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出 师 表
【教师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句意,正确处理语言停顿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了解表的特点,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竞猜的形式导入   
教师出示以下诗句让学生竞猜一位三国时期的历史名人。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简介“表”这种文体,了解背景。
二、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1、自由读课文,朗读过程中注意字词的读音和断句。如有不理解的方做上记号,先在小组内解决,然后交到班集体讨论解决
断句难点: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民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④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易读错字:忠谏(   )  费袆(   )   阙漏(   )  
攘除(   )  陟罚(   )   臧否(   )
不易理解字词: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是以先帝简拔  优劣得所  
以彰其咎  不以臣卑鄙  庶竭驽钝
2、指明学生读课文、师生点评。
三、整体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
①诸葛亮给后主提了几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条?
②题目是“出师表”为何写“出师”的内容只占一小部分?
2、学生读各部分内容(边读边分析)
四、自主探究
学生再次读课文,发现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解答。
疑难:①诸葛亮为何要出师北伐?
②诸葛亮为何多次提到先帝?
③本文写法上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五、品味语言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诵、品味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六、课后拓展
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评价诸葛亮。
七、自主测评
1、解释带点字
论其刑赏(   )      平明之理(   )         悉以咨之(   )
性行淑均(   )      不以臣卑鄙(   )       庶竭驽钝(   )
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盲,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已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摒斥奸邪,以厚风俗。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选自《三国演义》
1、文段第一段中诸葛亮向刘禅提了几点建议?
2、结合本表谈谈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教案   语文   初中语文   九年级语文   先帝   小池   驽钝   作奸犯科   出师表   陛下   衣食   写法   课文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