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生宝宝没那么难

鉴于有一帮姐妹还没有生宝宝,相信我的分娩经历对你们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鉴于有一堆的姐妹已经怀孕待产了,这给了我无限的动力把这篇难产的日志给早点生出来。

所以我决定把过程给大家说一下,对你们以后生bb会有点帮助。不过不同的医院可能会在流程上有点不一样。不同的城市规则可能也有点不同。我讲的就是在深圳的。深圳在孕检这方面的控制在全国领先,不知道内地和深圳在这上面会有哪些不同。

首先各位姐妹一定要好好记住自己的生理期的时间,每个月的起始时间,那样即使无意中怀孕了也能计算出相对准确的预产期。医生都会问你末次月经是什么时候来的(起始时间)。以此推断预产期。

得知怀孕以后,医院一般会开出b超单,因为要确定是宫内孕还是宫外孕,这个检查不用太早做,好像是3个月的时候做,当时医生让我一个半月就做了这个,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早的,那个医生不负责任。

只有做这次b超才需要憋尿,需要喝水憋到有尿意的时候才做。之后的b超都不用憋尿。我做第二次b超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还做好了憋尿的准备。

在深圳怀孕到第三个月的时候需要去医院建册,就是那本小册子,每次产检都要带上,生宝宝的时候也要用上,医生会在上面记录每一次的检查记录,生宝宝了以后分娩记录也会记录在上面。生完宝宝以后的产后访视等记录也都会在上面。

建议找好一家医院就固定下来,最好不要换来换去。我最开始是在妇幼保健院,不过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后期我换了医院,事情也不大,只是一直在一家医院比较熟悉而已,如果觉得目前的医院不理想,也可以换一家。

如果医院很难挂上号,就要在网上预约了,深圳只能提前一个星期预约。以前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很苦逼的早上7点就去妇幼保健院排队挂号,更有甚者半夜就排队的 ,也有一些黄牛党去排队卖号。

预约的时候有专家号和普通号,可以选择一直在一个医生那里做产检,这样的话和医生比较熟悉比较好。不过这个也看医院来。现在医院都讲究预约,只要不是急诊,就应该提前预约了。

有天早上去排队,居然那天只有80个号,我们排到的时候没号了。刺激到我了,受启发了,从此以后就知道在网上预约了,打电话定都有点难度,还要晚上12点一过马上打,现在想起来都夸张,比火车票还难买吗难道。于是从此以后我就用手机的应用”预约挂号“挂号了,也有wap.szicity.com。红荔路那个妇幼太挤了,就转去新洲那个妇幼做产检的。每次就坐地铁去还蛮舒服,那里也不挤。 。

在医院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导医,她们常常给出错误信息。所以不要轻易相信她们,自己要多核实几次。不然会造成对自己时间的浪费。要多留意医院的告示。最常见的就是她们给出错误的信息,然后你排半天队才发现。

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做计划生育证明,我之前检查的医院妇幼保健院,压根也没有医生告诉我这个东西,医院里面也不贴好告示,在我的小册子上什么时候盖了个“无证”我都不知,盖的时候没有问我有没有计划生育证明。以至于前期我一直不知道这个东东,还是后来去市二医院了才知道,还是这个东西是在街道办办理的,带上双方的户籍,身份证复印件,准生证,产检的那个小册子去办就行了。作用就是可以帮你省钱,省很多钱呢,前提是要有社保(医保)。我又被妇幼坑了,早点让我知道,前期就不用花几千元的检查费用了。人家市二医院,医生的产检室里面写得清清楚楚,请带上计划生育证明。另外医生还会单独问我们有没有这个东西。

至于每一次产检的内容,雷打不动的常规检查每次都有:尿检,医生听胎心,判断胎位。

另外有个hb9项,这个比较贵,记得是900多,是检查各个器官的功能的。还有什么筛查血检之类的,医院怎么安排就去检查就行了。

孕晚期(35周以后)每一次都要做胎监,做胎监之前一定要吃饱,如果有午睡的习惯,要不就上午做,要不就午睡了再下午做。不然会影响。胎监一般是20分钟,要求这期间胎宝宝不能睡觉。要保持胎宝宝醒着,胎宝宝动一次就要按一下按钮。需要注意的是两次胎动之间最少要间隔一分钟才按按钮。不能在一分钟之内连续按按钮。不然宝宝持续动你狂按按钮可能会导致不及格要重新来过哦。

