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拾一地暖阅读题答案

  通过阅读《捡拾一地暖》这篇文章,你会发现在长长的来路上,我们总会捡拾到许许多多的温暖。下面是品学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捡拾一地暖》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捡拾一地暖》阅读原文:

  那个时候我还小,家还在农村,我家是村西的第二户,第一户是几年前从唐山搬过来的一家。那户人家很穷,虽然当时每一家都不富裕,可他家里,更是一贫如洗,只有一个人的口粮地,产的粮食甚至不够一家人填饱肚子。

  秋天的时候,家家户户从田地里用马车往回运粮食,他家就更显落寞。每当有马车从门前的土路上经过,他家的两个孩子都会眼巴巴地望着。车过后,他们便冲到路上,去捡那些从车上掉下来的玉米棒谷穗什么的。整个秋天,他们捡的粮食数目也是极为可观,甚至够他们一家维持大半年的。这让我们很是眼红,于是也想着在车经过时去路上捡,却被大人们严厉制止。便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可以捡,我们却不行。

  有一次,帮叔叔家收地,拉了一车的玉米棒回村里。我和叔叔坐在马车上,身下是金黄的玉米棒子。从村西刚一进村,路过那户人家门前时,叔叔故意用脚把一些玉米棒子蹬下车去。我问:“你这是干嘛?”叔叔不让我回头看,说:“他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又不好直接给他们,只好这样做。你没发现吗?咱村里的人家,田地在村西的,往回拉粮食时,都会在他家门前故意掉落下一些!”

  多年以后,在一个城市当邮递员,常去十公里外很偏僻的一个军营去送信件。由于熟悉,所以每周要去的时候,我都会搭乘他们在城里往回拉煤的汽车。在军营附近,有几户人家,很破败的草房。有一年冬天,我坐着他们的军车去军营,车上拉的依然是煤。经过那几户人家时,开车的小战士,不知怎么便将车开得极为不稳,其实道路倒是很平整的。小战士告诉我,这样做只为了从车上颠下一些煤去,给那几户人家。而且,他们每一辆车的司机都会这么做,倒不是为别的,只是大家觉得,这几户草房,看起来极像他们的家乡,给他们一种温暖的感觉。

  我觉得,那几户人家一定也知道经过的每一辆军车都是故意这样做,因为坐在车上,我会看到他们望向军车那温暖的眼神和灿烂的笑脸。那样的时刻,我的心里也暖暖的,仿佛整个冬天都变得不那么寒冷。

  有个朋友曾给我讲过她的一段经历。那时候她上班到很晚,下班时正好赶上末班车,冬天的时候,天便早已黑透了。她坐车一直到终点,终点在一条街的尽头,而她家,就在正对着街的一条深巷子里。她说:“我都是最后一个下车的。而那车也不开走,依然亮着前灯,正好照进通向我家的深巷子,我便一点儿也不害怕了,踩着那一地明亮的光走向家门!直到我进了家门,公交车才掉头开走。”她也知道,那个好心的司机一直这样默默地关照着她。虽然那个时候,她的一切都很不如意,可是却从没丧失过希望,就是因为寒冷黑暗的路上,那一束暖暖的光。

  有一年回故乡的县城,遇见了当初在农村时邻家的两个孩子中的一个。他在县城里开了一家电脑公司,闲谈间提及故乡的小村子,他对我说:“那时候我家很穷,是那么多的好心人家帮了我们,要不,我和弟弟不可能总在我家门前捡到那些粮食……”

  是的,在长长的来路上,我们总会捡拾到许许多多的温暖,让我们有勇气有力量度过那么多艰难黯淡的境遇。其实,是有许多许多的人,在默默地关心着我们,是他们在我们眼前的路上撒落了那么多的温暖。所以,我们也应该继续把这份温暖撒落给别人,就像不经意间撒落下的种子,会在别人的心里开出最美的花朵!

《捡拾一地暖》阅读题目:

  1.作者在文中讲述了经历中的三个片段,请仿照示例,概括情节。

  示例:收获季节,马车抖落一地粮食,让邻居拾起一份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选文第三段,为什么叔叔故意把一些玉米棒子蹬下车去,而不直接送给邻居家?

  3.分析下列各句的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

  (1)每当有马车从门前的土路上经过,他家的两个孩子都会眼巴巴地望着。

  (2)坐在车上,我会看到他们望向军车那温暖的眼神和灿烂的笑脸。

  4.如果央视记者采访当初在农村时邻家的孩子:“在当时艰苦的岁月里,你们幸福吗?”你觉得他会怎么回答呢?

 《捡拾一地暖》阅读答案:

  1.示例:寒冬时分,军车颠下一些煤炭,给村民带去一缕温馨;漆黑夜晚,车灯照进一条深巷,给乘客带去一片光明。

  2.因为这样既帮助了身处困境的邻居,又使被帮助的人得到尊重。

  3.(1)“眼巴巴”写出了两个孩子渴望自家能多有点粮食,填饱肚子的心理。(2)“温暖的眼神和灿烂的笑脸”写出了那几户人家对军车司机的感激之情。

  4.示例:幸福。那时虽然我家很穷,但是得到了村民的默默相助,让我们捡拾到许多的温暖,让我们有勇气有力量度过那么多艰难黯淡的境遇。这让我们备感温馨和幸福。

《捡回蝉声》阅读原文:

