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重建研讨课----《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整体感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2、 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 学习本文由写实到写意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本文既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又用更多的笔墨写意。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对课文的见解即教学的重点。   

教学方法:   

1、 多媒体助学       2、诵读导学   

教学步骤:   

一、 导语设计:  

一边播放音乐《黄土高坡》一边放映黄土高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高原贫瘠的环境,接着伴随着柔美的音乐放映江南水乡的图片给学生欣赏,然后请同学来说说不同之处。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今天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动描摹,跟着安塞腰鼓的节奏,体会它的气势,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   

二、 研习课文:   

(一)根据板书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1、看表演片断,感受安塞腰鼓那气势。(配乐、配画面)。  

2、作者简介。  

刘成章:  

        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3、生字词掌握。  

亢奋(        )晦暗(          )羁绊(          )  

烧灼(        )冗杂(          )蓦然(          )  

震撼(       )磅礴(           )  

戛然而止(          )   

4、读美文:  

文章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用“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的形式,对安塞腰鼓的特点进行概述。  

  示例:好一个黄土高原上的 安塞腰鼓  

(学生读出气势)  

ƒ听录音朗读全文。  

(二)品美韵  

1、过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为了表现生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雄浑粗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和谐。我们重点品读其中一个片断,感受作者是怎样造成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排山倒海的气势,来与所要歌颂的生命的力量相辅相承的。

2、四人一小组讨论:  

寻找课文中的美点。  

试用         美,你看(听)……的句式说出来.并且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例:  

      蓄势待发的后生美,读:“你看,他们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学生找句子读,从读中进行品味文章。  

(1)请同学朗读本文段的排比句,要求读准重音,读出节奏、气势。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增强气势)   

(2)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节奏感强,渲染动感形象)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   

(3)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 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层层推进,一气呵成)   

(4)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安塞腰鼓不仅带给我们视觉形象上的刺激,更带来思想情感上的震撼。看来艺术欣赏不仅要察其形,更要重其意。我们再来探究一下作者是如何将写形与写意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侧面展示安塞腰鼓的美的。   

    如骤雨,如旋风,如乱蛙,如火花,如斗虎——这是安塞腰鼓的“形”;              

    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这是安塞腰鼓的“意”;   

    “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联想和想象是联结“形”与“意”的纽带。   

(三)寻美源  

1、我们从安塞腰鼓声中听到了什么?  

教师明确:  

    西北高原的安塞腰鼓所敲响的不仅仅是生命的乐章,更是民族百  

折不挠精神的强音。  

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教师明确:  

民族艺术、生命力量、黄土高原、民族精神  

三、 拓展延伸  

伴随着音乐《新青年制造》播放一组民间传统艺术品的图片。  

活动:露一手  

多才多艺的中学生们,请你来展示下学到的传统绝活吧!  

四、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流传家乡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民间艺术以及活动的有关资料,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篇随笔,字数300字左右。  

五、板书设计  

( 静 )安静的腰鼓   

( 动 )火爆的腰鼓   

( 静 )寂静的腰鼓   

如骤雨、如旋风、如乱蛙、如火花、如斗虎      (写实)        

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     (联想和想像)

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          (写意)  

六、课后反思  

在准备这堂课的过程中,每一次诵读文本,每一次听朗诵录音,每一次观看视频、图片,我都被安塞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搏击的生存状态深深折服。我确定,这些文字打动了我,而这些声光画面同样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想,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对黄土高原、安塞腰鼓存在认知距离,若是给予前期渲染,调动他们的认知情绪,那品味文字一定会更细致,更到位。  

基于这样的思索,我准备在课堂上给他们听陕北民歌,感知黄土高原的风格;看腰鼓表演片断,感受安塞腰鼓火烈壮阔的气势;听课文朗诵录音,品味文字的同时,渲染赞叹安塞腰鼓的情绪。从上课后反馈的情况看,这些教学手段的确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下课后,学生一致要求再放一遍视频,再听一遍录音,再唱一次歌曲。对黄土高原及其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安塞腰鼓所折射出的不屈不挠、强盛搏击的精神表示了强烈的认同。  

然而,教学中,由于如何对教学素材进行取舍的问题没有处理好,课堂上还是留下了些许遗憾――前松后紧,朗读品味不充分!  

其实,这堂课的重点应该是在朗读文本,品味语言上。由于课前渲染铺垫时间过长(约15分钟),在重点环节的处理上,只能匆匆而就。我想,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压缩删除导入材料。  

有时候,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就舍不得,“舍得”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技巧。不要说导入的素材可以“舍得”,即使是课文内容,如果对完成教学目标意义不大,又未尝不可以“舍得”呢?  

“舍得”是一种策略,一种教学意识,更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敢于舍,巧妙地舍,才会重点突出,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以上反思是本人在自己学校试教后写的一点体会,期待各位老师的指导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教案   语文   初中语文   八年级语文   安塞   腰鼓   黄土高原   闭塞   羁绊   课后   课堂教学   课文   气势   力量   模式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