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巴掌究竟该打在谁的身上

五一节期间,有同事办喜事,妈 妈特意给三岁的儿子买了一套很时尚的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兴致勃勃地带上孩子去出席婚礼。
 那孩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穿得也很时髦,同事们见了都很喜欢,纷纷逗他玩。当妈 妈的听到同事的夸奖赞赏,觉得儿子给自己争了光,自然是喜在眉梢,美在心里。
 婚礼是在一个挺有档次饭店举行,出席婚礼的人也很多。当母子二人听着众人的赞美之词来到了桌旁时,那孩子一看桌子上有那么多好吃的,眼睛一亮,便挣脱妈 妈拉着他的手,“蹭”地一下子就爬到椅子上,整个身子往前一扑,两只胳膊那么一拢,就把满桌的糖果搂在自己的怀里,大声向周围的人宣布说:
“这统统都是我的,我谁也不让吃!”
众人听那孩子这么一嚷嚷,再看那孩子那个架势,不禁嘻笑着打趣说:“你看,这孩子真有意思。哈哈哈哈……”
说这话的人,不见得有什么恶意。小孩子,哪个不是天生地喜欢好吃的呢!如唐朝诗人卢肇的《嘲小儿》诗中说:“贪生只爱眼前珍。”宋朝王安石的《赠外孙》诗中说:“年小从他爱梨栗。”都是对小孩子贪吃持宽容谅解的态度,不要多管。
可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中,孩子这种表现,可真让妈 妈丢尽了脸面。为这次参加婚礼,还特意给儿子买了新衣服,本来是要显摆显摆体面的儿子,没料到可恶的儿子很不体面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妈 妈脸上实在有点儿挂不住。
只见那位妈 妈瞪起眼睛,一个箭步就急忙冲了过去,一下子就把那孩子从椅子上给扯了下来,声嘶力竭地吼道:
“这孩子,怎么这么没出息!”
妈 妈尴尬极了,实在是忍无可忍,当着众人的面,抡圆了大巴掌,“啪啪啪”,狠狠地朝孩子那细嫩的小屁股上,盖上了几个大手印!揍得那孩子直呜哇乱叫。
妈 妈的吼声和孩子哇哇的哭声,与当时的气氛极不协调,一下子就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纷纷劝说:
“小孩子不懂事,你打他干什么!”
同事们劝妈 妈,哄孩子,事情这才平息了下来。那不懂事的孩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妈 妈“现了大眼”,让妈 妈下不了“台”,估计回到家也轻绕不了他。
 要说那孩子可真是不给妈 妈“留面子”,让谁遇上,那“火气”也得顶脑门子。
可话又说回来了,孩子在婚礼上的这种“临场表现”,恐怕不是“即兴发挥”,大概与家长平时太娇惯溺爱,惯得实在“没样儿”有直接关系。
可以想象,平时在家里,妈 妈买回吃的东西,大约总是这样说:“这好吃的东西全是我宝贝的,咱们谁也不让吃!”不仅不让爷爷奶奶吃,如果爸爸“馋嘴”想吃一口,也得当着儿子的面,遭到妈 妈毫不留情的拒绝和凶恶的训斥。像这种教养方式,能不给孩子养成“独霸”、“独占”、“独吞”的毛病吗?
看来,孩子在众人面前的这种表现,并不是偶然的。
要说孩子的这种表现是令人“窜火”,可我却认为为这事打孩子,这不大公平,孩子还真有点儿冤枉。
要是让我说,这巴掌打是该打,但不该打在孩子身上,而应该打在家长自己的身上。因为没有家长的错误的教养方式,孩子不会有这样的毛病,也不会给家长“现眼”。
家长应该首先“拷问”自己,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养成承担责任。
孩子做了错事,当你扬起大巴掌时,别急于落下来,先想一想:看看这巴掌究竟该“打”在谁的身上:是孩子身上,还是家长自己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教案   幼儿教育   育儿观念   巴掌   身上   体面   教养   新衣服   小孩子   婚礼   儿子   家长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