孕中期有一次我的号和胎监室的号差不多,我看告示说要吃饱了做胎监,还特地去吃了东西,去胎监室躺着以后,医生看我肚子那么小,一看我的号才知道错了。

我家宝宝倒是配合,每一次都pass了的。不过有一点,有时候宝宝动不一定感受得到,所以做胎监的时候最好看着自己的肚子。有时候宝宝轻微的蠕动是感受不到,但是可以看到,那样也算是胎动的。

我怀孕才四个月的时候,在妇幼做常规产检,医生说胎位不正,弄得 我有点担心,我还傻傻的回去用胸膝卧位调整胎位。 ﹏ b汗。真想跟那个医生说,你才胎位不正呢,你家全家都胎位不正。虽然医生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她这样是有点吓人的。至少应该补充一句:现在bb还很小,胎位随时在变化所以现在的胎位不正没有什么关系。这个医生真是懒,多说两句话都不愿意。就不怕孕妇担心。这就是妇幼,人太多了,医生都看不过来了。所以人太多的医院,选择起来要谨慎,他们很容易疏忽很多细节,因为照顾不过来。

 怀孕4个月的时候可以准备为宝宝做胎教啦,最好有系统的胎教课程。这个可以参考一下杜曼早教,我是错过了。

我给宝宝做的胎教,就是时不时的跟宝宝说说话,摸摸肚子,放放音乐听听。去公园散步,也去音乐厅听过一些音乐会,我没有讲故事,讲故事也很好的,老公在的时候(可是他老不在 )就拉着老公要他个宝宝唱歌,讲故事,说话,可惜老公不知道说什么,其实就和平时说话一样就行了。胎教爸爸也要参与的,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为什么( o )?因为宝宝其实更喜欢听爸爸的声音哦。本来打算去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可惜老公没有时间和我一起去,就没有去啦,可惜了。这些都是胎教。甚至还经常做做数学题也是胎教哦。孕妇常常唱唱歌,也是一种胎教。另外运动也是一种胎教(嘿嘿,以前我们在娘胎里的时候,妈妈们大多都要干活,看来那时候我们也是有运动胎教的嘛。),胎教的学问比较大,姐妹们可不能忽视了。反正就是多接触美的东西。保持愉悦心情。切忌经常生气吵闹,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要发挥出自己伟大的母爱,即使不开心了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情,为了宝宝的健康相信姐妹们都可以做到的。我平时很怕老鼠,看到就会尖叫。怀孕以后看的老鼠我会比较淡定一点,不会轻易被吓,怕吓着宝宝。

运动方面,多散步。最好是练练孕妇瑜伽,可以在优酷搜索孕妇瑜伽,都是些很轻松柔和的动作,练起来很舒服,所以不用担心自己身体的柔韧性不行,建议在4-7个月的时候练习,后期可以做做孕妇体操。

我在7-8个月的时候每天早上练习了一个小时左右,感觉非常好。早期我不知道这个东西,不然会练习更多。

呼吸法:要提前学习好拉玛泽呼吸法,在优酷搜索,有视频。很有必要哦,国外有专门的地方教,还要练习,反正深圳我没看到。只是医院的课程(医院会开设一些课程给准妈妈听)里会讲到。自己要多练习直至完全掌握。

待产包的准备:应该至少提前一个月把待产包准备好:因为不排除可能会提前一个月左右生的可能性,可以把大人用的东西准备在一起,宝宝的东西单独放一个包。那样在医院的时候比较有条理。不是在家里,在医院没有那么方便。所以东西要准备齐全点。 如果待产包不是和老公一起准备的,就更要准备好了,不然万一快生了你躺在医院,让你老公回家拿东西,因为没有参与准备,东西他都认不全,也不知道放哪里了。那就麻烦了。

我前期检查一直都很正常,中期有一次尿常规蛋白质高了,医生叫复查,回家去我就不敢吃蛋白质了,第二天复查正常了。不然就要被住院了。然后又恢复吃蛋白质了。原理是肾脏负担重了。

39周照b超的时候羊水少了。医生说马上住院,这个也太突然了。不过医生没多说什么。所以回家以后纠结到底要不要去住院,究其原因,我那之前几个星期天天去办公室工作,有时候就忘了喝水了这个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哎,白羊座的死工作狂啊,工作起来还能把喝水这事儿给忘记了。

