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全案

记念刘和珍君
从容说课
    本文是鲁迅的经典名篇,也是为“三一八”惨案所写的几篇纪念性文章之一。文中情感悲愤交集,语言犀利,爱憎分明,是纪念性散文的典范之作。但由于年代较远,学生理解较为困难,而以往教学往往过于强调政治性,因而给学生欣赏此文带来障碍。其实本文也是一篇较特殊的写人记事文章,如果能从“人”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去体悟革命烈士的品格魅力,去批判反动派的卑鄙下劣,那么学生的收益将会大大超过政治性的分析所得到的。因此,本文的教学按照“品人品文”的角度,带领学生在善与恶的对比中,在作者深沉的情感中去获得启迪,提升自我。
    本文将采取讲解式、探讨式、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拟定三课时。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背景,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人物归类。了解第一类人——革命者的事迹及作者的态度和评价。
    第二课时:了解第二、三类人(即反动派、庸人)的所作所为及作者的态度、评价。
    第三课时:分析一、二部分,把握写作目的与缘由,揣摩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作者对革命青年的爱戴和赞颂,对反动派的控诉和揭露。
    教学难点  时代背景的把握,疑难句子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三一八”惨案及刘和珍等烈士的事迹,牢记革命先烈对社会的贡献。
2.理解关键句子,深入领会作者“悲愤交加”的深沉情感。
3.掌握反语、比喻等修辞方法。
4.合作探究,透过语言挖掘深沉含义。
5.分析揣摩,理解疑难句子。
6.领略革命烈士身上的崇高品格,理解鲁迅先生的“斗士精神”,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提升人生境界。
7.理解作者对文中三类人的态度及评价,感受作者深沉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营造气氛
    师  同学们,鲁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你们知道哪些呢?
    生  (齐声)闰土、孔乙己、长妈妈、双喜。
    师  大家的记性不错啊,那么,鲁迅先生对他笔下的人物是一种什么态度呢?请大家用两分钟讨论一下。
    师  好,同学们讨论得很积极、热烈。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吧。
    生  老师,我觉得鲁迅先生对他笔下的人物有敬爱,如《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的长妈妈、《社戏》中的双喜;有同情,如《故乡》中的闰土、《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生  老师,我觉得鲁迅先生对孔乙己还有批判的成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师  很好,我们来看看他对《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人物又是什么样的态度。请大家阅读注释一及课文,了解课文所写事件、背景及相关人物。
推进新课
    师  好,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件?
    生  (齐声)1926年发生的“三一八”惨案。
    师  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生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
    师  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人呢?大家讨论归纳一下。
    生  写了刘和珍、杨德群、程君、张静淑、杨荫榆、我。
    生  还写了段祺瑞、庸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
    生  还有学者文人、真的猛士。
    师  很好,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现在我们来把上述人分分类,应该怎么分呢?
    生  老师,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类:爱国者、反动派、麻木的民众。
    师  非常好,这位同学真是“爱憎分明”哪。(学生笑)那么,应该怎么归类呢?
    生  老师,我来归纳。
    爱国者:猛士、苟活者(“我”)等。
    反动派:段琪瑞政府、所谓的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等。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师  好,现在我们就以刘和珍为代表来分析第一类人。先通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她的什么事迹,并从中把握她的为人,注意阅读时不光要用眼,还要动手作好旁批。
    师  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讲述烈士刘和珍的事迹?
    生  文章中记叙刘和珍事迹主要在一、三、五段,记了三件事,虽然写得简略,但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一件事是“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周刊。
    第二件事是参加女师大学潮斗争,“不为势利所屈”,对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第三件事是“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
创设情景,品读人物
    师  从三件事中我们可看出刘和珍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评价时要从文中找到依据。
    生  是进步青年。她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销行寥落的《莽原》全年,从“毅然”的行为里我们可知她是热爱鲁迅作品的,对进步思想有着强烈的追求。
    生  还是位具有反抗精神的青年。在女师大学潮中,她不为势力所屈,同时对母校怀有深情,因为对学校的前途、对同学的未来深深地忧伤以至于“黯然泣下”。
    生  是位爱憎分明、勇敢无畏的爱国青年。她为国请愿是“欣然”前往,却遭残害。
    生  她很温和,爱笑。作者在第三、四部分反复提到“微笑”“和蔼”,这说明后文反动派所谓的“暴徒”是污蔑毁谤。
    师  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鲁迅笔下的刘和珍君是一位温和可爱、爱憎分明、勇于反抗恶势力的爱国的进步青年,但这样一位优秀青年竟然惨死在反动政府阴谋的枪口下。你们认为正处风华正茂的刘和珍这样死得值吗?
