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幼儿的动手能力

(一)民间游戏充分挖掘

打开尘封的记忆,遥想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那时的农村孩子哪里有那么多买来的玩具呢。但即便如此,一个沙包,一根铁棒一个铁圈,一粒弹珠,一只“摔宝”……所有那些自制的简单玩意儿却也足以让我们在屋前屋后玩到笑声直到回荡在夕阳里。这些流传以久的民间游戏来源于实际生活,自然也能促进孩子有效提高动手能力以及更好的适应生活。民间游戏的特点是就地取材,现做现玩,没有现成的玩具,这就要求幼儿必须自己动手来搜集或制作游戏用具,那么无形当中就给孩子创造了能自己动手的绝好机会。现就“摔宝”游戏来简述一下民间游戏对孩子动手能力的促进作用。首先,玩“摔宝”游戏必须先制作“摔宝”,“摔宝”是用各种各样的纸张折出来的,所以在第一个制作环节中首先就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其实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必须考虑你的“摔宝”是否折的比较方正,比较整齐,这些都影响比赛结果。所以在制作游戏道具的过程中,幼儿必须用自己的小手折出“优良”的“摔宝”。因此这个过程极大程度的发展了孩子手部的小肌肉群。其次玩“摔宝”游戏的过程也是一个完全动手的过程,简单来说,幼儿手执自己的“摔宝”,通过控制合适的力度往地上那个“摔宝”上或其边上一摔,若地上的“摔宝”翻了个身,则获胜,可以把对方的“摔宝”据为己有。虽然是简单的“一摔”这一动作,但是其过程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可谓是多方位多层次。第一,他必须依靠幼儿的眼力观察来决定到底要用多大的力度来进行这一摔,第二,手中的“摔宝”究竟是要摔在地上的“摔宝”上面还是摔在其边上才更有利让其翻身,获得最终的胜利。总之玩过这个游戏后,幼儿才能感觉到其中的奥妙和需要掌握的游戏技能其实是很多的。因此看似简单的一个小游戏,却要动用孩子全身的多个器官来进行,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当然游戏过程中随之带给孩子的发展也相对来说是多方面的,诸如观察力、判断力和必要的动手能力。事实上针对我们这种农村幼儿园,正因为没有足够的大型玩具,没有时髦先进的“洋玩具”,但是却赋予了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就地取材的东西,譬如几粒小石子可以玩投房子游戏,几片小树叶可以做幅粘贴画,几棵小野果可以做个小陀螺跟同伴比赛,所有这些好玩有趣的民间游戏都可以让幼儿的小手玩的乐此不疲。所以我相信只要教师善于挖掘,从身边的环境中进行开发,不管是你采用了经久流传的民间游戏还是你自己原创的本土游戏,幼儿都能在其中玩的不亦乐乎,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游戏中定能有效的发展和提高其动手的能力。