于是我就回家多喝水。不过心里一直很担心,在网上查了很多,第二天过了一天,也让老中医把了一下脉他说一切正常,第三天实在是按捺不住,觉得应该去医院天天做胎监,去检查,这次这个医生是个小年轻,年纪和我们差不多,那可真是满腔热情,以前检查的都是些老干部。这个小年轻刚开始听我说我打算天天来做胎监监测胎儿情况还说很好。一听到我羊水少前天就应该住院的还没有住院,马上就苦口婆心的告诉我这个事情的严重性了。还说她有一个师妹就是羊水少了没有当回事以至于宝宝没有保住的。说羊水问题瞬息万变,情况不好控制。她说了一会儿, 我也彻底明白了。并且我那时候也三十九周了。快生了。于是我就叫她给我开住院单。

然后我马上回家去准备住院的东西,去买好巧克力。待产包先拿了一包去医院。因为离预产期还有一个星期,所以我拿了几本书,还事先就下了几部电影准备在医院慢慢看的。我做好了住那么久院的准备,那天是12号。

我住走廊,加12床,不一会儿就认识了隔壁床的加11床(好产友,现在常常交流育儿心得)。隔壁床的是产妇,她老公,她妈妈陪她一起来的。隔壁的隔壁加10床的是一对夫妻,在医院保胎的。

我婆婆陪我在医院。当天住院了就做了胎监,一切正常。又做了b超看羊水量,羊水增加了,嘿嘿,看来我补了两天水起作用了。然后又打吊针,那是维生素c,天哪,一打就是5个小时,上厕所都是让我婆婆拿着吊瓶和我一起去的。我还以为会特清闲呢。没想到带去的书没看,电影也没看。

然后就到了晚上六七点了,隔壁床的产友开始发作了,她痛得不得了,她的预产期是23号的,不过11号晚上就开始痛了。我从来没有见过生孩子怎么痛的。我看她真的痛得不得了。于是告诉她深呼吸,还把深呼吸的视频给她看。不过她平时也没有练习过,所以当时也没多大用处,她痛得在床上打滚,滚过来又滚过去,后来发现躺着更疼,痛的时候就站起来,在她妈妈怀里哭叫。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时不时安慰一下。叫她多下床走走。到晚上八点的时候,她被得知可以进产房了(因为开了三指了),可是她什么东西都还没有准备好,她老公回家拿东西去了。于是我们两个邻居床的我马上给她一些巧克力,不过没有水,另一个邻居马上给了一瓶水,我婆婆和她妈妈就把她扶着往产房去了,那时候她的宫口开了三公分了,不过医生不让人扶,要她自己走。天杀的,人家站都站不起来了还不让人扶着进去。过了一会儿她老公回来了,他们是基督徒,她老公叫上她妈妈,他们捧着圣经,在产房门口祈祷,口中一直在念念有词,那种虔诚和期望看着真让人感动。过了一会儿,消息传来,生了个男孩儿。god,好快啊,她进去才35分钟就生出来了。也就是八点半左右生了,她老公乐坏了,好激动,我们也比较激动,大家握手表示恭喜,电话捷报频传报喜。晚上十点半她出来了,我们也看到了小宝宝。特别可爱,小宝宝的名字取自圣经,耶和华必有准备,以勒,因为他们头天晚上他们的兄弟姊妹们才把各种东西送给他们,就开始痛了。于是他们想到圣经里的那个章节,就给小宝宝取了这个名字。后来她告诉我,进去以后医生也不管,就自己躺床上痛,她就一痛就使劲。有的医院有导乐,会一直在旁边陪你告诉你该做什么,安慰你。

到了12号晚上十一点半的时候,我居然开始痛了,那时候离预产期还有6天。我拿了个小本子记录宫缩的时间,10分钟一次,还好这时候不是很痛,用廓清式呼吸完全可以缓解疼痛。于是我就那样痛了一晚上,在床上躺着更疼,于是就起来走走,走廊上都住满了床,我的床离产房门口很近,我就走来在去的,看看这家的宝宝,看看那家的宝宝,半夜的时候有一对夫妇来了,我们聊了下,我们情形类似,都是羊水有点少,不过她是痛了才来的,她的预产期比我早一天。他们才可怜,我们住的虽然是加床,那个床也还是个像样的床。他们那个床差不多就挨着地了。后来他们生了个女孩儿。另一个准爸爸说她老婆被一泡屎害了,因为便秘,不然早生出来了。所以生孩子前一定不要便秘。另外有个产妇生完以后去上厕所晕倒在卫生间了。生完以后可以喝点葡萄糖水补充一下体力,如果体力不好的话。

