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中取栗典故

  火中取栗是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当;却一无所得。那火中取栗有什么典故呢?下面是品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火中取栗典故,供大家阅读!

火中取栗典故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讲的是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香气扑鼻,但是有火不好拿。于是猴子灵机一动对猫说:都说猫是胆小鬼,这回看你敢不敢把栗子拿出来。小猫为了证实自己的勇敢,便把爪子伸到火里去取栗子。爪子碰到火,上面的毛立刻被烧焦了,痛得它大叫,急忙甩掉栗子,猴子趁机把栗子吃掉了。

  这个成语出自法国诗人拉·封登的寓言《猴子与猫》,比喻替别人冒险吃苦,自己却得不到好处。

火中取栗解析

  火中取栗huǒ zhōng qǔ lì

  [释义] 偷取炉火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当;却一无所得。

  [语出] 故事见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登的寓言《猴子与猫》。

  [正音] 栗;不能读作“sù”。

  [辨形] 栗;不能写作“粟”。

  [近义] 代人受过 为人作嫁

  [反义] 坐享其成

  [用法] 用来比喻被人利用;冒了风险却没有得到好处。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火中取栗造句

  1、他们不会允许自己被利用来为别人火中取栗。

  2、这件事有如火中取栗,我怕干不了。

  3、利用外籍雇佣军为其火中取栗,已成为霸权主义者当前对外侵略扩张的一个重要手段。

  4、你替他去做这件事,有如火中取栗,到头来吃亏的是你。

  5、他们喜欢跳,带着两个战线火中取栗,他们将在波你.

  6、犯罪分子通过走私毒品发财,纯属火中取栗,最后只能落入法网。

  7、你们不能把我当成你们的工具,替你们火中取栗。

  8、始作俑者的秦始忽然大声的喊了一声,准备开始火中取栗。

  9、是谁说玉虽美玉,但犹如火中取栗,诚不足取也呢,怎么这么会就忘了,老忠叔我虽老则老已,但这脑袋还算灵光,还记的清楚。

  10、不过,此时要猎杀螳螂妖获取妖丹,显然是火中取栗的行为,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也搭进去。

  11、听着三人的交谈,朱刚烈心中焦急,不住的希望这三人动起手来,这样自己或许还能够有机会来个火中取栗,得那桃神之灵。

  12、四人帮倒了,但是,在他们的鼓噪声中,火中取栗者、投机取巧者、阴谋家野心家、各色残渣余孽等等,在台上的仍然大有人在。

  13、哈哈哈!这下外星势力必然会对地球发起反击,而那些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的自大国家就会首当其冲,我们正好火中取栗。

  14、陈宫扇阴风、点鬼火,不仅没能破坏袁刘联盟,反而让刘备火中取栗,成功的在吕布阵营中按下了一颗钉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教案   汉语知识   典故   火中取栗   残渣余孽   炉火   法国   爪子   寓言   比喻   猴子   诗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