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定义教学反思

  面积是对一个平面的表面多少的测量。对立体物体表面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面积。那面积的定义教学反思有哪些的呢,我们来看看下文。

  面积的定义教学反思一

  面积的含义这一课是学生学习面积单位和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因此本课的学习对学生的后继学习有着很大影响。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大小;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这节课体现了执教老师充分的预设和对课堂生成的较好把握,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有两点比较突出。

  1、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和突破,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一概念,教学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适时认识面积的含义,学生直接使用“面积”进一步去观察、比较和描述。这样潜移默化,逐步渗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面积的含义,虽然学生还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但似乎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2、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如: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大小比较时,我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分别给予充分的交流。这样学生全面、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了不同的发展。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加深了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与合作意识。

  3、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针对学生一般只能想到观察法与重叠法的原有的知识状况,教者对教材进行改造和重组,以促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质与作用产生感悟、反省与建构。在比较平面图形面积大小时,我设计了四组图形的比较:第一组是有明显的大小的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观察法。第二组是两个长相等、宽相差2毫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比较,由观察法的不可靠发现重叠法。第三组是一组不规则图形的大小比较,由于图形的不规则,学生用重叠法并没那么容易,又由于故意将每一部分的宽度设计成相同的,就使学生自然地想到了画同样大小的小方格来比较。第四组是长和宽各不相同的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比较。在充分讨论与尝试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发现画格法,这样就突出了画格法的重要性与实用性,为后面的面积单位与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打下基础。这样的重组,使学生的数学活动处于一个有层次的、逐渐深入的数学化过程,这四次比较巧妙地为学生搭建了学习支架,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了一定深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如何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过程至关重要。”可见,我们教师应采用特色化的教学处理教材,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尝试的机会,真正做到掌握教材所蕴涵的思想而不拘禁于教材的形式,把握教材内涵而又不受其羁绊,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面积的定义教学反思二

  《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内容。“面积”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这一概念时,我是先从生活入手的。因为刚进行过上一单元的测试,我让100分的孩子站起来与老师击掌,孩子们看到这一幕都有些兴奋。接着让他们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发现,老师的手掌比学生的大。我又进一步询问,同学们说的大,是手掌的什么大?这时有同学说出了“面积”这个词。我又继续问,那什么是面积呢?有孩子说出了“表面”。接下来,让学生找生活中物体的表面,用手去摸一摸,再把不同物体的面进行大小比较,揭示物体表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再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使学生理解封闭图形的面积。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面积的含义。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给了学生充分动手和交流的空间。在课前,我就让他们剪下了课本附页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准备了一些5角钱的硬币和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在验证两个图形的大小时,让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并动手实践。剪一剪拼一拼、用硬币摆一摆、用小正方形去摆,这几种方法都呈现了出来。学生通过实践、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加深了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在完成课本41页练一练第3题时,数第二副图中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等于几个小方格那么大,大部分同学还在先数整格,再数半格时,就有同学喊出了答案是4格。问其方法,说是整个大正方形是16格,用对角线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4格。常常在课堂上,有学生不按照定势去思维,会让我感觉很惊喜。

  但是,由于初次接触面积,还有同学不能很快的接受这一概念,在后面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时,还看到有同学拿着尺子去量周长。也说明本节课,对面积的感知还不够充分,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强。

  《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内容。“面积”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这一概念时,我是先从生活入手的。因为刚进行过上一单元的测试,我让100分的孩子站起来与老师击掌,孩子们看到这一幕都有些兴奋。接着让他们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发现,老师的手掌比学生的大。我又进一步询问,同学们说的大,是手掌的什么大?这时有同学说出了“面积”这个词。我又继续问,那什么是面积呢?有孩子说出了“表面”。接下来,让学生找生活中物体的表面,用手去摸一摸,再把不同物体的面进行大小比较,揭示物体表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再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使学生理解封闭图形的面积。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面积的含义。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给了学生充分动手和交流的空间。在课前,我就让他们剪下了课本附页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准备了一些5角钱的硬币和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在验证两个图形的大小时,让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并动手实践。剪一剪拼一拼、用硬币摆一摆、用小正方形去摆,这几种方法都呈现了出来。学生通过实践、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加深了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在完成课本41页练一练第3题时,数第二副图中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等于几个小方格那么大,大部分同学还在先数整格,再数半格时,就有同学喊出了答案是4格。问其方法,说是整个大正方形是16格,用对角线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4格。常常在课堂上,有学生不按照定势去思维,会让我感觉很惊喜。

  但是,由于初次接触面积,还有同学不能很快的接受这一概念,在后面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时,还看到有同学拿着尺子去量周长。也说明本节课,对面积的感知还不够充分,需要再以后的学习中加强和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面积   正方形   长方形   物体   含义   图形   定义   大小   同学   数学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