大家去医院之前可以先在家里把阴毛刮了,不然到了医院也是要刮的。还不如自己在家里弄好了省事。

入院后护士每两个小时都会来听听胎心,我就那样痛了一晚上,第二天也一直痛着,到中午十一点半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一点东西流出来了,就像例假来了那样。不过我在吊水,肚子又大动着都不方便,于是婆婆叫我用纸巾擦来看一下,一看有点红,那就是见红了。于是就告诉护士见红了,于是又和晚上一样,继续宫缩,做记录,痛着,痛依然可以忍受,依然的廓清式呼吸缓解疼痛。时不时的下床去走走,那个被一泡屎耽误生娃的男猪脚,看我在那里走来走去,他说:“你是来生孩子的吗,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啊”,我心里愤愤的想:“泥煤的,你以为我不想早点生出来呀”。就这样13号一个白天过去了,到了晚上七八点的时候,护士说帮我看看宫口开了多少了,我之前也不知道查宫口怎么个查法。查宫口的时候,产妇躺床上,医生(男的或者女的)会在会阴上倒上一些消毒的液体(冰冰凉凉的),然后手指插入阴道用手指测量子宫口开了多少。其实查宫口不痛,但是大家都紧张。觉得很不舒服。我的诀窍就是深呼气。身体放轻松。给我查了说是开了2公分,要等开三公分才进去。于是我继续在外面慢慢等着宫口开,后来又去查,2.5,后来又去查,说是3公分了。那时大概9点左右。我带上粮草进去产房了,里面有两个女医生,好年轻和我们年纪差不多。那个产床让我看着别扭,觉得像手术台一样的。旁边有个已经生了的在那里躺着休息。小年轻医生让我把裤子脱了先给我看看宫口开了多少了,查宫口查宫口又是查宫口,不过,外面怎么有个男的,什么情况,他还进来了,原来他是医生,去看隔壁产妇情况的。医生她给我查了宫口,说才2.5,看来之前那个护士给我查错了。医生建议我先出去好一点,于是我就出产房回去了。

14号凌晨一点半的时候,我觉得突然冒出了一股热流,我想应该是破水了但是木有经验不敢判定,于是告诉护士我应该是破水了,于是又去查宫口,护士说是破水了,破水了就不能走来走去了必须得躺着,于是就在那里躺着,我宫口开太慢了,护士说是因为宫颈比较厚。问我要不要打安定,可以软化宫颈可以开得快点。没打。就躺在床上继续痛着痛着,婆婆和老公陪在那里。到3点半的时候,终于开到3指了,就进产房了。

由于我宫口开得慢,于是还是就打了一针安定,那时候半夜,我刚进去的时候产房里有两个医生,和她们聊了会儿天,还有个老乡嘞,打了安定迷迷糊糊的,一会儿睡着,一会儿又被痛醒,旁边的产床上人来人往,据说有一个潮汕的产妇已经是生第五胎了,记得旁边有个产妇,痛得不得了的时候叫了几声小孩就出来了,有叫得很厉害的产妇,被医生吼了,还以我为榜样,说你看别人,别人一样痛怎么不叫。其实医生可能错了,我们可能不一样痛呢?这个无法考证。医生叫我捏乳头刺激宫缩,有时候睡过去了,捏乳头的确有效,会刺激宫缩,另外就是喝蜂蜜也可以(不要兑水)

我很痛的时候也哼哼唧唧几声,就在那里叫哎哟哎哟,受环境影响。本来我是打算忍住不叫的,可听别人叫得那么放肆,我就释放一下,轻轻的在那里时不时哼几下,由于小宝宝的位置有一点点不对,医生叫我右侧躺着调整一下,就那样躺了几个小时,宝宝的位置得到了一点纠正。期间想吃想喝的就叫医生或者护士递一下。

天亮了,后来医生说我的开了9公分了,平级,不知道这个专业术语平级是什么意思。反正当时是有点难产,头枕位,

quote:
"枕后位

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胎头枕部因强有力宫缩,绝大多数能向前转135度或90度,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仅有5% 10%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持续性枕后位。

[原因]

1.骨盆异常:常发生于男型骨盆或类人猿型骨盆。这两类骨盆的特点是骨盆入口平面前半部较狭窄,不适合胎头枕部衔接,后半部较宽,胎头容易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