    生  当然死得其所。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孟子说“舍生取义”。刘和珍君是为了国家民族而牺牲的,是为义而死的。
    师  鲁迅先生是怎么认为的呢?
    生  他认为她的死是没多大价值的。在第六部分,作者说她的死只会成为“谈资”“流言的‘种子’”,他还用煤的形成来作比,“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说明徒手请愿成效甚微。
    师  能具体解释一下这句话吗?
    生  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师  解释很准确,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  老师,我觉得鲁迅否定的不是刘和珍君死的价值,他只是不主张采用徒手请愿这种斗争方式。
    师  何以见得?
    生  在第六部分第2段提到“血痕”“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也就是说她的死会激励活着的人继续去战斗。
    师  就这点意义吗?
    生  还有第七部分第2段更进一步地说明了她牺牲的意义。
    师  哪一句话最能体现这一点?
    生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师  这是单句还是复句?
    生  是单句。
    师  请找出主干。
    生  事实为明证。
    师  什么意思呢?
    生  就是说,刘和珍等人在“三一八”事件中的表现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尚未消失。
    师  在哪一部分讲到她们互相救助的事情呢?
    生  在第七部分详细记叙了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三位女子的遇难过程。
    师  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详细地描述她们的中弹过程呢?
    生  一方面要表现反动派的残酷,她们都是在毫无反抗的情况下中弹的;另一方面还表现了三位女子的勇敢和互助精神。
    师  这一部分哪句话最能体现鲁迅先生对她们的评价?
    生  “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师  在这句话中,有人认为“伟大”是反语,是讽刺反动当局的;有人则认为是赞颂“三个女子”的。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呢?
合作探究,深化课堂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发言】
    生  “伟大”是反语,是讽刺段祺瑞卫队对爱国青年的攒射的。这样理解才能和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协调一致,也才能照应“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的说法。
    生  “伟大”是赞颂三个女子的。因为这个句子说的显然是“三个女子”,而不是什么“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
    生  如果是歌颂三个女子的,怎么能说“惊心动魄”,又怎么能抹杀“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呢?
    生  “这几缕血痕”指的是反动当局制造的血案,而不是指三个女子的,不能说是三个女子抹杀了“伟绩”和“武功”。
    生  我认为他们的理解都有点片面死板,其实这句话既赞颂了三个女子的“伟大”,同时也揭露和讽刺了反动当局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并不矛盾。
    师  好,同学们,辩论很激烈,而且越辩越明。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辩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烈士们的事迹、牺牲的意义及鲁迅先生的评价,从中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他们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所作的贡献,不要忘记他们。
布置作业
    今天的作业就是继续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另外两类人的所作所为,并把握作者的情感。
板书设计
    爱国者:猛士、苟活者(“我”)等
    反动派:段琪瑞政府、所谓的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等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刘和珍等烈士的事迹及牺牲的意义,接下来我们来看反动派在这次事件中犯下了哪些罪行。
    生  充当日本的走狗,出卖国家利益。
    生  残酷虐杀爱国学生。
    生  散布流言污蔑爱国志士。
    师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推进新课
    生  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集团是一群卑鄙自私不知廉耻的人,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甚至用手中的屠刀残暴地砍向爱国群众。
    师  他们为杀人找了什么借口?
    生  段政府下令说他们是“暴徒”,所谓的学者文人则散布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师  鲁迅先生是怎么批驳的?
    生  鲁迅先生在第三部分通过自己与刘和珍的交往突出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既突出了反动派的残暴,又批驳了所谓“暴徒”的指责。
    生  在第五部分以“欣然前往”戳破了“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的无耻谎言。
    师  鲁迅先生对他们持什么态度?
