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的典故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本末倒置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本末倒置的典故:

  战国时,有一次齐国的国王派使臣去访问赵国。使臣到了赵国,把齐王的信交给了赵威王,赵威王连看都没看,就亲切地问使臣:齐国怎么样?今年收成好吗?老百姓生活得好吗?齐王的身体好吗?使臣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对赵威王说:齐王派我来访问赵国,可您连信都不看,而是先问收成、百姓,最后才问国王,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赵威王笑着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粮食是最重要的,还有,如果没有百姓,哪有什么国王啊!所以我这样问,根本没有本末倒置。本末:树根和树梢,比喻事物的根本和细枝末节;置:放置。这个成语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的关系搞颠倒了。

  本末倒置的典故造句:

  1) 做任何工作,都有个轻重缓急,且不可本末倒置,不分主次。

  2) 做事如果本末倒置,我们将得不偿失。

  3) 看问题如果只强调那些非本质的东西,就会本末倒置。

  4) 这种混淆视听,本末倒置的做法是十分恶劣的。

  5) 为了赚钱而牺牲身体健康,真是本末倒置。

  6) 不先去训练人员,却要求先添购设备,岂不是本末倒置!

  7) 我尝试想说的是:许多运动员本末倒置。

  8) 千万不要将今天的工作留到明天,否则你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了。

  9) 如此对于财政的聚焦使事情本末倒置。

  10) 这种不重视问题癥结,却只在细微末处大作文章,就是本末倒置。

  11) 事情有个先后顺序,我们做事也得遵循这个规律,不能本末倒置,把事做砸了。

  12) 许多人为了赚钱而搞坏身体,真可谓剖腹藏珠,本末倒置啊!

  13) 分解因式若不先记公式,就一味去作习题,岂非本末倒置!

  14) 老刘行事有些本末倒置,该严格的他马马虎虎,可随意的他又吹毛求疵。

  15) 你因为本末倒置才出了麻烦!

  16) 反资本主义者其实是本末倒置了。

  17) 他这种做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怎能有效率呢?

  18) 但是世界银行似乎将事情本末倒置了。

  19) 处理事情如果本末倒置,一定越弄越糟。

  20) 教育孩子就得从基本伦理教起,光讲究外表,就是本末倒置。

  21) 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并不让人意外。

  22) 将工作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价值,至少是一种本末倒置,倒因为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教案   汉语知识   典故   本末倒置   使臣   齐国   主次   树根   收成   比喻   国王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