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教案与反思

专题: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说明:本单元的人文主体是“好习惯”。因为习惯的特点是行为的自动化,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按规则去行动,成为终生受益的一种力量。对于学生而言,形成好习惯对学习和成长无疑都具有非要重要的意义。本课的安排也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不懂就问”是一种好习惯,孙中山能成为一位革命伟人,与他从小就有这种好习惯也是密切关系的,从而认识到好习惯在一个人学习和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逐渐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认识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0个;积累“主动”“ 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等词语。
2、通过学文,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主动培养不懂就问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步入课题。
1、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或图片,了解孙中山。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孙中山的这么多故事,现在老师好大家一起看看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板书课题:不懂就问
二、初读感知课文,学生自主识字。
1、 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2、 交流识字方法。
生:我是这样记住“诵”字的:我想背诵要说话,所以“诵”是。
生:我用分析字的意思去记“拿”字的。因为“拿”是人要用手去拿,所以“拿”的上面是“人”,下面是“手”。
生:我用品学网的方法识记“既”字。
生:“原”字开始时我不会后来我问我的同桌了。
师:同学们将以前学过的方法都用上了,非常好。
3、同桌合用一本书读课文,相互检查正音。
【点评:此方法既是让同桌相互对课文朗读水平的检查,正音的过程,也是在逐渐培养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过程。】
4、检查反馈:
(1)小组内开火车读课文,组长汇报读书情况。
(2)课文“擂台赛”。小组向小组挑战,将课文读给同学们听。
【点评:通过各种形式的课文朗读后,让学生进行课文“擂台赛”,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体验到了挑战的刺激性。】
(3)感知课文大意。
师:刚才同学们都认真的读了课文,现在请说说这篇课文只要内容是什么?要求:先自言自语的说,再同桌交流,后指名说.
三、细读课文,悟情明意。
1、师范读课文,生评出师读得好的自然段。
2、(1)自读第一自然段,小组内相互质疑,解疑。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2)班内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生:“私塾”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过字典,意思是指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
3、(1)读第二、三自然段,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质疑、解疑。
生:不明白“照例”是什么意思?
生:可以读读第一自然段。(生读)
生:我明白了,那时上课要背读文章,孙中山跟以前一样背课文了。
生:就是照以前的方法去做就是“照例”。
(2)板书:“照例”,要求学生用“照例”说一句话,并说说它的意思。思考:孙中山照例流利地背出了前一天的功课,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孙中山学习认真。
(3)师:“------地背诵”,还可以怎样填呢?(出示写有“-------地背诵”的课件。)
要求:先小组内说,其次班内说,最后在“语文天地”中填写。(学生学习)
(4)“小小辩论会”
师:“他壮着胆子……”怎么理解?各小组开辩论会,要说出理由。
生1:我认为,这句话说明孙中山害怕。我从文中的“壮着胆子……”和“教室里鸦雀无声”知道的。
生2:我认为孙中山不害怕。我从图中孙中山的表情看出他不紧张很平静。
生3:我猜想孙中山开始害怕,后来给自己鼓劲就不害怕了。
师:刚才,同学们辩论的很激烈,以后学习就要谈出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5)比较句子,理解词语。出示写有句子的课件。学生进行比较。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这一问,把正在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很安静。
生:用上摇头晃脑我能想到他们读的很认真。“顿时”说明同学们安静下来的速度快。
生:“鸦雀无声”说明这时教室里非常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
生:如果去掉这几个词句子就不具体,不生动了。
[点评: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6)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二、三自然段。
(7)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师板书:自读、质疑、解疑、朗读。
4、用以上学习的方法自学剩下的段落。
5、朗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6、“不懂就问”发问站:
师:现在我们组建了“不懂就问”发问站,有不懂的问题,请大胆的提出来。(自评、他评、师评相结合)
【点评:充分利用评价的积极功能,将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大胆的鼓励与肯定,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四、演绎故事,再现生活。
师:同学们想当“演员”吗?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把这个故事演一演,你们当导演选人,分配角色。(略)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课外拓展。
1、 将《不懂就问》的故事讲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2、 学了《不懂就问》后你有什么想法,把它写出来,读给爸爸妈妈听。
【点评:将课堂内外紧密的结合了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将学生的独特体验融于写作之中,为以后写作作了铺垫。也实现了“生活既语文,语文既生活”的理念。】
反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把少年“拴”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知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节课考虑到学生年龄小、易疲劳、学习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特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很明显,所有同学都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他们之中有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举手。有几个同学在课下还激动的说:老师今天的课真好玩!我们喜欢上这样的课。
欢喜之余,我想:以前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不聪明,从今天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不是学生不聪明,而是我们缺少“拴”学生的方法。如果给我们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去想法设法的备学生、备教材(“拴”学生的法子。)如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想、去说、去问、去演,那么我们一定会把学生“拴”在我们的思路上,引着他们一步步走向知识的阶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教案   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   板书   鸦雀无声   课文   同桌   小组   习惯   点评   自然   方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