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药方》教学反思

《生命的药方》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歌颂真挚友情,咏叹人间真情的文章。文中的德诺是不幸的,因为他在输血时染上了艾滋病,谁也不知道他能活多久,周围的人一个个远离他,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至始至终都有好友艾迪与他为伴。艾迪对德诺的这段超越生死的友情,是本文的亮点。因此,我把感悟这段友情,体会友谊的伟大力量作为重点,从而,领悟“生命的药方”的内涵。
1、突现矛盾,体会人物心理。
从德诺的角度出发,体会当时他的处境:孤独、寂寞、无助、绝望……让学生设身处地为他想想,他当时最需要什么?友情、帮助、温暖……学生对主人公的处境有了深切的体会,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为下文的感悟作铺垫。
2、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形象。
“面对可怕的病魔,面对家人的反对,艾迪是怎么做的?”划找令人感动的语句。通过划找、体会、朗读、深刻地感受到艾迪对朋友不离不弃、真诚感人的情谊。特别是朗读,我极力通过深情的个别读、引读、齐读等形式,体悟课文蕴涵的深情。
3、走进人物内心,升华情感。
课文以“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那只球鞋。”结尾。课文意犹未尽,留有空白。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躺在地下的德诺轻飘飘地站了起来,面带微笑手里挥动着球鞋,嘴里正说着什么,渐渐地,渐渐地飘向了天际”。然后以这个画面为背景引导学生写话,“你听见德诺在说些什么?”课文学到这里,学生的情感已经积累到了需要释放的程度,这时候把握时机进行写话,走出文本,积累语言,训练语言能力,同时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落实了训练,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之一——写,引发教学高潮。
4、体会内涵,水到渠成。
有了前面理解、感悟的铺垫,了解课题“生命的药方指什么”就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5、不足之处,急待改进。
这堂课,我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如学生在交流有关爱滋病资料时,所花时间较多,以至于写话部分时间仓促,只交流了个别学生,涉及面不广。

《生命的药方》教学反思
教材简析:
    《生命的药方》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选学课文。第一次拿到文本,细细地阅读,我已被深深地感动。它讲述了14岁的艾迪救治、陪伴,因输血而感染上艾滋病的10岁男孩德诺的故事,表现了两个小伙伴之间,纯真、善良的友谊。正是有了朋友之间的关爱与生命的呵护,才给了生活在无助、孤独世界里的德诺送去了快乐与内心的安慰。身体的疾病可以用药物来治愈,而心灵的痛苦与孤独,只有靠生命与生命的陪伴与呵护,才能治愈。通过学文,感受艾迪与德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理解课题的含义,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设计理念: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力求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以“情”为基础,以“读、悟”为训练主线,以“质疑”为切入口,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
2.坚持以读为本的语文教学,以读激qing,以读求悟,以读促写。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朗读,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生命的药方》这篇课文是朗读的好材料,出示句子感受读、理解句子后的有感情读,教师范读、引读等,都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想读、会读、乐读的情境与平台。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本课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学文,感受艾迪与德诺之间深厚的友谊,并体会到伟大、无私的友情带给他人的力量。
课堂环节及反思:
一、延续前文,积淀语言
《生命的药方》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选学课文。在本册课文的第五单元中学生已经学过四篇以“生命”为主题的文章。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课前的“日积月累”活动中安排了既和前文学习有关的,又跟后文学习有联系的一项活动。我让学生在前文学习中对生命的感悟和积累进行交流,学生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同时,又积淀了语言。
二、抓住题目,诠释友情。
首先我抓住课题——《生命的药方》,让学生品读课题,品味课题的涵义,用课题这根“发”而动全文这个“身”。通过同学们自己对“生命的药方”的个性化理解和德诺妈妈对“生命的药方”的诠释,让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生命的药方”。并以德诺妈妈的话为突破口,更深层地理解一个“爱滋病患儿”的孤独与无助,理解艾迪的真挚友情对一个生命的伟大力量。
三、走进文本,感悟友情
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冲的任务。阅读教学就是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引领学生紧扣文本,真切感受不离不弃的纯真友爱对抚慰孤独内心的重要。动情的朗读是打开学生情感之门的钥匙。在理解德诺的孤独时,我主要采用抓重点词语细细品味的方法,如:“伙伴们全都躲着他”,“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等等。
在补充的艾滋病资料中体会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和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艾滋病患者不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还要承受对死亡的恐惧和内心无比的孤独。在理解艾迪对德诺的友情时,我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走近文本:只有艾迪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给他熬药,陪他寻找医生,为了驱除德诺内心的恐惧和孤独,艾迪送鞋给德诺,陪他玩装死的游戏。正因为有了艾迪的相伴,德诺的死没有任何痛苦和恐惧。在交流的过程中加以点拨,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小结时多采用师生配合读来帮助学生感悟内化。
正因为有了艾迪的相伴,德诺的死没有任何痛苦和恐惧。为此德诺的妈妈感动万分。我采用妈妈的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个激动的表情、一个深情的动作、一句真切的话语的方式,引领学生再次走进德诺妈妈的内心,引领学生深切体会友情对抚慰心灵的重要。
四、音乐渲染,升华情感
在一次又一次对两位挚友的友情的感动中,德诺消失了,长眠于长满青草的地下。在悲痛的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学生们的情感伐门又一次汹涌起来。在此,我设计了一次“换位说话”,让学生替德诺对艾迪说一些感激的话,既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又使学生对友情的认识得到了提升。
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如果在课堂中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就会把语文套空。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严峻的问题。在课后的拓展延伸中我安排了一项语言文字训练:鼓励学生把对友情的感悟和生命的思考化成一句句简短的话语,在凄美的背景音乐中,汩汩地流淌出一首关于友情的小诗,使学生再次感受到友情虽然无法驱逐死亡,但足以使生命坚强。这些都是学生对友情、对生命的深切感悟,这是语言文字训练的一种方式,这里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了进一步交融。
在本节课上我觉得学生的表现还是非常精彩的,或许是自己性格的原因,我觉得在“以情激qing”方面我做的还很不够。我应该在课堂中投入更多的激qing,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其实,我们做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先深入体验文本情感,达到“入境动情”;要善于将文本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做到“真情演绎”;在教学语言上要发挥“以情激qing”的美学效应,从而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只要我们悉心探求,就一定能点燃学生的情感,擦亮学生智慧的火花,教改之路会越走越宽,这是我们的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教案   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   药方   前文   生命   课文   文本   孤独   友情   语言   情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