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多美》最新说课稿(精选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夏夜多美》最新说课稿(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夏夜多美》最新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夏夜多美》是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快乐的夏天,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在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会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这个童话故事在本册中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运用“-----的------”说话。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夏夜景色美,同时也领悟到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依据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1、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语言描述:小朋友们,万物复苏的春天就要过去了,火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在夏天的夜晚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想去看看吧!)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带着好奇进入本课的学习,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2、听看结合,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动画,配音乐,渲染烘托气氛.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感知课文,初步获得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随后让学生说出本课讲了哪几种可爱的小动物,贴出图片,再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这些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

  3、图文结合,读中悟情

  教学时,教师引导读中悟情,图文结合,着重学习小蚂蚁与睡莲姑姑的对话。这时用多媒体出示对话,让学生分角色反复体会朗读,在读中受到文明礼貌教育。在学习两种小动物送小蚂蚁回家的时候,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夏夜的美丽,从中领悟到文中小动物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此举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学生的学就乐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4、朗读训练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训练。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通过想象读、思考读、体会读等方式进行感知课文内容.一年级学生物朗读训练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范读,接着进行跟录音读,模仿读,想象读,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描述,想象夏夜的美,进行领悟小动物们的.心灵更美。

  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环节,使教学再进入一个小高潮。比赛的规则是:感情朗读要把闭着眼睛的小朋友仿佛带进美丽的夏夜.再通过个别、小组、大组赛读,激发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思考读,边读边思考:“星星为什么高兴?”

  在这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就不只是囿于“只能意合,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5、创作想象画

  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扩性思维出发,采用此环节。

  作画内容是描绘一幅反映夏夜最美的图画。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画描绘出来。作画时,教师可用上音乐渲染气氛,此时学生会进入夏天的夜晚,幻想着夏夜色的美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夏夜的美丽景色。

  我想在上课时,如果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那么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必定会水到渠成。

  《夏夜多美》最新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分析

  《夏夜多美》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5课,本单元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主题,让学生体会夏天的美好。这篇课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讲述了:在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是睡莲、蜻蜓、萤火虫帮助它回到了家。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会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二)说教材处理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已经与学生共同完成,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这课时要说的三维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运用“…的…”说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表演读,感悟等途径,提升学生的想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夏夜景色的美,同时也领悟到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夏夜的美,不仅在景,更在心灵。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较小,自律性差,对知识的接受存在个体差异,但又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

  为鼓励他们对课文有不同的见解,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因此,我用了一套适合他们的教法与学法。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我主要采用表演朗读法,并辅以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

  1、表演朗读法:

  在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他们提供主动感知、积极思考、体味成功的平台。表演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指导表演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形,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及神情,学会想象与表演。

  2、情境教学法:

  这个情境是怎么创造的?主要是通过点教法和头饰表演法达到的。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无论如何强调、调动所有感官的必要性都不为过。这节课,通过动画制作,让学生边看边读、边听边观察,加上优美的乐曲做中介手段,以动物的头饰为媒介,让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的情境。

  本课的学法指导重点放在:朗读表演和合作学习法。

  朗读表演法与教法是相呼应的。主要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表演是建立在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流程,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教师自制头饰道具:睡莲、蚂蚁、蜻蜓和萤火虫)

  (一)复习导入

  我通过复习生字和词语,以及指导一些字的写法来导入。识字、写字仍是一年级教学重点,语文课堂要让孩子们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这样设计既能巩固识字,又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并能正确书写汉字。

  (二)观图结合想象,感悟夏夜景色之美

  首先,展示文中图画,从直观上给孩子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美”给他们留下初步印象。其次,用“…的…”形式把看见的景物说出来。最后,学生闭上双眼,在老师的描述下,把看见的和想到的再次整合,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夏夜景色美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听读结合,感悟夏夜精神之美

  1、听、看:(听录音,播放课文动画)课文动画简单而富有情趣,他们一看到动画就兴趣高涨,会很容易明白小蚂蚁是在众人的互相帮助下回到了家,初步感受人物之间互助的精神美。

  2、分角色表演读:学生们戴上自制的头饰分角色表演读课文,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调动孩子们的朗读欲望,让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能在表演朗读中再次感受互帮互助的精神美。

  (四)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学生们在充分感悟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自由朗读,能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很容易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课外拓展

  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说说你身边有没有像睡莲、小蜻蜓、萤火虫那样的

  五、说板书

  学生通过看板书,能帮助他们很好的理解教材,增加信息刺激的强度,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饶有兴趣的读、想、演、议、写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运用多媒体,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的学习课文。

  《夏夜多美》最新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夏夜多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组的课文。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写了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作者的用意是让孩子感悟夏夜的自然美而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连"、"哭"等1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童话故事,感悟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3.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生字的音;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理解作者不仅仅是写夏夜的自然环境美,更是歌颂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二、说教法、学法

  1.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借助课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有了感悟后再由教师点拔,学生想像,然后再朗读,加深体会。

  2.教法、学法

  在上述理念指导之下,我采用以下教法:朗读感悟和多媒体促悟。

  学生则主要是用自读自悟和相互探讨的学法。

  师生结合起来,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最后还要按照课文的场景和角色,开展一次模拟童话场景的娱乐、表演活动,以加深理解。

  三、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激情导入

  先引导学生回忆、讲述他们所经历过的夏夜情景,然后播放课件中的夏夜情景:星空,树梢的弯月,灯光,朦胧的树影,远山,荷塘。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夏夜多美》,教师略带神秘地说道:在一个个美丽的夏夜,发生了多少更美丽的故事……造成悬念,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初读课文

  导入课文后,我设计让学生同桌合作学习,读准生字,读懂课文。然后,用一起汇报的方式,认读生字;再提名选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读,同桌一起读)读喜欢的段落、句子,来检查他的读音、识字情况。

  3.朗读感悟

  (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整体感知故事情节,了解课文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

  (2)重点评析课文中的一些重要段落(最后4个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夏夜美。

  教师给学生提一些问题,如朋友们是怎样把小蚂蚁送回家的?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夏夜的自然、环境的美,更主要的是要告诉我们,通过助人为乐构造的人际关系的和谐美。这两种美是结合在一起的。

  让学生体会:自然的环境美--飞呀飞的萤火虫、亮晶晶的小灯笼、青青的草地、绿绿的草坪……

  让学生感悟:人际的和谐美--大家关注蚂蚁的危险,并且一起来帮助它,使它安全地回到了家。使我们感觉到这个夏夜确实很美,因为大家做了一件很美的事情,营造了美好幸福的人际关系。

  4.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通过分角色表演式的朗读,把学生的想像带入到夏夜的场景当中,使其身临其境。特别要安排朗读水平高的学生朗读"飞呀飞"这一段,因为这是整个故事最精彩、动人的部分。

  师:夏夜美景,是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我们来演一演这个童话好不好?

  指导分角色:

  (1)课文中有哪几个角色?分好角色。

  (2)模拟角色朗读,配合动作。

  五人一组,分头准备。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上台表演。

  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讲出:夏夜的景美,情更美。

  齐读最后一段:多美的夏夜呀!

  5.课外延伸

  布置学生观察美丽的春夜,看看它与夏夜有什么不同,把感受写出来或画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教案   语文   说课稿   夏夜   助人为乐   教法   课文   课时   蚂蚁   感情   精神   教师   学生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