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他每天都主动和教练沟通,每天都很早来到体育馆。我实在不能忽视这些,我需要给那些努力的人机会。是的,他在场上还是生疏,还会犯错误,但是他非常刻苦,你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总是在努力地防守。”

  这个时期的林书豪依然有明显的弱点。“他经常会在快攻中错失上篮,我也知道他习惯在中场发生失误。他一直在寻找自己。”来自台湾的著名篮球评论员朱彦硕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当时勇士队有两个出赛时间很长的后卫,每次上场时间将近40分钟,林书豪就显得可有可无了,所以后来被放入NBDL发展联盟。”

  但是朱彦硕始终看好这位老乡:“他性格开朗乐观,不会因每天练球觉得枯燥,也不会因一直坐板凳而自暴自弃。另外,他生活自律,烟酒不沾。”20xx年夏天NBA停摆期间,林书豪跟随家人回内地祭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带一只斯伯丁篮球,这是NBA比赛的专业用球。在他帮助东莞队打亚俱杯期间,每天都抽一点时间自己练球,他说,“我需要保持对NBA的感觉”,因为国际篮联的比赛用的不是这种篮球。

  朱彦硕说,他会细致到吃鸡肉把鸡皮全部撕掉,“任何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我都不会碰”。他会坚持即便在参加活动期间,每天也要训练3次,每次1小时,这对于一名暂时看不到未来的NBA底层球员而言,实属不易。

  “对林书豪来说,来到纽约就是他的机会。只要在纽约红一场,比在其他地方红三场更瞩目。”朱彦硕说,“但是机会第一。”

  不可思议先生

  林书豪是从父亲林杰明那里开始接触篮球的。这是美国的一个典型的亚裔中产阶级家庭:林书豪的父母身高都在1.68米左右,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从台湾移民到美国,他们都是普渡大学的学生,父亲主修计算机工程专业,母亲的专业则是计算机科学。两人从未参与过任何有组织的篮球赛,但他们会看NBA比赛。林杰明在70年代移民美国前,从不放过台湾电视节目中任何有关NBA的比赛片段。人在美国,他就开始研究拉里·伯德和贾巴尔,以及上世纪80年代洛杉矶湖人队与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之间的经典比赛。“我无法解释我爱篮球的理由。”身为电脑工程师的林杰明说,“我就是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励志   励志故事   曼德拉   联想集团   南非   长寿   传奇   故事   纽约   年会   中国   监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