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子刘建超的阅读理解题答案

  裁缝店里的必备品大概就是尺子了吧,这篇《尺子》里的主人公郑祺,就喜欢收集各式各样的尺子,他家开着裁缝铺。下面由品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尺子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尺子阅读材料

  (1)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郑祺喜欢搜集各式各样的尺子。

  (2)郑祺的父亲是裁缝,在老街开着一家裁缝铺。手工缝制,工艺讲究,在老街有着很好的口碑。郑祺“抓周”时,绕过父母故意放在他眼前的 “元宝”“官印”,抓住了郑裁缝天天离不开的量衣软尺。郑裁缝不甘心,把软尺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让郑祺重新抓,结果郑祺竟然摇摇晃晃站起来,踉跄着迈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稳稳地抓住了郑裁缝脖子上挂着的尺子。这孩子,莫非要子承父业,长大了也做裁缝?

  (3)郑祺喜欢尺子。上学后,他书包里总放个软尺,课间没事就拿出来量墙量树,量校园后墙根的小草。班里男女生同桌,中间画一道线,谁也不能超过“三八”线;班里的王大头,仗着身高体壮,在课桌上画的线明显是偏的,同桌只要过线,他就用胳膊肘顶人家。女同桌哭了,找到班长告状,班长也惧王大头,就推给郑祺,说郑祺有尺子,给量量谁侵略谁!郑祺马上拿出尺子,认真地量了两次,说王大头侵略了十五点四厘米。同学们起哄,郑祺潇洒地收回尺子,看也不看身后叉着腰,瞪着眼的王大头。

  (4)放学路上,王大头把郑祺堵在了河边的木桥旁,手里拿着根枝条。王大头说:“你不是会量吗?我手里的枝条有一米二,你量量。”

  (5)郑祺拿出尺子量过,说:“一米一”。

  (6)“一米二!”

  (7)“一米一!”

  (8)王大头的枝条抽在郑祺的身上。

  (9) “一米二!”

  (10)“一米一!”

  (11)枝条又落在郑祺身上。

  (12)“一米二,你再给我量。”

  (13) 郑祺拿尺子量过:“一米,你刚才把 枝条打折了。”

  (14)王大头气得哇哇叫,夺过郑祺手中的尺子扔进了河里。

  (15)回家后,郑裁缝抚摸着郑祺的头说:“你做得对,孩子。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心正,尺子就正。”

  (16)郑祺大学学的专业是工程建筑,学业虽紧张了,收集尺子的喜好仍没有变。各式各样的尺子装了好几纸箱。

  (17)郑祺在宿舍里经常给大家表演测量,屋子里凡能看到拿到的物件,郑祺就用手来丈量,结果也和尺子量的不差分毫。更绝的是,他还能目测出你两眼之间的距离、手臂的长短、步幅的长度。

  (18)郑祺毕业分配到了建设局,要和大大小小的开发商打交道。经过六年的历练,郑祺升任局长,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19)郑祺喜欢尺子,还将搜集到的老木尺子包装成精美的礼品,送给同事朋友。尤其是朋友家只要添丁,他是必定要选个好尺子送给人家的,寓意孩子长大后会成为赤子,爱国爱家,孝敬父母。朋友都说他抠门儿,他呵呵一笑,礼轻寓意重。

  (20)郑祺再次见到老同学王大头是个午后。王大头已经是财大气粗的开发商,手眼通天的人物。

  (21)郑祺知道王大头约他喝茶的目的。王大头开发的几个小区竣工验收,有人举报单元实际面积与施工图纸有差异,却被王大头打通关节过了关。郑祺带着调查组去了现场,查看了情况。郑祺认为至少有百分之二的误差,果真工作人员再次测量的结果是百分之二点一,每个单元面积少了二点七三平方米。大家都惊奇地咋舌。

  (22)茶过三泡 ,王大头沉不住气了:“老同学,你就大度些,我不会亏待你。”

尺子阅读题目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郑裁缝对儿子郑祺抓周时两次抓软尺很不高兴,因为他不想让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他希望儿子有更大的出息。

  B.郑祺对尺子很是痴迷,他在学校拿软尺对墙、树和校园后墙根的小草进行测量,还因拿尺子伸张正义而遭到抽打。

  C.小说在刻画祁祺的形象时,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既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

  D.郑裁缝在儿子遭受挨打时肯定了儿子的正确做法,并教导儿子做事心要正,郑祺一生都铭记着父亲的谆谆教导。

  E.小说故事情节布局精巧、耐人寻味,作者通过写郑祺与尺子结缘后的所作所为,大力地赞美了尺子的影响作用。

  (2)小说中写了郑祺与王大头的两次交往,有什么作用?(6分)

  (3)小说中郑祺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标题“尺子”意蕴深刻。根据小说,请从情节、寓意和主题等角度谈谈你的见解。(8分)

尺子阅读答案

  (1)BD(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

  [解析]A:“很不高兴”不准确,文中 只是说:“不甘心”。C“既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正面描写错”,文中没有对郑祺进行外貌描写和心理 描写。E.“大力地赞美了尺子的影响作用”错,应是大力赞美那些具有尺子一样美德的人。

  (2)①推动情节发展。正是王大头的出现,才使故事变得曲折并不断地 向前发展。(3分)②有助于展示主人公性格特点。在郑祺与王大头的两次交往中,郑祺的形象通过与王大头对比,得以更全面地展现 。(3分)

  (3)① 喜欢尺子。抓周时两次抓尺子,一生喜欢收藏尺子。② 不畏暴力。帮助同学量课桌的“三八”线,遭到了王大头的报复,但最终没有屈服。③技术高超。用手来丈量 物品的结 果和尺子量的不差分毫,准确目测李子掷铅球的距离并判断别人测量有误差,郑祺较准确地判断出王大头开发的小区单元面积的误差。 ④廉洁正直。当王大 头拿美金收买他时,他不为金钱所动心,断然拒绝,坚持了自己的为人原则。(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有其 他方面的答案,意思对也可)

  (4) 角度一:从情节上看,尺子是全文的线索,串联起主人公 关于尺子的一切活动,使情节前后勾连照应。角度二:从寓意上看,尺子既是生活中测量物体的工具,也象 征着测量人品的尺码。 角度三:从主题上看,以“尺子”为题,警示人们心中要有一把尺子来约束和鞭策自己,从而能够引起读者深思,深化了主 题。(每个角度4 分,答出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教案   语文   语文相关   阅读辅导   尺子   软尺   枝条   裁缝   寓意   测量   角度   儿子   答案   喜欢   小说   刘建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