(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

    记得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活教材。《纲要》上也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利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事实上,大自然就像一所大课堂成为我们农村幼儿园特具的有利条件。教师只要善于利用其中的一草一木,对于有效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来说是大有帮助的。例如:春天,教师可以带孩子到野外空旷安全的地方与孩子放风筝,别看一只风筝在天上悠闲自在的样子,要把它放上去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全凭手里那一紧一松的本领。事实上,孩子是多么喜爱放风筝,只是,孩子的小手岂能是那么容易就能掌握其中的奥妙呢?好在我们有的是广阔而没有遮挡物的空间,多带孩子去几次,你就能发现孩子的手部动作会有明显的改善,细细的线在孩子们小小的手中轻轻的一拉一放,尽管手指依然不是很灵巧,但你明显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终于能自己独立的来掌控那根放飞希望的细细之线,看着自己手里的风筝能飞上蓝天,就象放飞希望一样,那是一件多么惬意和自豪的事呀。除了找空旷的野外,其实就近的屋前屋后都是能充分利用并有效来发挥孩子动手能力的好地方,春季里正是播种的好时节,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随手弄上几棵种子,拿起小锄头,开垦一方小土地,撒上几棵小种子,天天为它浇浇水,捉捉虫,不仅让孩子的小手变的更灵巧,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责任心和观察力。为孩子准备一本小本子,让他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一方面提高了绘画技能,另一方面也积累了孩子对植物生长的知识,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看来只要作个有心人,身边唾手可得的那些不起眼的自然资源都是能有效提高孩子动手能力的有利资源。秋天里,丰收的农村更是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田里金灿灿的稻谷,枝头香气满溢的果子,小树林随风飘舞的落叶,这不仅仅是一幅醉人的画面,更是能提高孩子动手能力的有效资源。自然角里孩子们带来的水果,可以动用小朋友们的双手,让孩子们发挥创意,依据水果特征打扮成表情丰富的水果娃娃或姿态各异的形象小动物;田里的枯草、稻杆儿整理后可以让幼儿进行简单的小编织,作成一些小巧的工艺品装扮一下各自的班级;最好玩的是可以带孩子去户外采集颜色多样形状各异的树叶,作成美丽的树叶贴画,只要小朋友一动手,秋季里的幼儿园真是如同室外美丽的大自然般绚丽多彩呀。先前不尝试没感觉,最近几年尝试后还真发现,开发利用了身边的这些自然资源后,孩子们不仅动手能力变强了,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三)家长资源有效利用

《纲要》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父母是孩子们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师,幼儿园如果能合理且有效的使用好这一资源,对孩子的发展来说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用。近两年教育部研究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所以,在有效提高孩子动手能力这个方面,我们首先必须与家长取得一定的共识,得到他们的全面配合,才能家园协作,目标一致,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遇到那样的父母长辈,他们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和保护,一方面包揽了孩子所有的生活琐事,让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仅无意中抑制了孩子手部动作的发展,更是极大限度的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应有的发展进度;另一方面,父母长辈过于宝贝自己的孩子,生怕他们出任何意外,过多的限制了孩子的活动场所和器具,使得孩子的动手能力得不到该有的发展。所以幼儿园要与家长进行有效交谈,帮助家长转变观念,让他们了解到发展孩子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开展这方面的活动。1、家长可以逐步放手,在家中培养孩子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譬如让孩子能够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和吃饭,这些琐碎的小事情,都能较为有效的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日积月累定能看到孩子拥有一双灵巧的双手。2、在年龄适宜的情况下,家长可以让孩子尝试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简单的为他人服务的劳动。譬如说,整理自己的小房间,这样一个小环节不仅能发展孩子的组织安排能力,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孩子亲力亲为动手完成,手指的小肌肉群,手臂的大肌肉群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有效的提高。平时孩子的小袜子小手帕可以教给孩子一定的技能让孩子尝试自己清洗,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养成爱清洁爱劳动的好习惯,更能让孩子体会到劳动最光荣的情感。家人共进餐时可以差遣孩子准备碗筷,吃完后共同收拾餐具,这不仅能促进家人的情感,让孩子体验为他人服务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每一个动作都会为他带来手部能力的进一步发展。3、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孩子从事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孩子天生就是一个冒险王和破坏王,他们对周边的一切都感兴趣,都想亲手去触摸去摆弄,当然未知的世界对于孩子来说肯定是危机四伏,但是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身理和心理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所以我们建议在有一定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还是应该让孩子动手去接触他们身边的世界。否则孩子不仅迟迟不能适应周边的环境,慢慢的他们也许就逐渐沦为这个世界的观望者,空有一双细嫩的双手却完全失去了双手真正的用途。我想这个世界真正需要的是能够用双手去勇于开拓和进行创造的社会人!事实上家长的观念和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幼儿园更要合理的使用这一资源,家园一致,为孩子的发展带来更加有效的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教案   幼儿教育   幼儿园工作总结   幼儿   小手   幼儿园   双手   家长   民间   农村   简单   孩子   资源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