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提问的实效性的教学反思

  克服满堂问,就需要注意课堂提问的实效性。所谓的实效性,就是要求问题要有一定深度,让生有思考的空间。同时,问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备课时,真正能走进教材,从而再走出教材,有方向的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实效性。

  在听过的一节余应潮老先生所教授的说明文《说“屏”》一课中,他的'教学主要环节相当的简单,第一步:让学生自由选词积累,教师给出建议掌握的词。第二步:教师提出本课所设计的核心问题“假如没有这一段。。。”,让生就此话题展开讨论,看似平常的问题,却把说明文的四要素和文章的内容及其作用,完全融入其中,教学的重点和突破点显而易见。第三步:余老师还与学生共同研读了课文的第一段,以此真正向学生授之以渔。最后,简单的收束了全文。余老师的课,过程看起来很简单,所提问题却少而精练,真正做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阅读指导课,相信是新课改后学生和老师都希望看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实效性   课堂   节余   全身   作用   教材   老师   简单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