    生  控诉。
    师  概括准确,现在就请同学们把最能体现这一态度的句子画出来。
    师  请同学们展示成果。
    生  第四部分:“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生  第四部分:“惨象,已使我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师  能解释一下这段话吗?
    生  “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呵”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师  解释得非常好,还有体现控诉的句子吗?
    生  第五部分:“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师  请分析一下这个句子。
    生  这里“伟绩”“武功”用了反语,讽刺了中外反动者的卑劣凶残。
    师  对,补充一点:“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屠戮妇婴的伟绩”“惩创学生的武功”这两件罪行“中国军人”“八国联军”都做了。好,面对这么残暴的统治者,鲁迅先生认为当时的中国的爱国民众应该怎么做呢?
    生  应该起来革命反抗。
    师  徒手请愿吗?
    生  不是,以革命斗争的形式去推翻反动统治者。
    师  很好。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被反动派的武力屠杀吓倒,而要勇敢地起来革命斗争,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
    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师  但作者怎么又说他们是哀痛者和幸福者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  “哀痛者”是“以……为哀痛”的意思。刘和珍等革命青年黑暗面前不逃避,屠杀面前不退缩,他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他们的“哀痛”超过常人。
    生  “幸福者”是“以……为幸福”的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师  很好。真的猛士是不会沉默的,那么在反动统治者罪恶的枪口与流言前保持沉默的是哪些人呢?
    生  麻木的民众,即文中的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师  他们做了什么事情呢?
    生  他们把烈士们的牺牲当作饭后的谈资。
    生  谈完之后就把烈士们的鲜血给忘了。
    师  那么鲁迅先生对这类人是什么态度呢?
    生  善意地讽刺并努力去唤醒他们。
布置作业
    很好,通过这两节课的分析,我们理清了本文所写的三类人的所作所为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那么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这个问题并完成课后练习一。
板书设计
    控诉——反动派
    唤醒——庸人
第三课时
推进新课
    师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从文章标题来看,作者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纪念刘和珍等烈士吗?
    生  不仅仅是这个目的,鲁迅先生还想通过本文去控诉反动派,唤醒麻木的民众。
    师  对,交代写作缘由的在哪个部分?
    生  在文章一、二部分。
    师  从哪儿写起的呢?
    生  是从追悼会上程君的“正告”写起的。
    师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从这里写起?程君的“正告”引出了作者对哪个问题的交代?
    生  引出对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和目的的交代。
    师  能说具体一点吗?
    生  鲁迅先生指出,因为刘和珍在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所以“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师  这句话中的“也”和“早”两个字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在程君“正告”之前,鲁迅先生就有写一点东西的打算了。
    师  那为什么鲁迅先生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呢?文章是从几方面说明“实在无话可说”的原因的?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生  鲁迅先生是从两个方面说明“无话可说”的原因的:一是反动军阀政府残杀四十多个爱国青年的暴行“使我艰于呼吸视听”,不能有言语;一是“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使我难以痛定,不能“长歌当哭”。鲁迅先生这样写,既揭露了反动军阀和走狗文人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
    师  很好。但文章在第二部分又两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分析一下,这两个“必要”是针对什么说的?意思是什么?
    生  前一个“必要”是针对“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说的,意思是有必要写文章唤醒人们,学习猛士,结束这似人非人的黑暗世界;后一个“必要”是针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说的,意思是有必要写文章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三一八”惨案的血债。
    师  分析完全正确。那么,鲁迅先生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呢?
    生  悲痛。
    师  除此之外还有吗?