  施龙惠

  直到那天,窗前那棵桑树上传来声声蝉鸣,我才意识到,夏天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跨进了季节的门槛,啦啦队似的此起彼伏的蝉声太像一盒录音带,不禁让我想起童年,也让我把童年的声音又一一捡了回来。

  那时,最兴奋的事不是听蝉而是捉蝉。小孩子总喜欢把令自己好奇的东西一一放在手掌中赏玩一番,我也不例外,我上小学时有四条路可以走,其中一条沿着河,岸边高树浓荫,常常遮掉半个天空,虽然附近也有田园农舍,可是人迹罕至,让人觉得怕怕的,然而,一星期总有好多趟是从那儿经过的,尤其是夏天,我总会呼朋引伴地走那一条路,没有别的目的,只为了捉蝉。

  你能想象一群小学生,书包搁在路边,不怕掉到河里,也不怕刺钩破衣服,更不怕破皮流血,就一脚上一脚下地直往树的怀里钻的那副样子吗?只因为树上有蝉。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了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了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捕那阵浪。“抓到了!”“抓到了!”有人在树上喊,树下有人赶快打开铅笔盒把蝉关了进去,不敢多看一眼,怕它飞走了,那种紧张就像《天方夜谭》里那个渔夫用计把巨魔骗进古坛之后,赶紧封好符咒再不敢碰它一般。

  到了教室,大家互相炫耀铅笔盒里的小动物——蝉、天牛、金龟子,有的用蝉换天牛,有的用金龟子换蝉,大家互相交换也互相赠送,有的乞求几片叶子,喂他铅笔盒里的小宝贝。那时候打开铅笔盒就像打开保险柜一样小心,心里痒痒的,也只敢凑一只眼睛开一个小缝去瞄几眼。上课的时候,老师在前面呱啦呱啦地讲,我们眼睛瞪着老师,两只手却在抽屉里翻玩着“聚宝盒”,耳朵专心地听着金龟子在笔盒里拍翅膀的声音,愈听愈心花怒放,禁不住开个缝,把指头伸进去按一按金龟子,叫它安静些,或是摸一摸敛着翅膀的蝉,也拉一拉天牛的一对牛角,看是不是又多长一节。

  夏天是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响、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天。整个夏季,我们都兴高采烈地强迫蝉从枝头搬家到铅笔盒里来,但是铅笔盒却从来不会变成音乐盒,蝉依旧在河边高高的树上叫,我们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声,于是,上中学以后,我便听蝉而不再捉蝉。

  听蝉,也是一种艺术。大自然的宽阔是最佳的音响设备,那一队一队的蝉敛翅居住在不同的树梢,像交响乐团的团员各自站在舞台上一般,只要有只蝉起个头,接着声音就会纷纷出笼,它们各以最美的音色献给你,句句来自丹田,字字都是真心话。它们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同的韵律表示不同的心情,有时合唱有时齐唱,也有独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它们不需要指挥也毋须歌谱,它们是天生的歌者。

  现在,我们常常抱怨世界愈来愈丑陋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实在一摊浊流之中,何尝没有一泓清泉?我们只是太忙罢了,忙得与美的事物擦肩而过都不知不觉。实际上,生活的镜头只摄取自我喜怒哀乐的大特写,其他种种,都是一派模糊的背影,所以,我以为变的不是图案本身,而是我们的视野,因此,偶尔放慢脚步,让眼眸在天地间随意游览一番,我们将会恍然大悟:世界还是时时在装扮着自己的!特别是在聆听一段蝉唱之后,也许你的心灵就会跟着透明澄净起来,平添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

  让我们捡回蝉声。

《捡回蝉声》阅读题目:

  9.孩提时作者最兴奋的事“不是听蝉而是捉蝉”,后来便“听蝉而不再捉蝉”。这是为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分点概括。(4分)

  10.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了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了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捕那阵浪。

  ②那时候打开铅笔盒就像打开保险柜一样小心,心里痒痒的,也只敢凑一只眼睛开一个小缝去瞄几眼。

  11.文章主要内容写捉蝉听蝉,但也写了金龟子、天牛等其它小动物,请简要分析。(3分)

  12.结尾写道“让我们捡回蝉声”,请分析在文中的思想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5分)

《捡回蝉声》阅读答案:

  9.孩提时喜欢捉蝉,充满乐趣;后来发现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声;蝉声音色美,节奏鲜明,富有感情,听蝉是一种艺术;聆听蝉声,澄净心灵,了悟人生。(3点即4分)

  10.(1)运用比喻(通感),生动写出蝉声对孩子们的诱惑力和孩子们捉蝉时的急切兴奋之情,表现了作者循声捉蝉的美好感受。(2)运用动作描写(心理、神态),生动写出孩子们(担心小动物飞走)小心翼翼的神情和爱不释手的样子,表现出孩子们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各两分,意到即可)

  11. 这些小动物都是孩子们赏玩的对象,折射出了孩子们快乐的童真;都是浓情夏日的一部分,体现出大自然事物的美好。这样写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内涵。(前2分后1分)

  12.思想意义:捡回蝉声表达了作者对躁动的现代社会蒙蔽了人们的视野的遗憾之情;捡回蝉声传达了作者希望放慢脚步,多去发现身边美好事物的呼唤;捡回蝉声也表现出作者对亲近自然、澄净心灵的生活的向往和追寻。(4分,任意一点即可)结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主旨。(1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教案   语文   语文相关   阅读辅导   草房   澄净   金龟子   天牛   铅笔盒   都会   军车   粮食   温暖   路上   答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