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家长们请慎用“反语”

    在幼儿的心中,成人是伟大的,家长的话被孩子奉为真理和“金科玉律”,加上孩子本身判断能力低弱的年龄特点,很多时候,成人们说什么,他们就会去做什么,全不顾话语的真正含义,是褒是贬。     而在生活中我们的家长总是改不了自己的表达方式,常常不经意的抛出一些话中带话、拐弯抹角的语句,说着孩子听不懂的“反语”。由于孩子无法真正理解,很多时候孩子总会做出和成人意思大相径庭的行为,孩子的错误惹恼了我们,家长不禁发出了“这孩子怎么这样不听话”的疑惑。可是作为成人,我们是否有思考过自己的行为是否准确、恰当呢?孩子如此直白的去领会成人的语言,难道不是他们单纯、率直的真实写照吗?只能说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方式出现了偏差。如何提高成人育儿行为的准确性,让孩子明了的理解成人,这就要求我们家长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还应慎用“反语”,更不能将话藏在“反语”中来刺激孩子,给他们带来身心上的不悦!    曾经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孩子正和小伙伴们欢快地跑着,这时孩子已经是满头大汗,小脸涨的通红,可孩子全没休息的意思,还是一个劲地飞奔着。妈妈叫住了孩子,孩子听后来到了妈妈身边,妈妈一边给孩子擦汗,一边训斥着孩子:“跑得这么热,等下你再去跑啊!再把衣服给跑湿!”孩子听了***话一脸茫然,此时旁边的小伙伴在孩子身边来回穿梭着,孩子看后,也忍不住又加入了奔跑中。家长见状,又气又笑,可这能怪谁呢?只能怪她把话说错了,话语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制止效果,更是误导了孩子的判断,原本一句简单地提醒:“跑累了,应该休息了,不然要生病的”却夹杂了成人的个人情绪,成为了一句“反语。面对一群经验贫乏,天真无邪的孩子,语言应是直白的传意渠道,容不得有半点转弯抹角和含沙射影。    孩子们年龄小,他们好动、好奇、好模仿,却又缺乏判断力,对于成人所说的一些“反语”,他们非但不能理解,反而认为这是成人要他们做的,并且去有意的模仿,以至于在和别的幼儿交往中,也会学着成人的样说一些“反语”去挖苦别人,这就影响了孩子为人处事的方式。另外,即使孩子领会了成人的“反语”,孩子也会觉得成人在“讽刺”他们,进而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和活动积极性,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    因此,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我们家长在教育幼儿的时候不仅要注意以正面教育为主,切不可说一些幼儿听不懂的“反语”,若“反语”已经出口,就要及时向幼儿解释清楚,消除不良影响。同时我们还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立教,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榜样。    孩子的视听是明亮、真实的,他们不会用自己的语言去修饰什么,作为家长我们给他们的也应是简单、准确、真实的。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各位家长请你们慎用“反语”,多给孩子一些简单和真实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教案   幼儿教育   育儿观念   反语   直白   成人   幼儿   家长   妈妈   真实   语言   简单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