    生  应该还有愤怒。
    师  合起来就是悲愤啰,这正是本文的感情线索。怎么体现的呢?举例说明。
    生  通过一些看似矛盾的话,如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师  有道理。第一、二部分我们已分析了三句,其他部分还有一些,请找出来并体会。
    生  第四部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生  第五部分: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生  第七部分: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师  分析得很好。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
布置作业
    好,通过欣赏《记念刘和珍君》,我们了解了刘和珍等革命烈士的事迹和崇高人格,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鲁迅先生灼热的爱与恨。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鲁迅,请同学们课后上网查资料,以“我心中的鲁迅”为题写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写作目的
拓展阅读
“死地”
       鲁  迅
    从一般人,尤其是久受异族及其奴仆鹰犬的蹂躏的中国人看来,杀人者常是胜利者,被杀者常是劣败者。而眼前的事实也确是这样。
    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惨杀徒手请愿的市民和学生的事,本已言语道断,只是我们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但北京的所谓言论界,总算还有评论,虽然纸笔喉舌,不能使洒满府前的青年的热血逆流入体,仍复苏生转来。无非空口的呼号,和被杀的事实一同逐渐冷落。
    但各种评论中,我觉得有一些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者在。这就是几个论客,以为学生们本不应当自蹈死地,前去送死的。倘以为徒手请愿是送死,本国的政府门前是死地,那就中国人真将死无葬身之所,除非是心悦诚服地充当奴子,“没齿而无怨言”。不过我还不知道中国人的大多数人的意见究竟如何。假使也这样,则岂但执政府前,便是全中国,也无一处不是死地了。
    人们的苦痛是不容易相通的。因为不易相通,杀人者便以杀人为唯一要道,甚至于还当作快乐。然而也因为不容易相通,所以杀人者所显示的“死之恐怖”,仍然不能够儆戒后来,使人民永远变作牛马。历史上所记的关于改革的事,总是先仆后继者,大部分自然是由于公义,但人们的未经“死之恐怖”,即不容易为“死之恐怖”所慑,我以为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但我却恳切地希望:“请愿”的事,从此可以停止了。倘用了这许多血,竟换得一个这样的觉悟和决心,而且永远纪念着,则似乎还不算是很大的折本。
    世界的进步,当然大抵是从流血得来。但这和血的数量,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世上也尽有流血很多,而民族反而渐就灭亡的先例。即如这一回,以这许多生命的损失,仅博得“自蹈死地”的批判,便已将一部分人心的机微示给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死地是极其广博。
    现在恰有一本罗曼•罗兰的《lejeudel’amouretdelamort》在我面前,其中说:加尔是主张人类为进步计,即不妨有少许污点,万不得已,也不妨有一点罪恶的;但他们却不愿意杀库尔跋齐,因为共和国不喜欢在臂膊上抱着他的死尸,因为这过于沉重。
    会觉得死尸的沉重,不愿抱持的民族里,先烈的“死”是后人的“生”的唯一的灵药,但倘在不再觉得沉重的民族里,却不过是压得一同沦灭的东西。
    中国的有志于改革的青年,是知道死尸的沉重的,所以总是“请愿”。殊不知别有不觉得死尸的沉重的人们在,而且一并屠杀了“知道死尸的沉重”的心。
    死地确乎已在前面。为中国计,觉悟的青年应该不肯轻死了罢。
鉴赏提示:本文是“三一八”惨案后有名的评论性文章,发表早于课文,与课文不同的是,侧重于对学者文人流言的批驳和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的探讨,是一篇典型的杂文,可与《记念刘和珍君》对照着欣赏,比较两者的异同。
习题详解
一、命题意图: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看清感情发展的脉络。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开篇提及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接着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因此说了这话,表现出作者对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的爱护。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3段以这话为引子,述说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
    第二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庸人”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这话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话重复上一句“必要”的话,同义反复,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似乎更加重了。
    第四部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第五部分: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第七部分: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
二、命题意图:先找出刘和珍的每个方面的行事,总结分析刘和珍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参考答案:写刘和珍的行事,按文章顺序有:
1.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2.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3.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4.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5.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6.“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7.中弹牺牲。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可以看出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殒命。
三、命题意图:考查和训练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的能力。
参考答案:1.“尤”,副词,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感到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地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悲凉”修饰“浓黑”,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2.“直面”,直接面对。面,动词,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3.“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笔杆,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4.“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四、命题意图:既要求联系课文,整体深入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又要求放宽眼光,开拓思路,广泛地搜集材料,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与同学合作、讨论。学生可以自己发现、解答自己感兴趣和钻研过的问题。要重视过程和方法,不要求答案统一。
参考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教案   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一语文   鲁迅   反动派   哀痛   庸人   惨案   流言   反动   烈士   沉默   作者   刘和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