这类骨盆常伴有中骨盆平面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影响胎头在中骨盆平面向前旋转,为适应骨盆形态而成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由于扁平骨盆前后径短小,骨盆各径线均小,而骨盆入口横径最长,胎头常以枕横位入盆,胎头旋转困难,胎头便持续在枕横位。

2.胎头俯屈不良:若以枕后位衔接,胎儿脊柱与母体脊柱接近,不利于胎头俯屈,胎头前囟成为胎头下降的最低部位,而最低点又常转向骨盆前方,当前囟转至前方或侧方时,胎头枕部转至后方或侧方,形成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

3.子宫收缩乏力:影响胎头下降、俯屈及内旋转,容易造成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

4.头盆不称:(头过大,骨盆比较小)头盆不称使内旋转受阻,而呈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

产房的医生叫其他医生来看了看,说骨盆条件很好,有个医生用手调了下宝宝的头,后来他们就要我使劲了,医生对我说“没有人能够帮你,只有你自己能帮自己”,矮油,那种感觉真的有点无助啊,要是当时老公能在身边打气就好了。

这时拉玛泽呼吸法派上用场了,闭气呼吸

哎,要不是答应了谢波啊,这个日志不知道啥时才能生出来。宝宝由她奶奶带着睡了,上午我也睡够了,今天说啥也得把这日志了结了。

闭气呼吸,深吸一口气,憋住,眼镜看着肚子,要憋十五秒以上哦亲们,憋几秒是木有用的,憋气的同时向下使力,两个手握住床两边的扶手寻找提水的感觉,使力就是像拉大便一样的。这个姿势和呼吸我已经模拟过很多次了所以做得很娴熟,憋气嘛有点考验人,不过还好我以前去游泳池和海边的时候都会练练憋气,所以憋15秒问题不大。只是。。。。既要用力,又要憋气,有点吃力了。于是我就一次又一次的用力,医生说我很会用力,非常不错。有个女医生说“对,就是这样,做一个勇敢的女人”,后来她说她不知道这是什么感觉,她觉得自己没有勇气,因为她是剖腹产的。
还是继续用力,我觉得我的两个腿都软了,不过还是得继续,医生说加油,看到宝宝的头发了,这无疑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啊,这时医生说,要准备给我接生了,之前都是把我晾在那里她们时不时来瞅瞅的。被晾着的感觉深深体会到了。

医生给我接生,就在旁边叫我用力,于是我就继续用力,她打算给我侧切之前我也一直在用力以至于宝宝的头露了点出来,她看见了叫我先缓缓,隐隐约约我感觉她给我打了一小针,什么时候侧切的我都不知道,然后她叫我继续用力,我用了几次力宝宝的头就出来了,头出来整个宝宝就哧溜一下出来了。然后她们就把宝宝放我肚子上。

那一刻的感觉,好轻松啊,生出来了,好喜悦呀,一点都没有累的感觉,觉得心里特别舒服。小宝宝就躺我肚子上,小手小脚的乱动着,医生在用管子把她肺里的羊水吸出来,我就看到一根管子。由于我是躺着的所以看不到宝宝。问医生是男孩还是女孩医生还没有说。医生说别急,脐带都还没剪。

我很激动,想第一时间告诉老公生了。就叫产房的护士出去告诉加12床的生了。

后来看到他们把宝宝报过去在一个秤上称重量。

胎盘还没有出来,医生又叫我用力,然后胎盘出来了,医生还要帮我缝针,缝针的时候不痛,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后来让医生把我的手机给我我给老公打了个电话。

生完以后还要在产房呆两个小时。宝宝被包好了放在我旁边的小床上,我就一直看着她,她在那里嘴巴不停的玩口水,眼睛睁了一只,醒着的。其实那时候是迫不及待想出去和家人在一起了。

终于顺利闯过了这个关,想起孕期担心的事情,担心宝宝会脐带绕颈,担心胎位不正。担心羊水会过多或过少。我个人觉得适量的运动都会对防止脐带绕颈和胎位不正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脐带绕颈两圈以上一般就会剖腹产。胎位不正也是可以矫正的所以胎位不正是最不应该发生的,中晚期的时候睡觉最好是左侧卧位,对宝宝好点。另外就是体重增长25斤最好了。

要说的太多了说不完。姐妹们多交流啊,今天我有进步,会躺着喂奶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呢。以后大家再交流育儿经哈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教案   幼儿教育   育儿观念   胎位   宝宝   羊水   骨盆   产房   胎教   老公   医生   心得   东西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