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父母》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三单元《学会交往》主要围绕学生怎样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展开,《我和父母》是本单元第一小节内容。父母作为学生最熟悉、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能否顺利地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对青少年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学会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特别是要能正确看待生活中与父母起冲突的情况,克服“逆反”心理,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对于现在的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来说,出现亲子冲突是正常现象,但经常发生冲突必竟不利于和谐亲子关系的发展,会影响亲子之间的正常沟通。虽然化解亲子冲突需要父母、子女双方共同的努力,但本课主要从教育、引导学生入手,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二、目标要求
课标要求:
1。1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2。1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普遍的困惑,为学生确立以下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并掌握一定的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歌曲,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堂设计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辩论、小调查、情景剧表演,反思与父母起冲突的原因,并思考化解冲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要爱自己的父母,尽自己的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方法,更好的改善亲子关系。
三、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与小学时相比,亲子关系表现为如下特点: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降低;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尊重、认可、信任,甚至赞赏;家长往往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因而不能公平、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与父母之间感情色彩减少;内心矛盾冲突强烈,其理性相对较差,感情,行为冲动较多;亲子关系由简单到复杂。
情感方面,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已经长大了,不愿意父母再把自己当成小孩子看待;而在父母的心目中,却一般习惯于把自己的孩子看得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还要小些,还很不成熟,还需要呵护。这时,经常会使孩子感到父母过分把自己当成小孩子,过多干涉自己的的事,因而会产生种种不满情绪,与父母发生冲突。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的能力,初步培养与父母之间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能够负责任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确立依据:父母与子女间的相互关爱都是天生的,但有些时候这种关爱得不到相互理解,反而成了亲子关系之间的阻碍。一旦孩子和家长产生矛盾,造成冲突,那么对孩子可能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对多数青少年而言,他们不能很好的与父母沟通,不善于以积极的方式改善亲子关系,因此,确立重点为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沟通的方法;难点为能够正确认识亲子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五、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演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分析法,讨论法,情景表演法等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先播放flash歌曲《让爱住我家》。(由此吸引学生注意,通过描述听完歌曲的感受,引起师生思想上的共鸣,由此进入本课的学习。)
通过6张图片将上节课的知识与本课时相连接:父母生我养我,我们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人,每个人都希望与家人永远相亲相爱,尤其是生养我们的父母。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本来是十分美好的事情,却往往不尽人意、事与愿违。有时候,哪怕是一件“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烦恼。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思想品德第三单元“我和父母”中的第二个内容: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出示课题: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二)联系实际,自主探究,获知明理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完成书上探究园的图表题。书上八幅漫画中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则表现了“爱的冲突”?你们是否有过漫画中“爱的冲突”的类似经历?举例说明。
    师:看来许多同学都有过与父母之间或多或少的冲突体验。是父母变了,还是自己成熟了,你也许会感到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比从前增添了许多。
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当我七岁的时候,我觉得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十四岁的时候,我觉得父亲是最不讲理的人;当我二十一岁的时候,我忽然发现父亲还是比我聪明。”
为什么会在十四岁的时候出现这种现象,父母对我们又是如何看的呢?
活动设计:辩论
    规则:将全班同学以中间为界,分成左右两大组,左边代表正方,右边代表反方。每一方派3名同学作代表,由第一名同学阐述观点,其他两名同学与对方辩论。
辩题:父母管我们究竟是多一些好,还是少一些好?
正方观点:多管一些好 反方观点:少管一些好
学生辩论。
    师:父母对我们的管教,正是出自父母对我们的爱。
(通过辩论,请同学归纳出与父母起冲突的原因,并思考:与父母起冲突是正常现象吗?经常跟父母起冲突会有什么危害性?)
    师:尽管父母的方法有时并不是很得当,但实际上却充满着他们对子女深深的爱。
下面我们完成一个小小的测试,请大家拿出笔来做一做,把所知道的内容打“ ”。
内容:你对父母了解多少
生日
最近的苦恼
对我们的期待等等
现场统计:进行全班统计。公布统计结果,请2名学生谈看法。(通过这个调查,培养学生换位思考问题。)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一步引导:
你认为彼此之间缺少了解与冲突本身的关系大不大?你们认为增进了解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演示课件要增进与父母的了解必需要先学会沟通:沟通从心开始)
(三)设置情景,联系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设置情景:考试考砸了,回家怎么向父母交待
师:请大家根据漫画中所提示的信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用你们的真情实感,把漫画联想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把故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告诉大家。
学生角色扮演。
(学生演绎的故事可谓异彩纷呈,但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避免了冲突;一种是矛盾激化,引发了亲子冲突。因此要根据学生表演的情况进行引导。如果是第一种情况的话,引导学生学会归因,学会借鉴别人的可取之处,并能对这种做法形成正确的认识;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的话,可采取将错就错的办法,引导学生步步“错”下去。当引出一个破坏性的后果时,学生也就明白了问题所在。这种通过学生自己体悟出来的道理学生容易接受。)
   师:在同学们的生活中,一定还有成功化解与父母冲突的例子
请2个同学分享成功化解与父母冲突的例子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化解冲突小锦囊”,由此归纳出沟通的四大法则。
演示课件:沟通的四大法则
(四)归纳小结,指导实践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找到了一些解决冲突的锦囊妙计,你用过这些方法了吗?如果没用过,不妨试一试。
师:好了,一堂课的时间不能解决所有的烦恼和所有的问题,但同学们的许多经验却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说得好,我们更要做得好。(作业布置)大家下去以后,请完成书上51页到52页的内容,并请父母谈谈他们的看法。同时也请大家参照书上“阅读与感悟”中 “成长的谈判”,试着与爸爸妈妈签订一分成长协议,与父母来一次真诚、愉快的沟通。
最后,在这几幅图片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
七、本课板书设计如下:
二、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一)爱的冲突
1、与父母起冲突的原因
2、与父母产生冲突是正常的现象吗
3、经常跟父母起冲突有什么危害性
(二)化解冲突小锦囊
1、多与父母沟通,多了解父母,学会换位思考
2、沟通的方法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有意地设计了一些铺垫和引导,既巩固旧有知识,又为新知识提供了附着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活动的有效性,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由此解决亲子之间冲突问题,化解了亲子之间的矛盾,教师起 “导”的作用,关注学生的“学”。
    活动设计注重心灵体验,强化正信息。   
由于本课主要是以活动为主,因此活动开展是否成功对本课的学习至关重要。例如安排的辩论,由于要我们是农村学校,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要注意辩论一边倒的情况;或者是安排的情景剧,有可能也会出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表演,这些都是需要老师的引导。
当然,一堂课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由于初中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他们往往“明理”但却无法“践行”,也就是不能把对父母的爱持之以恒的落实到行动当中。因此,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需要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从日常的点滴事情做起。在课后要及时的加以引导,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继续跟踪情况,同时也要请家长参与到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当中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教案   政治   初中政治   七年级政治   父母   锦囊   亲子   冲突   矛盾   情况   孩子   心理   方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