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性美术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通过倾听老师们对当前美术活动的一些困惑与感想,我们美术学科组成员们经过讨论,制订了学科组研究的方向——《游戏性美术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爱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天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谈到幼儿心理时,将幼儿的心理特点归纳为七点,其中第一点便是“孩子好游戏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工作,在游戏中身心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
第二次活动——理论的提升:
    我们学习了《游戏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理论文章,分析从3岁~6岁幼儿思维特点出发,在美术活动中运用有趣的游戏情节能够使美术活动变得更有意义,它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推动幼儿思考,促进幼儿更大胆、自由的创作,同时游戏活动的融入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化、教学趣味化,这对提高幼儿美术学习的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次活动——实践中摸索:
    学科组老师每人精心撰写一篇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然后进行试讲,最后选出张老师的《堆雪人》作为美术学科组公开教学研讨。老师们从教材分析、材料选择、教具使用以及难点如何进行突破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试教活动,因张老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接触的都是托班孩子,且从未接
    触过大班教学,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整堂课老师说教多,教学环节讲解模糊,语言口头禅多。活动后老师们都提出疑问,到底这个活动还要不要上,这个活动的教育价值在哪里?老师指导中的策略如何提高等问题?我们又一次进行集中讨论,一起修改教案,之后又请了林老师、盛老师和我三位老师一起听张老师进行试讲。试讲中发现张老师对环节把握清楚了,提问设计更加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教案   幼儿教育   幼儿园工作总结   游戏性   美术   教具   创意   学科   幼儿   理论   教学策略   老师   孩子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