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抽丝教学反思

  《我们来抽丝》是小学四年级的一篇语文课文,下面请看我们来抽丝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来抽丝教学反思1

  《我们来抽丝》这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养蚕》中第三课的内容。为了上好这个单元,我和学生一起养起了蚕宝宝,这样我才能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养蚕的发现和心得,也才能比较好地抓住养蚕的关键阶段开展教育活动。该课的内容除了让学生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抽丝的技能并从中体会生命创造的奇迹。

  要想实现这个抽丝的过程,就必须克服一定的困难。养蚕活动进行到现在,大多数同学养的蚕已经吐丝结茧,我估计可以进行此活动了,于是课前通知每个小组至少带一个茧到下节课课堂上准备抽丝。没想到多数同学反对。“老师,它会不会死啊?”“不行,它会死的!”这些部体现出学生热爱生命的童心。“有些时候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是值得的。”“如果它的牺牲能带来科学研究价值也是值得的。”本来我以为以这样的理由可以说服同学,但是没有成功。我被同学们那种热爱生命的.态度所感动了,后来我决定改变策略,让学生自由选择,可以带完好的蚕茧,也可以带飞蛾已经破茧而出的茧,这样既可以知道为什么丝厂的工人都要选完好的蚕茧而不是破的蚕茧,又在体验抽丝。

  【我们来抽丝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探究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

  2.学习抽丝;

  3.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二)科学知识:

  1.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2.学会缫丝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抽丝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炊、小锅、小苏打、缠线板。

  学生准备:缠线板、直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些真丝织物。

  师:“这些织物是用什么做的呢?我国养蚕业抽丝的历史悠久,对人类服饰业作出重要的贡献。同学们,你们来汇报一下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二、自主学习

  1.指导学生看P25的文字。

  2.大家来抽丝,看谁抽的丝最长。

  在蚕结茧后六、七天挑一部分进行抽丝。

  (1)让学生先预测抽出的丝有多长。

  (2)抽丝的方法:

  A.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B.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

  C.用毛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

  (3)量一量一根丝到底有多长。

  3.小结:通过学习抽丝你有什么体会?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三、课外拓展

  整理好养蚕的资料和一些记录,下节课进行经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养蚕   线板   蚕茧   蚕丝   贡献   生命   我国   方法   学生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