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简介

  翁同龢

  (1830 1904)  晚清重臣。字声甫,号叔平、瓶笙,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1856年(咸丰六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官署刑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光绪帝师傅。光绪帝“每事必问同龢,眷倚尤重”。前后充乡试考官、会试总裁等,参与主持科举考试达四十年。江浙名士如文廷式、沈曾植、张謇等多出其门下。继前清流李鸿藻之后逐步成为后清流的领袖人物。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他极力主战。次年,马关议和,反对割地,力争修改约稿。《马关条约》签订后,因愤于割地求和,遂“有变法之心”。且以慈禧太后名为归政,实事事掣肘,欲辅佐光绪帝筹谋新政。北京强学会成立,曾予支持。但反对维新派提倡的民权平等学说。1898年初,参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对康有为的问话,随即向光绪帝密荐康才堪大用。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维新。翁同龢为慈禧太后及后党所忌恨,15日即被开缺回籍。同年12月,又被“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他居家惧祸,所存疏稿,焚毁强半,日记亦有删改。困顿七载,于1904年病卒。1909年(宣统元年)诏复原官,追谥“文恭”。著作有《瓶庐诗稿》(另词一卷)、《翁文恭公日记》、《翁文恭公军机处日记》。具书法纵横跌宕,为世所重,有手札、墨迹等多种影印或石印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名人简介   清朝名人   翰林院   马关   宣统   甲午战争   光绪   刑部   户部   侍郎   清流   简介   日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