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卷和答案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皮亚杰认为,          和           是儿童适应环境的两种形式

2、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口头数数、按物点数、            和    

        四个发展阶段。

3、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有两条基本思路:一是以           为逻辑起点,直线式编排活动内容;而是以儿童的            为起点,整合式编排活动内容。

4、排序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                  ,另一种是               。

5、按心理活动的不同领域来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可分为认知、情感与态度以及               三个方面。

6、将一定数量的图形以各种排列形式画成的图片叫          。

7、在等分的教学中,学前期只要求学习二等分和           。

8、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其心理发展表现为一种过度性质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从具体到抽象、             、             、                、

             、               。

9、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一般过程是从             到欧式图形。

10、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发展性原则、                、               、                以及系列性原则。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1、感知集合的包含关系有助于幼儿掌握数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 )

2、量的排序是把物体按一定的规则排列成序。                         ( )

3、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制定只需要考虑儿童的发展就可以了。         ( )

4、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知集合的包含关系有助于幼儿理解类包含的观念。                                            ( )

5、幼儿空间方位认识的教学内容分布是:小班认识上下、中班认识前后、大班认识左右。                                                         ( )

6、在拓扑几何中,三角形和圆形是几乎等价的。                          ( )

7、认识与区别“1 和许多”是中班的数学学习内容之一                 ( )

8、量守恒的教学不能添加干扰因素,只能通过变换图式的方法进行。     ( )

9、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是指对学前儿童数学发展状况的评价。         ()

10、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数字是中班的数学教学内容之一。             ( )

三、概念题

1、自然测量(6分)

2、计数(7分)

3、守恒(7分)

四、简答题:(每题9分,共27分)

1、何为寻找法?其具体形式有哪些?

2、简述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

3、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发展和研究动向

五、分析设计题:(23分)

何谓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试以小班“区分1和许多”为活动内容,设计一组正式的数学活动。(写明活动的目标要求、材料及基本过程或玩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同化  顺应

2、说出总数  按群计数

3、学科逻辑  生活经验

4、按次序规则排序  按特定规则排序

5、操作技能

6、数图

7、四等分

8、从个别到一般  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  从同化到顺应  从不自觉到自觉  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

9、拓扑图形

10、主体性原则  渗透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概念题

1、自然测量: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虎口、臂长、小棒、绳子、瓶子等)作为量具来测量物体的长短、粗细、高矮等。它是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育内容之一。

2、计数:就是将具体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里从“1”开始的自然数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即口说数字、手点实物,使每个数字与一个集合内的每个元素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结果用数字来表示。它是一种一切活动都具有的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活动。

3、守恒:是指个体能够不因物体的外在形状的变化或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正确地感知物体的数、量、形。

四、简答题

1、寻找法是让儿童从周围生活环境和事物中寻找数、量、形及其关系或者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按数、形要求寻找相应数量的实物的一种方法。

   其具体形式有以下三种: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在已准备好的环境中寻找;运用记忆表象来寻找。

2、由上下——前后——左右的发展顺序;

由以自身为中心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过程;

由近及远的区域扩展。

3、重视数学学习中的操作和多感官体验;

   重视提供基于情境的数学学习和交流;

   重视儿童对数学概念的自我建构和社会建构;

   重视儿童非正式数学能力的培养。

五、分析设计题

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幼儿,通过幼儿自身的参与掌握初步数概念并发展幼儿思维的一种专项活动。(5分)它是经过事先计划的;(1)内容是专门指向数学的,而不是综合的;(1分)是一种集体活动的方式。(1分)

设计基本分:9分(其中名称和目标2分;材料2分;过程5分)

设计的合理性:3分 

设计新颖性:3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教案   幼儿教育   幼儿园管理   学前   数学   儿童   中班   物体   幼儿   形式   原则   答案   关系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