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死谁手的成语故事典故|字词解析|造句

  鹿死谁手的典故:

  东晋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五个强盛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国家,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被称为“五胡十六国”。十六国的国主各有一番经历,都不是轻轻松松就开创了基业。其中经历最为奇特的,当数后赵国主石勒。

  石勒身体强壮,胆子很大,从小就对骑马射箭感兴趣。他属于少数民族,在二十多岁时就被晋朝官吏掠卖到山东当了奴隶。后来,他与汲桑等人起来造反,聚集了一伙人。汲桑死后,石勒带领手下人投奔了匈奴人刘渊。刘渊认为石勒才能出众,就封他为将军。

  石勒重用汉族官僚张宾,请他为自己出谋划策,结果终于形成割据一方的力量。公元320xx年,他自立为赵王,他所掌握的政权被后人称为后赵。公元320xx年,石勒消灭前赵,占领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与东晋、成汉三足鼎立,互争天下。

  一天,外国使臣来到后赵朝贺,石勒设宴欢迎。在宴会上,石勒想到自己创下这么大的基业,连外国也承认,非常高兴,于是乘着酒兴向大臣徐光问道:“我的功劳与历史上哪个君王能够相提并论?”

  徐光是臣子,就趁机恭维他,说道:“陛下有智有勇,君王中的汉高祖、人臣中的曹操都比不上您。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轩辕黄帝第二吧!”

  石勒明知这是夸大之词,就笑笑说道:“你的话太夸张了。一个人要紧的是有自知之明。我如果遇到汉高祖刘邦,一定不会和他作对,而是心甘情愿地做他的部下,为他效力,和韩信、彭越一样建立功勋。我如果遇到汉光武帝刘秀,则会与他争个高低,看看谁的本事强,可就不知道鹿死谁手,天下被哪个得到了。”

  后赵的臣子听到石勒的这番话,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的君主既不自傲,又有远大的志向。

  鹿死谁手的汉语词典解释:

  以追逐野鹿喻争夺政权,意谓天下当为何人所得。后亦比喻胜负谁属。

   《晋书•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摺:「目今秦失其鹿,天下逐之,不知久后鹿死谁手。」

   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牡丹》:「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牛金星用右手中指蘸酒,在桌上写了‘大明必亡’四个字,随即望望医生,悄声说:‘但不知鹿死谁手耳。’」

  鹿死谁手的近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决一雌雄、明争暗斗、龙争虎斗、逐鹿中原

  反义词:和平共处、和衷共济

  用鹿死谁手造句:

  一、比赛还未进行,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

  二、这次乒乓球赛,能手很多,鹿死谁手,尚不可知。

  三、双方势均力敌,究竟鹿死谁手,目前还很难估计。

  四、这次乒乓球赛,能手很多,不知鹿死谁手。

  五、不管有多少人竞争,也不管最终鹿死谁手,我们都要尽力争取到代理权。

  六、中国女排和苏联女排今天比赛,两强相遇,鹿死谁手,真难以预料了。

  七、这两人棋力相当,究竟鹿死谁手,现在还很难说。

  八、这场比赛竞争激烈,究竟鹿死谁手,要到最后才能分晓。

  九、显示器价格的持续下跌,到底主流性价比鹿死谁手?

  十、然而,离投票选举还有一周的时间,很难说鹿死谁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教案   汉语知识   典故   鹿死谁手   后赵   乒乓球赛   汉高祖   反义词   臣子   东晋   雌雄   能手   成语故事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