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成功需要改变

  一个十分普通的青年,在北京三里屯市场卖菜。虽然每个月都靠在自己的辛勤劳作下,挣一些养家钱,但他想,这样下去,我就是干一辈子也还是个卖菜的,我的钱也无法让家人过上好生活。

  于是,青年就时常想着改变一下做生意的思路。一天,青年发现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正认真地挑选一些看上去“精致小巧”的菜品,他很奇怪:“中国人都喜欢挑选大个头的菜品,而老外为什么偏偏挑选小的呢?”青年十分不解地跟外国人聊了起来。聊过之后才知道,原来东西方饮食观念不同,外国人认为小巧的菜品不仅漂亮,而且营养价值高。

  发现了这个“秘密”后,青年开始转变了进货的方式,他每次进菜都挑同行不喜欢进的小巧菜品。由于他的菜品紧紧抓住了外国客人的喜好,加上三里屯老外很多,他的生意很快就红火起来。

  生意做好了以后,青年并不满足现状,他趁势跟一些蔬菜批发市场的供货商签订了合同:凡是小菜品都归他所有。就这样,青年在菜市场里做起了“垄断”生意。他的菜品“特色”慢慢地在老外中有了一定的名气。而后,青年用攒下来的钱在市场里租了一个店面,还取了个洋名字“lou’s shop”。随着名气的增大,青年又觉得认为有外国人的地方就应该有“lou’s shop”。几年以后,青年前后在北京市区开了11家连锁店。为了保证最优质的货源,他还在京郊的大兴县买了一块地,建立了自己的蔬菜基地。

  这个青年就是“中国卖菜工的第一人”——卢旭东。卢旭东创业成功后,还收到了美国农业部的邀请,有机会远赴美国进行半个月的实地考察,并学习了美国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励志感悟:

  “作为一个未来的总裁,应该具有激发和识别创新思想的才能。”卢旭东从一个普通的卖菜工变成了一个拥有了自己蔬菜基地的销售专家,他的成功只是缘于最初改变的那一点点。有时,成功就只需要改变一点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励志   励志故事   兴县   农业部   美国   名气   小巧   老外   外国人   生意   青年   蔬菜基地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