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体育 《双人跳绳》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1、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针对我校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面向全体,又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分层教学。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双人跳绳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弹跳和动作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还不完善。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喜欢学习别人的运动技巧,喜欢表现,愿意被老师和同学重视,自信心强。但有时还存在着任性,娇气、依赖性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另外他们的团体意识在逐渐加深,除对个人的竞争有兴趣外,对团体竞争也发生浓厚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上通过不断变化的体育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以及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体育技能和增进身心健康。因此,从学法设计到实施的各个环节,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主动参与双人跳绳动作的学习,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

  2、使学生初步掌握双人跳绳的动作方法,并能运用它进行各种方法的创新练习。

  3、通过跳绳练习,发展学生耐力、灵敏和协调等素质,促进肌肉、关节、韧带的发育。

  4、培养学生刻苦、顽强、勇于探索、积极练习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互相配合、合作的重要性,并掌握其要点。

  难点:两人动作间自然、连贯的衔接,并掌握正确的节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双人   连贯   好动   难点   体育活动   小学生   肌肉   动作   能力   体育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