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名句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有愧之人,则有善法; 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为本。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静心是洞察到所有目标都是假的,静心是了解到欲望无法引导你到任何地方,了解到这一点。

  ——奥修《般若心经》

  唯有当你能够免于你自己,你才能够自由,没有其它的自由。自由意味着没有自己,而不是自己的自由。

  ——奥修《般若心经》

  记住,唯有当你学会如何独处,你才能够去关联,在这之前是绝不可能的。唯有两个个人才能够关联,唯有两个自由才能够接近。

  ——奥修《般若心经》

  自由意味着你无法依靠任何东西,你只能依靠你自己?自由意味着所有的支撑都被拿开了,所有的支持都消失了,自由基本上意味着空无。

  ——奥修《般若心经》

  你非常害怕空,而唯有空,神才会经过。让我帮助你变成空,然后那个天国的微笑就会出现——它来自空。当你里面是空的,你将会全身都有微笑。

  ——奥修《般若心经》

  如果你真的有意识,那么就有洞察力,而没有思考,那么你就由洞察力来行动。当你看到一件真实的东西,那个看就会变成你的行动。

  ——奥修《般若心经》

  唯有当你已经知道你自己,你才能够走到其它任何地方,那么不管你走到哪里,你都会带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喜乐、一种安和、一种宁静或一种庆祝在你的周围。

  ——奥修《般若心经》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明心见性,直指本心

  《六祖坛经》

  圣道幽通,言诠之所不逮;法身空寂,见闻之所不及。即文字语言,徒劳设施也。

  《六祖坛经》

  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六祖坛经》

  人于浮世,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无量寿经》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

  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

  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无量寿经》

  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无量寿经》

  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无量寿经》

  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无量寿经》

  天道施张,自然纠举,茕茕忪忪,当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无量寿经》

  人在爱欲中,独来独往,独生独灭,自得喜乐,无有旁代。

  《无量寿经》

  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无量寿经》

  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暗,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无量寿经》

  改往修一,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愿辄得。

  《无量寿经》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佛陀《四十二章经》

  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朽,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陀《四十二章经》

  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佛陀《四十二章经》

  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陀《四十二章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励志   人生感悟   慧能   遗教   爱欲   苦乐   独来独往   佛陀   闭塞   佛经   名句   心经   知足   自由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