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几何》学案

第9课
姓名            班级              
一、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 要内容。
2、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感知王几何老师的形象特点。
3、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二、
a复习检测
1、 给下列加线的字词注音:
萤火虫(      )        冷漠 (     )       遗憾 (        )   辛辣  (    )   
停滞 (       )        威慑  (      )     锡兵 (     )  荣耀 (      )
尴尬 (        )       宽宏大量(       )
b课前检测
须臾(     )    笑面佛(    )  皱纹(       )屏息(      )    绰  号(         ) 高涨(          )  cáo(         )杂     mí(        )勒    轮  fān(           )
三、相关知识:
1、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马及时(1946--    ),笔名小非,四川都江堰人。著有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等。
四、课堂问题:
问题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问题1、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段):写上课前,同学们对几何老师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第二部分(3-28段):写王老师上的一堂别具特色的几何课。
第三部分(29段):补充交代王老师和"我"父亲的关系。
问题2、王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是一个风趣幽默,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学识广博的老师形象。
问题二:研习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文中用多个段落来记叙和描写王老师的哑笑,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王老师的哑笑是他上课时的一个教学策略,目的是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极大地调动同学们的好奇与渴望,为下面的教学活动作下充足的铺垫。对该部分的细致描写,也有助于读者对王老师有一个深刻地了解,能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问题2、王老师的教学方式很有特色,学生们能够在快乐中感受到学习的“痛快”。对王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我非常赞同王老师的做法。他胖而身手敏捷,胖而思维活跃,胖而思想睿智。他要告诉学生热爱知识、持之以恒的道理,不直接说,却欲擒故纵,把几何课上成图画课,让同学们在“快乐得泪流满面的大笑中”明白了道理。非常敬佩王老师。
问题3、文章最后一段属于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明确:补叙。补充交代王老师的另一身份----父亲的毛根儿朋友。
五、目标检测
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在那个做什么事都严肃认真、呆板教条的年代,这样的稀奇事,不是太离谱了吗?
(    反问   )
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夸张      )
笑的双手发抖的同学们,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画的全是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脚架。(    比喻     )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上。(   外貌、动作   )
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起哄堂大笑!(   动作、神态   )
“上几届有的同学说:‘王老师你画的那圆圈有啥了不起?我们也会画’!”(    语言   )
配餐作业a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一个个洗耳恭听这矮胖幽默的绰号叫“王几何”的老师到底还要说些什么有趣的话。
洗耳恭听: 专心地听                                         
(2)这是我这辈子笑得最得意忘形、最舒畅、最厉害的一次。
得意忘形: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                                          
2.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文章记述了王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几何课的情形。
3.本文描写的是一节充满笑声的数学课,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这节课上令人发笑的源头有哪些?
答案:(1)王老师哑笑。  (2)王老师公布自己的绰号。  (3)王老师让同学们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   (4)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却画成了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
配餐作业b
4.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活是什么?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案:反手画圆和三角形    他这样做的用意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 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5.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
(1)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
答案:通过神态描写,写出王老师的和蔼以及反手画圆和三角形后的自得心情。
(2)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
答案:通过对同学们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突出表现王老师哑笑的喜剧效果。
6.“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痛快”的理解。
答案:王老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微笑、绝活表演、公布自己的绰号、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等,制造了喜剧效果,使学生身心彻底放松,情感得以自由发泄,充分享受了课堂带来的乐趣。
7.综合全文看,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王老师是一位业务水平极高,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笑和严肃集于一身,受学生尊敬和喜爱的好老师。
配餐作业c
1、这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不同方面刻画了一位老师的形象。先在课文中圈点出相关描写,然后任选一个方面写一段评价文字,与同学交流。如果你喜欢画画,可以用简笔线条勾勒出王老师的肖像。
示例:“矮胖老师依然不说一句话,但却渐渐收起了笑容,用黑板刷轻轻敲击着讲台上的课桌,待全班同学安静下来,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这段文字运用了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寥寥几笔,一个水平高,业务熟,见识广的教师形象跃然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教案   语文   初中语文   七年级语文   几何   角形   配餐   矮胖   作业   课文   神态   答案   动作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